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技術創新促進出口貿易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前言
(一)技術創新的涵義技術創新最早是由熊彼特提出,他認為技術創新是為了獲得其在生產中額外的超額利潤。因此,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經濟發展理論》中將技術創新定義為:為了獲得額外的收益而將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進行重新組合或者改變原先的生產函數的活動。簡單來說,技術創新就是把科技新成果轉變成一種新的或改進的能夠帶來經濟收益的新技術或新工藝。
(二)技術創新對出口貿易的影響機理技術創新一般通過提高要素使用率、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和價格等因素來提高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從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技術創新作為一個內生變量,對于企業自身來講,產生的推動力大小、強弱取決于企業在技術方面的投入,投入越多,出口產品的附加值越大,則其競爭力越強,反之投入越少,產品附加值越低,出口競爭力越弱。
二、山東省技術創新與出口貿易現狀
(一)山東省技術創新現狀1.技術創新投入情況技術創新投入可簡單分為人員投入和資金投入,人員投入指標包括科技活動人員、科學家。資金投入主要是指科技活動研究與發展(R&D)經費支出。從科技人員投入來看,2001年山東省科技人員共22.79萬人,2008年增至36.61萬人,增加了60.6%。到2012年全省科技人員已增至46.2萬人,十年間增長了一倍多。R&D經費也大幅提高,從2001年的60.93億元快速增長至2012年的1020.3億元,十年間增長了近17倍,R&D經費占GDP比重也從2001年的0.66%增至2012年的2.04%。2.技術創新產出情況本文選取專利申請授權數、國家級科技成果數、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等指標來衡量山東省技術創新產出情況。由表2可知,2001—2012年,山東省專利授權數從6725個增至75522個,增長了11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從7.78億美元增至143.2億美元,增長了18倍。這說明近十年來山東省技術創新產出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二)山東省出口貿易現狀1.出口商品結構2012年山東省出口總額達1287.3億美元,在全國位居前列。出口商品中,初級產品占比約20%,且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工業制成品占絕對主導地位,出口占比達80%以上。其中機電產品出口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在出口總額中占比由2007年的36.9%增長到2010年的43.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由2007年的84.7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175.32億美元,增長了107%。2.出口區域結構近年來,山東省出口貿易區域結構基本保持穩定,出口貢獻度較高的城市主要有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淄博、濟南等城市,作為重要的沿海出口城市,青島、煙臺、威海出口占比超過半數以上,剩余其他城市占比合計20%左右。3.出口市場結構2013年山東省八大出口市場依次是: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香港、俄羅斯,占比分別為16.0%、15.8%、12.0%、9.4%、9.2%、4.1%、2.6%,合計占比69.1%(見表4)。
三、與其他省份比較分析
(一)出口規模比較2001—2011年,山東省出口額累計實現6853.75億美元,在全國位居前列,但與廣東省、江蘇省和上海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山東省出口額為1257.9億美元,僅為廣東省的1/4、江蘇省的40%。
(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模比較近年來,山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國比重僅為3.0%左右,而廣東省該比重為40%左右,江蘇省為2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與廣東省、江蘇省相比,山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模偏小,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繼續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模(見表6)。
四、山東省技術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技術創新投入不足,創新人才匱乏山東省在技術創新方面存在財政投入不足與使用率不高等問題,尤其在資金分配使用上,還存在“撒芝麻鹽”和“重投入輕管理”等現象,資金使用效率偏低,績效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出口企業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全省大部分企業沒有研發活動,有R&D活動的規模以上企業占比僅為10%左右,2013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僅為0.8%。創新人才匱乏,目前山東省從事研究開發的人員數量為38.2萬,低于江蘇的54.9萬、廣東的62.9萬,工業企業科技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重為2.7%,低于全國3.5%的平均水平。高端科技人才、專業技能人才和現代企業家等資源稀缺,已成為制約山東省企業技術創新的最重要瓶頸。
(二)技術創新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我國技術創新機制主要包括專利制度和科技獎勵制度。長期以來衡量我國技術創新的“價值”標準是的數量、國家所撥經費、取得的學術地位及獲得的獎勵數量和級別,而忽略了技術創新與實際需求相聯系的“市場價值”,還沒有真正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出口增長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同時,我國科技管理體制不適應經濟發展要求,科技資源分散、封閉還比較嚴重,短缺與浪費并存的現象依然存在。山東省科技創新環境還不完善,自主創新政策落實不到位,科技評價、獎勵體系和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并未得到充分調動。
一是通過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力度、引導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鼓勵金融機構和社會資金進行科技風險投資等措施,建立完善的科技資金投入機制;二是通過企業家精神培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利益分配機制建設,造就一支善于組織技術創新的企業家隊伍和科技隊伍;通過拓寬技術引進渠道、優化技術引進結構、發揮企業集團優勢,注重研究與開發的規模與結構效應等,形成企業技術創新的有效內部機制;三是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支持企業間兼并聯合與重組,形成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的寡頭壟斷型市場結構;四是通過改革財稅體制、調整財稅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及技術交易其相關法律制度等措施,構建多層次的政府配套機制,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政策與法律環境;五是通過建立中介機構,完善中介服務規則和服務體系,構建與優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中介服務環境;六是建立以“政產學研金”相結合為特征的自主創新體系和長期合作創新機制。
作者:吳英杰 單位:山東財經大學 數學與數量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