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服務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規模、水平居全國前列。
無論出口還是進口,北京旅游服務貿易總額巨大,貿易量總額很高。在此,主要。作為最主要的旅游服務經濟收入和旅游服務創匯基地,北京市的旅游服務貿易發展規模和水平居全國大城市首位。其積累了建設發展資金,平衡了本國國際收支,促進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北京旅游服務貿易在入境游市場為例,2012年一季度就達到了102.4萬人次。一直以來香港同胞占來北京旅游的入境人的大部分,伴隨著北京對外開放度的擴大和旅游資源的完善,以及對外宣傳力度的擴大,港澳同胞,外籍人員的比重不斷增多,其中臺灣旅游者增幅最大,從2007年的60萬人次增加到了2011年的201萬人次,達到原來的3.4倍。從外匯收入的構成來看,2011年北京的入境旅游收入中,長途、交通、商品銷售和住宿餐飲的貢獻最大。入境旅游的發展對北京市的第一和第二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才是國際大都市發展的顯著特征。
1.2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北京市引起了國內外游客的普遍關注,城市影響力不斷提高,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基本具備了國際大都市的屬性。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北京市旅游產品的制造和銷售,成為入境游和國內旅游的接待中心和客源集散轉輸地。北京2006年旅游服務貿易總額是182.96億美元,2012年為248.97億美元,提高了1.4倍。北京旅游服務貿易出口額占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比例也由2006年的2.26%增加到了2012年3.59%。以上指標表明,北京市旅游服務貿易的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
1.3北京市國際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
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是指一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用TC來表示,系數越大表明優勢越大。如果TC>0,代表該商品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TC值越接近1,代表競爭力越強;如果TC<0,意味著該商品沒有國際競爭力;如果TC=0,代表該商品的競爭力與國際水平持平。從2002-2012年,北京市旅游服務貿易的TC競爭力指數平均值為0.12,略高于紐約,但低于巴黎、羅馬,并遠遠落后于馬德里。說明,北京市的旅游服務貿易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但和國際知名的旅游大都市相比差距還較大。
2、北京市旅游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旅游資源缺乏深度挖掘。
北京市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是歷朝古都,還是政治文化中心,可這些豐厚的資源卻沒有被好好利用。北京擁有六項世界遺產,而國際旅游大都會巴黎也只有三項。北京市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是許多城市無法比擬的,除了擁有建筑奇觀萬里長城、圓明園等外,北京市歷代皇朝遺留下來的皇家宮殿、皇家園林、皇家御用品展覽以及皇家文化都是城市獨有的旅游資源。與政府中心和文化中心相配套的商務活動和休閑度假也成為北京市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與上海相比,商務旅游欠開發,仍以觀光旅游為主,豐厚的資源沒有被很好的挖掘和利用。旅行社經營粗放,旅游路線和旅游產品單一現象嚴重。近年來,無論入境游客數量還是旅行社的利潤率,北京市都低于上海。
2.2國際化程度比較低。
國際化程度較低通常用城市的開放程度、國際宣傳力度和標志標識三個指標來衡量。首先,根據《中國城市對外開放指數研究報告》顯示,深圳、廣州和廈門位居榜首;杭州、寧波、南京、大連、青島緊接其后;武漢在中部地區城市位居第一;成都、西安在西部城市中得分最高。北京的開放指數在國內來說都比較低,原因之一就是北京對旅游服務貿易主體的保護程度較高;其次,在國際宣傳方面,外國游客主要通過報紙雜志和書籍,親戚、朋友,互聯網(21%)和電視廣播來了解北京的。許多外國報紙、雜志對中國形象的描述有誤區,認為中國不安全,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境外游客不愿意來北京旅游;再次,北京市的標志、標識國際化程度低。北京大多數的景點標牌做的不夠細致,盡管有些景點有英文甚至其它文字的注釋,但是游客仍然存在購物、交通方面不知所措的情況。
2.3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在交通、信息化建設、自助旅游便利性等方面來講,北京市與巴黎、倫敦等國際著名旅游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主要入境通道航空運輸來看,北京只有兩座民用機場,而倫敦有五個民用機場,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也較低。從市內交通來看,2004年北京城區的公路交通人均占有面積僅4.9平方米,而倫敦、人均占有面積則是17.8平方米。盡管北京市在近年來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但擁擠程度也是嘆為觀止。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倫敦、巴黎、東京、紐約均開辟有多線路、多車型、多語種導游的觀光巴士,而北京還缺少這類的城市觀光巴士。旅游咨詢、集散中心服務、信息查詢、旅游標識以及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與巴黎、馬德里等國際旅游大都市相比,差距都很大。
2.4缺乏區域協作與監管力度。
2011年,北京市的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和入境人數都低于廣東和上海。和滬、蘇、浙三地相比,北京的區位優勢不明顯,對周邊區域的旅游輻射力不強。從北京去天津的游客不到游客總量3%,去河北的更低,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把北京作為中轉地;最后又到達上海。由于北京的旅游服務缺乏有效的監管,存在著不少毀壞北京旅游品牌形象的狀況。
2.5旅游紀念品缺乏特色,旅游淡旺季變化明顯。
北京市的旅游紀念品存在著設計、開發、管理、生產與銷售相對落后的問題。我國的旅游紀念品收入只占旅游總收入的20%左右,與旅游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還差20%—40%。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是北京市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它們自身具有各自的特點,但各景區的旅游紀念品都是由固定的幾個廠家生產,沒有體現出特色,導致境外消費者對旅游產品沒有興趣,甚至空手而歸。
3、促進北京市旅游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政府重視,加強引導。
政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對一個地區和城市的產業發展。政府要不斷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北京市旅游業發展的管理和監督,杜絕不良行為,樹立北京的國際大都市形象;設置專項資金,以便到世界各地進行北京旅游推介活動;促進行業合作,研究旅游產業發展的規律,整合各種資源,為共建北京旅游品牌共同努力;做好國際國內市場調研,提供給旅游企業及時準確的信息并進行指導;在旅游淡季的時候給予旅游補貼和游客入境獎勵;政府牽頭,鼓勵旅游業與工藝品制造以及一般制造業的相互配合,鼓勵創意文化產業與北京旅游業的結合,加強北京市城市信息化、標準化和國際化建設渠道,促進區域間的深度合作,打造跨區域的旅游資源整合,提高旅游產品的整體能力。
3.2深度挖掘旅游資源。
旅游企業應該深度挖掘旅游資源,精心設計和開發旅游活動,加深對資源的理解與呈現,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許多外國游客是因為中國的文化才來旅游的,但游完印象深刻的卻不多。如果旅游企業對旅游景點的景物解說多做些研究,增加讓游客體驗的活動,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一定會增加旅游的附加值。還應該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開發多項有特點的旅游項目,比如皇家文化之旅、多元文化考察、地域民俗體驗、古玩鑒賞等等。增加旅客在景點的停留時間,這樣也能帶動旅客的入境消費。
3.3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北京市政府和旅游局把有組織的旅游推介活動做到國外,并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把“建設旅游強市”的工作做到實處。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第一,運用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做好網絡營銷。要有創造性地建設網站,運用多種語言進行介紹,運用電子郵件營銷、增強信譽、加強售后服務;第二,制作精美的中外文宣傳手冊。增強語言修飾,突出特色,內容要實用,介紹要全面;第三,加強導游人員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突出旅游業的專業性,提高信譽,增強好的口碑以吸引更多顧客。
3.4積極開發商務旅游。
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因此,商務旅游在旅游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北京近年來入境游客數量落后于上海和廣州的原因之一就是商務旅游在廣東和上海入境游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北京入境游落后于巴黎的一個就是商務旅游不夠發達。北京市中國的政治中跨國公司總部云集,為大力發展商務會展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條件,以此來達到商務旅游繁榮的目的。商務旅游的游客不集中,要求高效率的環境,同時他們的消費的水平和層次也很高;商務游客的文化水平高,對展館條件、商務酒店、休憩產業區(RBD)功能以及金融信息服務要求也較高。商務旅游是未來北京旅游出口的重要增長點。
3.5積極促進區域協作。
實現京津冀三地無障礙旅游,會對北京入境旅游市場形成巨大的支持。其實全國最早提出區域旅游合作的就是京津冀地區,但是由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行政條塊分割,地方利益保護等因素,到目前為止區域旅游合作沒有太多實質的發展。為了實現網絡共用、客源互送以及投訴信息聯網等功能,可以在北京、天津、石家莊分別成立旅游集散中心。不僅如此,北京市可以發展由都市核心旅游區、郊區旅游圈和環首都旅游圈組成的“一區兩圈”的大北京旅游發展格局。
3.6豐富旅游商品及旅游項目。
北京具有豐富的民俗資源,為旅游紀念產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要大力開發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產品。同時要開發市場,增加銷售網點,提高產品的種類與質量。另一方面,開發北京地區春、夏、冬三季的特色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在天氣條件不令人舒適的季節來到北京旅游,從而避免北京地區旅游淡旺季的問題。
作者:曹江峰趙曉燕單位:內蒙古集寧國家糧食儲備庫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