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與國內能源戰略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能源安全的新視角
1從關注市場機制到關注“公共物品”性質的氣候變化
盡管中國一直致力于能源多元化、新能源開發利用和不斷研發及推廣能源節約技術等,但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依賴程度卻是越來越高,原油對外依存度在2011年更是達到55%的新高。因此,在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將未來能源安全面臨的不確定性主要歸于能源價格———即市場機制,是可以理解的。不容置疑,我國目前優先目標仍然是經濟發展,這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碳排放空間和相關政策。同時,發展低碳經濟亦是中國乃至世界大勢所趨。作為世界人口唯一超過13億的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大國和世界第一能源相關的CO2排放大國,中國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壓力會與日俱增,關注“公共物品”性質的氣候變化將是中國能源安全領域持續關注的焦點。
2從強調能源數量到強調能源結構
中國的能源安全一直都是強調數量多于結構,煤炭儲量豐富就充分利用;石油、天然氣、鈾礦等儲量相對不足,與之相對應的是石油、天然氣和核能比例一直都是遠低于煤炭;水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受限于環保、資金、技術、市場等制約,尚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現實的表現就是一次能源結構以煤為主,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遠高于發達國家和世界主要經濟體。強調能源結構意味著增加石油、天然氣、核能等的比重,尤其是提高生物能、風能、太陽能、水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風險成本是可控的,減少的煤炭開采量也可作為留給子孫后代的一種儲備。通過開發新能源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清潔能源供應,降低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逐漸形成能源供應和消費的低碳化是能源結構優化的終極目標。
3提高能效和推廣節能技術
提高能效和推廣節能技術可以在既定的能源消耗甚至是更少的能源消耗的基礎上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這是經濟增長由粗放向集約轉型的表現,也是產業高級化、合理化升級換代的一種表現,更是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個根本體現。只要能源消耗降低增長,溫室氣體排放也將相應減少,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未來類似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約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低碳經濟背景下能源安全戰略選擇
低碳經濟背景下能源安全戰略是兼顧經濟發展和降低碳排放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選擇,它將集約型經濟發展與提高能源效率和優化能源結構作為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將能源利用低碳化和高效化作為能源安全的既低碳又經濟的最佳選擇。
1提高能效
將提高能效置于發展低碳經濟和確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位置。能源高效利用不但對于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更是應對能源儲備不足和能源利用高碳排放的根本性舉措之一。低碳經濟要求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低碳產業的茁壯成長,能源效率不斷提高,減少經濟運行中化石能源消耗。
2優化能源結構
我國經濟在2012年處于低位運行,但也高于7%,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仍屬發展速度最快之列;2011年我國城市化率達到51%,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城市化保持了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率的快車道,產生了旺盛的能源需求,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意味著給低碳排放和無碳排放能源提供了良機。
(1)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在廣大農村為秸稈、牲畜糞便等能源化利用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每年農戶大量焚燒秸稈不但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和影響交通出行,而且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部分農戶購買煤炭作為燃料,卻將牲畜糞便等有機物隨意排入河流溝渠等;許多偏僻的山區經濟落后與太陽能、水能、生物能、風能等能源中的一種與數種較為豐富并存。因此,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水能、風能、生物質發電、沼氣等,可以為我國能源結構優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2)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提高石油、天然氣在化石能源中的比重。石油和天然氣相對于煤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低,用石油、天然氣一定程度上替代煤炭是一種較為現實的選擇。
(3)重視核電和煤層氣產業。發展核電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搞,要充分考慮環保、技術安全保證、選址地質條件等,做到萬無一失;將煤層氣產業作為煤炭工業現代化和資源利用綜合化的一種新興產業,以產業開發減少以致避免煤炭開采事故的發生。
作者:鮑文卿鳳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西南石油大學資源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