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代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對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中國社會主義邁入了新時代,我國諸多行業均面臨著新的挑戰,行業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方向的調整必不可少,農村區域也不例外。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農村區域的經濟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與城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本文對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為新時代推進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農村;區域經濟;問題;對策
1引言
區域經濟,又稱地區經濟,是指在一定區域以內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以及內部因素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生產綜合體。區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縮影,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會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自然條件、技術經濟政策、社會經濟條件等。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第一產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受到了新的挑戰,我國的三農問題也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整體來看,我國農村經濟根基較差,經濟水平與城市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是提高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有效途徑。因此,要深入分析我國農村區域經濟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和我國基本國情,才能制定出正確的對策去推動農村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2目前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分析
(1)農村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因此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是難以避免,不僅有著不同省份之間的不平衡,也有著東、中、西部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其中農村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尤其是縣域經濟。在我國東部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整體經濟的高速增長,農村區域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而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區域經濟與城市的差距還是十分顯著的。(2)農村區域的產業結構還相對落后。我國農村的產業結構還是以農業為主,少數農村有一些工業化的產業。但是目前我國農村里農業的發展還是依靠農耕,機械化程度不高。各個地區之間產業結構也都不盡相同,有些地區機械化程度較高,發展較快,有些地區機械化程度低,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對農村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改革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
3目前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農村區域人員文化素質較低。目前盡管我國正在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以全面提升我國人民群眾的整體文化素質水平,然而經過調查研究和總結發現,我國農村區域的人員素質和文化水平普遍較差。正如我國人才強國戰略所強調的,優質人才的培養與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優質人才對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攻堅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農村區域人員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并且由于農村區域經濟基礎差,農村區域教育基礎也相對落后,很難培養出優質的人才,外來的優質人才大多也不愿意留著農村,導致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緩慢。(2)農村區域城鎮化進度較為滯后。我國農村區域農業的發展是不斷推進的,城鎮化也是目前我國農村區域的發展目標。城鎮化是多方面的,即有著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變的過程,也有著農村區域發展成為城市區域的過程,從經濟角度上看,主要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以傳統的農業為主轉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產業結構。城鎮化對于提高農村區域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擴大市場有著重要意義。然而目前我國農村區域城鎮化進度緩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3)農村區域發展差異未受到重視。不同的農村區域之間是有著非常大的差異的,如文化差異、環境差異、經濟差異、發展基礎差異等等。政策的制定對于農村區域發展十分重要,如果在制定農村區域的發展政策時未能充分考慮到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政策實施時水土不服,使得農村區域的發展不夠協調。
4推動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1)提高農村區域人員的文化素質水平。人員的文化素質不高,是制約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家應當落實新型人才政策,鼓勵、推動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前往農村區域就業和發展,同時還要提高農村區域就業的薪資水平和福利,給予愿意留在農村區域為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優渥的待遇,使得農村區域能夠在優質人才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同時還要繼續加強農村區域教育工作的開展,給予農村區域足夠的資的支持和人才支持,引入優秀的教師團隊,促進農村區域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優質人才,以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區域人口的素質和文化水平。(2)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不僅依靠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還可以通過城市來幫扶和帶動。城鄉一體化就是通過把城市和農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都看作一個整體,工農業相互結合,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壘,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通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優化,使得城鄉之間生產力能夠合理分布,能夠有效地縮短城鄉人民收入差距,推動農村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具體做法有:在農村區域內設置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將城市里先進的生活條件、理念和技術引入農村,通過城市來帶動農村發展;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使得農民群眾與城鎮居民有著公平的就業和競爭機會;繼續推進科技強國戰略,加強農業科技研究,通過農業技術的改革創新促進農業的豐收,提高農工收入;對于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還可以先行進行改革,待到改革有一定的成績后,再逐步推廣到整個農村區域,通過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方式逐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3)落實差別化農村區域發展戰略。我國不同農村區域之間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是由于不同農村區域之間有著地理、人文等各方面的差異,所以差別化發展戰略的實行十分有必要。各個農村區域之間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短板,實行差別化發展戰略就要發揮各個地區的不同優勢,如適合發展旅游業的地區就要加強旅游業的建設和宣傳、適合農作物種植的地區加強農業耕種技術的引進。同時,各個農村區域之間的經濟基礎、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都不一樣,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只有根據該地區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才能推動農村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5結束語
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新時代推進我國農村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我們要把握好不同農村區域之間的差異,因地制宜,同時還要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出符合農村區域經濟長期發展的戰略。目前我國農村區域經濟整體情況不容樂觀,農村區域經濟發展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劉飛.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J].農業工程,2019,9(02):108-109.
[2]趙梓名,羅瑩.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研究[J].農家參謀,2019(04):13.
[3]陳思菁.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思考[J].時代農機,2018,45(07):40.
作者:李才 單位:長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