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產業集群升級的影響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河南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在較長時期內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但是隨著2011年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行,使河南外向型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正式進入了國家層面。不靠海、不沿邊的鄭州正在成為中原經濟區開放的中堅力量,諸多產業集聚區的建設使得各產業的發展尤為迅速,內陸對外開放格局正逐步打開。
1.1產業集群的內涵產業集群不同于產業集聚,產業集聚描述的是某個產業的空間分布狀態,是一種簡單的聚合行為。國內學者仇保興(1999)全面而精確地論述了產業集群的定義:產業集群是指由眾多自主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小企業依據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的關系在某一地理空間高度聚集而建立起來的產業組織。可見,產業集群強調企業和產業間的內在聯系和集群的空間集中性,進而產生競爭優勢的聚集體。那么,鄭州食品產業集群應該是以鄭州特殊的交通資源和農業大省優勢為主線,以鄭州五大食品園區等為紐帶,打造現代食品產業與其關聯產業在一定的地理空間內協同發展、耦合集成的現代化區域化產業經營模式。
1.2發展現狀2015年6月根據河南省“百千萬”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工程行動計劃,鄭州市3年內將打造六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目前鄭州食品產業初步實現了集群化發展。從事食品工業的企業有上千家,在我國質檢總局劃分的28個大類加工的食品中,鄭州就擁有26個類別。鄭州食品行業內的方便食品、冷凍米面食品優勢顯著,品牌效應日益凸顯,如雙匯集團、三全、思念在我國食品行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據鄭州市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鄭州市全年全部輕工業完成增加值751.2億元,增長6.6%;速凍米面食品產量125萬噸,增長12.2%;截止到2015年6月鄭州市輕工業本月止累計創造的工業增加值為367.83億元,而本月現代食品制造業累計工業增加值為255.09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2.3%,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3%。占到工業七大主導產業的比重為24.3%,占到輕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9.4%。由此可見,食品產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為鄭州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1三全成功經驗的啟示作為河南乃至全國食品行業的領導品牌,總市值108.81億的三全食品公司是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基地,2014年度營業收入突破409437.06萬元。公司在全國多地區建有生產基地,擁有幾十條現代化的生產線、幾萬噸低溫冷庫和遍布全國的物流銷售網絡,在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歷次抽查中,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100%,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近30%。三全就是整個鄭州食品行業縱深、向前、向上發展的縮影與亮點。2015年以來,三全研發團隊通過對消費者偏好變化的深入調查研究,尤其是一線城市白領對午餐的需求,對市場經濟環境和方式轉變的敏銳性,推出了三全鮮食項目,此項目由董事長親自操作,從782.3億的速凍食品市場移步2萬億的餐飲市場,聚焦北上廣深四地白領餐桌,從自主研發、鋪設的盒飯機和APP引流開始,向多流量入口、平臺化發展,市場定位十分準確,并且與平臺商“餓了么”深入合作,另外在線下發展即食自動販賣機項目,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的完美結合,成為最具前景的餐飲“內容商+平臺商”。截至目前,三全鮮食O2O運營模式,在北京上海的推廣很好,適時根據地區差異化客戶的口感和需求,調整項目內容,售后服務和產品的性價比絕非一般外賣、便利店可比,市場前景可謂一片大好!圖1為產品結構升級,升級致公司2011年后毛利率走高,圖2為公司研發費用率逐年增加,在食品餐飲業很少有企業的研發費率能達到3%。
2.2行業內龍頭企業對產業集群的帶動效應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理論上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中小企業聚集型、龍頭企業帶動型、市場依托型、品牌聯結型。然而在實踐中,產業集群的發展通常都不是單一的某一種類型,而是以上幾種類型的混合體。三全食品對鄭州食品產業集群的帶動效應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三全依托工業優勢帶動農業發展,延伸了產業鏈,發揮了其強大的輻射作用,形成了農業、肉制品加工業、養殖業、蔬菜加工業、米、面制造業、互聯網+零售(餐飲O2O模式)、物流配送等完善的產業群,近兩年還收購了品牌基礎較好的龍鳳,帶動了全市相關產業的發展。其次,在三全迅速發展的同時,相繼涌現出諸多食品品牌,如河南云鶴、四季胖哥、科迪、白象等,在2014年中國十大速凍食品企業品牌排名榜中,三全位列第一,思念緊隨其后,灣仔碼頭排名第三,科迪、四季胖哥、云鶴也都位居前列,這其中一半的知名品牌來自河南。再次,三全食品是產業集群產品研發的中心,設有行業內唯一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行業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時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和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院校開展了廣泛學術活動,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研發體系。當然,擁有這么強大的研發能力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每年三全的研發費率高達3%,這在行業內也是罕見的。最后,三全在管控模式和組織制度方面不斷創新,實施目標管理、供應鏈管理、全面的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和企業最終的信息化管理與控制。同時三全具有精準的市場定位,眼光獨到,對消費者偏好的改變能做出及時的反應,并研發跟進項目,比如即食自動販賣機的市場投放,與“餓了么”牽手,鮮食O2O模式的日臻完善,這些對市場勇敢而睿智的開拓,是建立在其對市場的敏感反應和對客戶深入的調研基礎之上,也是其他企業值得學習之處。
3鄭州食品產業集群升級的發展思路與對策
早在2008年,全國首家食品工業園區發展研究院在鄭州建成——鄭州市二七區馬寨工業園區,率先開始了政府、企業、大學、研究所四家合作的新歷程,繼而食品產業發展迅速,品牌效應已經凸顯,產業集群初現規模。但是,與國內外先進區域產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總體而言,鄭州市食品產業集群的發展還屬于初級起步階段,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困難,比如市場機制不完善,加工的產品檔次低,融資成本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嘗試性地提出以下產業升級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3.1大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可以優化產業集群結構,更是企業自身做大做強的最重要保障,要想提升市場的競爭力,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企業必須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積極主動創新產品引領市場,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食品產業屬于資源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一項研發活動的成敗不僅取決于科研機構、企業、高校等個體機構的孤立行動,更取決于這些主體間橫向知識的創造與運用。因此,鄭州食品產業集群應大力促進食品行業協會、風投機構、科研機構等為主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揮其作用,真正實現知識轉化為價值。同時企業自身應加強創新意識,創建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加大資金投入,提高企業自主研發水平。
3.2加強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產業升級要想實現企業的自主創新,必然要靠高層次專業化人才的推動。因此,要重視企業高素質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企業首先要加強對現有從業人員的再培訓再教育,使其具有不斷學習和創新協作的能力,能為企業的未來發展獻計獻策;其次,要加強與高校的人才培養合作,實現專業化人才的培養與崗位需求最佳對接和人才培養成本最小化;最后,對于核心人才的管理很關鍵,集群內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制度,在人才的選拔、晉升、獎懲等方面,真正做到“公開、公正、公平”,用企業的文化和領導的人格魅力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員工的幸福感。
3.3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吸引外資資金的匱乏是制約企業發展,產業集群升級的最大瓶頸。一方面,政府應當起到一定的導向和資金支持作用。比如加快推進集群內優惠財稅政策的制定,提高研發創新項目費用的稅前加計扣除比率。對于龍頭企業研發的核心關鍵性技術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鼓勵企業積極上市,鄭州市政府選擇年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重點培育,鼓勵其上市融資,三全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同時,可以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實現知識共享、人才共享、技術共享,促進產業集群升級。
3.4整合集群內共享資源,加強企業間交流合作企業間通過競相壓價來獲取競爭優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應培養集群內企業資源共享,互相合作的競爭意識,通過協同效應增強競爭力。集群內企業間應當在研究產業鏈價值鏈的基礎之上,明確自身的定位,實施產品差異化戰略,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品牌為突破口,探索產業發展的模式,這一點三全和思念就是很成功的例子,為整個產業集群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3.5健全食品安全體系,保障食品安全食品行業較其他行業相比,在各個方面都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因而食品安全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再知名的品牌一旦出現了安全問題,之前為此付出的一切代價都將化為烏有。除了政府不斷地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和加大檢查力度之外,要想杜絕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從源頭抓起,企業自身應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加強食品行業自律和集群內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安全營養的食品品牌形象能夠降低新顧客的感知風險,鞏固老顧客的忠誠度,進而提升食品產業集群的美譽度和信任度,從而促進其升級發展。
作者:段莎 單位:鄭州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