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陶瓷行業出口競爭力及其提升戰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由于我國陶瓷產品質量、檔次、包裝和品牌等原因,出口量接近全球總交易量70%的我國出口日用瓷創匯額僅占世界總額的20%左右。數據表明我國陶瓷產業憑借產量和出口量取得了驕人業績,然而驕人業績背后暴露出的是盲目的重復建設、產業投資過熱、出口價格下降、資源的過度消耗等諸多問題。
一、中國陶瓷出口貿易競爭力測度
(二)中國主要陶瓷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分析
國際市場占有率作為測算產品出口競爭能力的標準,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補貼與反補貼協議”中的規定,發展中國家對達到出口競爭性標準的產品,在兩年內逐步取消補貼,出口競爭性標準是該產品出口連續兩年在世界貿易中達到3.25%的份額,盡管這個標準用于補貼,但具有普遍意義,可以引申為出口競爭力的標準,以3.25%的占有率為分界線,3.25%以上可視為具有競爭力,3.25%以下不具有競爭力。
(二)陶瓷產品出口競爭力分析
1、貿易競爭指數
貿易競爭指數———又稱水平分工度指標,它用來反映本國生產的一種產品相對世界市場上供應的它國同種產品來說,是處于效率的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以及優劣的程度。貿易競爭指數表明一個國家的i類產品是凈進口國,還是凈出口國,以及凈進口和凈出口的相對規模。如果TCIi>0,則表示該國為第i種產品的生產效率高于國際水平,具有貿易競爭優勢,且數值越大,優勢越大。如果TCIi<0,則表明該國為第i種產品的凈進口國,即本國的這種產品生產效率低于國際水平,處于競爭劣勢,絕對值越大,劣勢越明顯。
2、出口陶瓷產品的質量與附加值測算
該指數可以反映出出口產品附加值的變化,同時,間接地反映出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及質量的變化。指數越大,說明該產品的出口構成向高級化方向發展,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就越強。日用陶瓷出口質量指數保持在1左右,日用陶瓷產品的技術含量及質量維持穩定;建筑陶瓷產品的出口質量指數不斷下降,出口構成向低級化方向發展;衛生陶瓷出口指數增長非常顯著,產品質量與附加值正穩定提高,出口構成正向高級化方向邁進,不過,總的來看,我國陶瓷產品出口平均單價仍然偏低,說明國際競爭力普遍不高。
二、提升中國陶瓷出口貿易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實施差異化戰略,獲得競爭優勢
1、優化產品結構,促使產業升級
日用陶瓷方面:實施“實用精品”戰略,逐步淘汰低檔日用瓷產品,大力發展適用于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新材質、新品種、高附加值的實用型優質日用陶瓷產品。建筑衛生陶瓷方面:嚴格控制生產能力,發展重點是在現有建筑衛生陶瓷生產基礎上調整結構,注入高新技術,發展適銷對路的中高檔產品。從品質好、器型好、規格大、花色好、配套齊、實用性強等方面著眼,提高建筑衛生陶瓷檔次。依靠科技進步,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全面技術改造,達到消化、吸收和創新的目的。
2、營造企業機制優勢,重視人才
陶瓷屬于我國傳統產業,普遍存在管理落后,機制失靈問題,應大力引進現代化的管理體制,特別是與國際接軌的成本核算、財務管理、業務控制、人力資源管理等體系,加快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現代公司制的核心是要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結構,這是企業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一個必備的制度條件。為此,陶瓷企業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公司控制權和監督權,另一方面要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激勵機制,解決企業人才發展機制問題。在員工發展問題上,立足長遠,利用國際規范性的方式,在人才資源利用方面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保持整個團隊的穩定性,讓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進來。要把吸引人才、尊重人才、使用人才、安撫人才放在至關重要的戰略高度來考慮。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發揮人的能力,分析研究企業人力資源狀況,針對性地對企業各類人才進行培訓、培養,為人才創造發展空間,以人才的發展支持陶瓷產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陶瓷業強大的重要保證。
3、政府對策
政府應當依托電視臺、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做好自主品牌建設重要性的宣傳工作,挖掘重點品牌企業在品牌創建中的典型經驗,并做好相關經驗的推介和宣傳工作;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商務部出口名牌,輔助陶瓷企業做好出口商品知識產權在境外的申請和注冊工作;組織好相關陶瓷企業參加國際品牌展會,不斷提升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4、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1)整合資源,發揮規模優勢
國內陶瓷企業要做大做強,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需要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這樣就必須實現企業的規模化、集團化。為此,要加快體制改革和聯合重組步伐,通過實行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甚至通過引進外資、合資嫁接等途徑,加速進行資產重組、并購等步伐,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2)實行產業整體規劃與管理,營造產業集群優勢
我國陶瓷企業應參照佛山的成功模式,合理利用資源,因地制宜建立產業集群區域,實行地區貿易一體化。在此格局中發揮全國產業的一致協調性,產生整體效益。這樣既有利于合理配置各種資源,也能間接的提升企業的對外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