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球金融服務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創新能力不強
我國的銀行業是把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作為經營重點,中間業務相對發展緩慢,“銀行放款難、企業貸款難”問題嚴重,服務手段相對落后,服務品種較為單一,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性優勢,因此導致了較高的服務成本和較低的經營利潤,再加上我國銀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頗高,處于壟斷地位的優越性也導致了銀行業突破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動力不足。
2.運行風險增加
首先,我國銀行業原有的金融風險會被放大,例如國有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過高等問題將會進一步暴露。其次,資本項目日漸放開,外資銀行頻頻進入,導致國際資本流動沖擊了我國的金融市場。再次,金融體系更加混亂。由于外資銀行的業務種類更具多樣性,增加了監管方面難度,利用中國國內不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來牟利,外資銀行很容易使國內的金融體系更加混亂,銀行的運行風險更大。如果我國在面臨金融體系不穩定和金融市場混亂時,政策、措施有效性得不到迅速體現,就會影響到我國整個經濟體系的穩定。此外,國際金融環境中的潛在危機和諸多不穩定因素,都會加大我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運行風險。
3.經營業務單一
目前我國銀行業仍以分業經營模式為主,雖然我國銀行業現在已經進入綜合經營改革階段,即從單一的銀行業務向包括證券、保險業務的混業方向邁進,但這種改革還只是不深入的、低水平的。此外,經營業務的單一也限制了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規模及服務的擴大從而造成服務效率低下。銀行業金融機構利潤來源單一、資產結構單一也是其弊端之一。
4.面臨的國際化的挑戰
全球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背景下,實行國際化戰略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我國銀行的國際化擴張步伐忙亂,無法充分認清自身的實力,盲目擴張;其次,海外分支機構力量薄弱,其盈利能力和利潤貢獻率都處于較低水平;再次,國際金融環境存在隱患,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外,我國銀行“走出去”所面對的一些國家存在著較大的政治風險和法律風險,發達國家所設立的各種壁壘和苛刻的市場準入原則,也是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發展的絆腳石。
二、金融服務貿易下我國銀行業的發展策略
1.優化網點布局
網點是銀行服務及產品銷售的主渠道,因此優化網點布局對于提高整個銀行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要對網點布局實行總量控制,銀行網點、ATM數量及網上銀行業務量,通過對數據、應用和流程等多個層面的整合實現在信息交換、監控等方面的統一,從而實現網點布局的總量控制,提高網點效率。其次,建立合理的網點選址方案。了解城市規劃是選點前提,這樣才能對網點的長遠規劃做出預測。然后根據所在區域居民的收入水平等因素了解客戶的金融需求,結合當地已設網點數量及其效益狀況,綜合考慮網點的地區分布,確定機構數量、結構和功能,建立適合不同經濟區域的機構布局。第三,加快網點轉型,提高運營效率。主要是通過提高網點的產品轉型、服務轉型、營銷轉型來提高網點的效率。第四,優化銀行網點組織架構。組織扁平化理念可以有效地優化網點組織結構,組織扁平化的實質是將權力中心轉移至較低層次,盡量提高決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傳遞速度。這樣就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避免了資源的浪費,提升了銀行網點的競爭力。此外,在海外布局方面,一般地,我國首先是以香港和新加坡作為國際化的首選基地,其次以日本、韓國、美國作為國際化經營區域重點,然后以東盟地區為國際化經營目標地區,最后再向全球的其他金融中心擴展。
2.增強創新能力
首先,要打破我國銀行業,尤其是國有銀行的壟斷地位,以改善我國金融業體制的僵化,增強其活力及競爭力,激發其自主創新的動力。其次,先進的信息技術大大降低了銀行業的運營成本,并催生出大量的諸如網上銀行、電子銀行等種類繁多的新型金融產品。我國銀行業就是要利用這種先進技術來刺激金融產品、金融功能和金融制度。再次,我國銀行業應該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產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增強競爭優勢,提高我國銀行業競爭力。最后,還應高度重視經營思路及金融技術的創新,金融技術的創新能力是金融服務競爭力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3.提高管理水平
在現代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企業必須擁有現代化經營管理能力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深化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建設。同時,必須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證金融資產的安全性,防范經營風險。加強人力資源改革,注重金融人才的引進和培育,這是提高我國銀行業管理水平的關鍵。此外,還要積極開展管理創新,創新管理理念,推進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創新管理機制,優化經營目標和考核指標,改進績效考核機制;創新風險管控,強化風險識別、監測和控制,掃除風險管理盲區。
4.實現混業經營
首先,在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基礎上逐漸把證券業務、保險業務、投資業務、信托業務、咨詢服務等業務作出擴大,調整業務結構,創新業務類型,可以通過銀證合作、資本證券化、海外上市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資金并開發出新的金融商品,以達到擴大自身業務領域的目的。其次,建立并健全我國銀行業的法制制度,保證我國銀行業的經營有一個健全、穩定、良好的金融環境。要積極構建并完善我國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混業經營準入制度、跨行業經營管理。第三,加強各監管機構如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及保監會等監管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手段協商和措施協調,避免造成監管真空地和重復監管。同時,要淡化完全分離的監管方式,朝著混業監管的方向發展。
5.走向國際化
我國銀行在進行國際市場開拓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實力和不足,然后明確目標,避免盲目擴張,制定詳細的海外發展戰略規劃。具體要針對國外客戶的需求制定有別于國內市場的針對性產品和服務,逐步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價值,增強競爭力。海外并購是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發展的主要方式,國內的很多銀行家也曾多次提出對我國銀行海外并購之后內部整合問題的擔憂,畢竟跨國并購并不是簡單的資產拼湊,它對我國銀行業的境外管理能力和整合能力提出了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此,中資銀行進行海外并購,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并購對象的選擇。
中資銀行應根據業務需要選擇并購對象,有序實施,切忌盲目擴張。
(2)注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
實踐證明,專業的金融人才隊伍對中資銀行進行海外并購是極其必要及重要的,因此,中資銀行不僅應注重對優秀人才的選拔,還應注重并加大對人才的培養。
(3)提高對并購對象的整合能力。
中資銀行對并購對象進行有效的整合,將并購對象真正融入進來,充分發揮其應有優勢,最終提升整體實力。
作者:郭月蓉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