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蘋果價格波動下銷售策略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2014-2017年我國蘋果價格變化及原因,并提出果農及果商面對該變化進行相應的銷售策略。
關鍵詞:蘋果價格;銷售
1近年全國蘋果平均價格波動情況
根據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統計,全國蘋果(紅富士#80二級以上)平均收購價從2014-2017年連續下滑,最高從2014年平均8.5元/kg,下跌到2016年平均4.5元/kg。而蘋果批發價格在2014-2015產季高位運行后,在2015-2016產季迅速下跌,至2016年4月到6月跌至近年批發價的低谷,最低6.2元/kg。2016~2017產季批發價雖然有所回升,但價格平穩,始終在6.7元/kg~8.2元/kg區間內上下波動,并沒有達到2014~2015產季8.2元/kg~9.7元/kg的水平。預計,2017~2018年產季,全國蘋果批發價格依舊保持低位運行。蘋果經營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由此,需要對蘋果價格的回歸原因進行分析,并為果農及果商提出合理的銷售策略,以促進蘋果產業的良性發展。[1]
2全國蘋果平均價格低位運行原因分析
2.1蘋果總供應量巨大
水果產量一年比一年多,自2012年到2016年,每年凈增瓜果1000萬t左右,2016年瓜果總量已經達到2.8億t。全國人均占有量超過200kg。2016年我國蘋果達到4388萬t,占世界蘋果總量56%。雖然中國消費體量巨大,但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局面已經形成。供給的增加,直接導致價格的下跌。[2]
2.2低質量的蘋果規模龐大,高端蘋果規模小
即“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由于片面追求產量,增施化肥的緣故,導致部分蘋果產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果園密閉,導致果個小。不注意疏花疏果,負載量過大,導致大小年明顯。果園裝備及冷庫設備落后,比如很多冷庫采用蘋果裝紙箱,很難保證蘋果后期的儲藏品質。而高端蘋果,共同的特點是品種、品質優良,質量標準一致,分級分類銷售,市場供應長期穩定,誠信經營,品牌知名度高。盡管高檔蘋果價格一路堅挺,但是相比巨大的中國蘋果產能來說,產量及產值比例還非常小。
2.3銷售預期把握不準,踏空市場節奏
我國紅富士蘋果銷售分為前中后三個期間,從采收到圣誕、元旦為前期。次年到五一勞動節為中期,五一節后到當年新富士蘋果上市為后期。每年各個期間銷售情況總是深受上一期蘋果銷售情況的影響。比如2015年產的蘋果,到2016年新蘋果上市時,冷庫庫存量幾乎清零,導致2016年前期富士蘋果的銷量激增。與此對應,2017年進入銷售中期時,果農、果商看到前期蘋果銷量巨大,轉而對銷售中期的庫存期望值較高,惜售心理嚴重。雖然價格依舊有所上升,但銷量很少。等到五一節過后,特別是5月20日左右,大櫻桃的上市,讓庫存蘋果一路穩定銷售、價格穩中有升的局面迅速打破。隨后,杏、瓜類、草莓等大田瓜果的上市,擠占了消費市場的份額,蘋果價格一路走低,蘋果銷售在扭曲的市場預期下出庫量極少。而存果越差,價格越低,后期被動銷售,造成巨大損失。果商及果農蘋果銷售的心態、心理和市場預期一旦從眾,往往會與市場背離。
3銷售經營策略建議
3.1積極銷售,理性儲藏因為對預期價格的誤判,導致對市場銷售節奏把握不準。所以,對于果農及果商而言,要理性儲藏,順勢銷售。把握好庫存占比,尤其要拋棄惜售心理,順勢而為。其次,要緊跟市場動態,當前水果消費的節日效應正在淡化,熱賣時間縮短。比如平安夜節前蘋果需求集中在12月23日到24日兩天。這需要果商提前備貨,做好速戰速決的準備。
3.2分級銷售,保證利潤蘋果行業供給側結構矛盾,主要表現在優質、綠色、有機,有品牌和高價值的果品供不應求。相反地,普通的、低質的低端果品產能過剩,供過于求。由此造成優質優價和低質低價的鴻溝。對于果商而言,要分級銷售,以質定價,滿足不同的消費市場。
3.3創新銷售模式,全網全渠道覆蓋除了要調整蘋果品種結構、提高果品外觀以及果品質量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還要更新營銷觀念,加大果品營銷力度。進入全民微商時代的今天,果品銷售也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渠道。新經營模式必然有新的運營規則。比如對于保鮮、包裝、快遞和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電商發揮其即時通訊,快速信息反饋,以及銷售鏈縮短優勢的同時。更加要注重服務的細化。比如果品連鎖超市“萌掌柜”的宣傳語打著水果味道是“初戀的味道”,生鮮便利的招牌是“我們賣的不是水果,是情懷”等等。互聯網+蘋果,要調動消費者的參與感,還要讓購買活動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和體驗感。即服務要附帶更多的內涵,形成網上網下服務并重,購物體驗更佳的新型銷售模式。
3.4重視品牌創建,好蘋果要有好名聲品牌塑造的目的是讓消費者打破農產品低質、類同、無差別的刻板印象。用什么來保證蘋果的安全和品質。最重要的是用企業的品牌。品牌意味著品質。當前,我國“花牛”“水晶”牌富士蘋果等品牌雖在國內知名度較高,但與世界名牌水果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像美國Sunkist、新西蘭Zespri等的世界知名水果品牌。品牌化建設是大勢所趨,不久的未來,蘋果企業自主品牌消費將會主宰蘋果市場銷售。好品牌贏天下意味著,“好蘋果不知是誰家的,壞蘋果也不知是誰家的”這種局面將徹底扭轉。[3
]3.5開拓海外市場,更多的蘋果走出去2016年,中國4388萬t的蘋果,除了用于加工的600萬t和出口的130萬t,剩余3600多萬t的蘋果都是在國內消費的。14億人口,對于蘋果的消費能力世界矚目。相比而言,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2.96%。而這130萬t蘋果的年出口量,在近十年中,達到了頂峰。由此可見,出口市場潛力巨大。中國是世界蘋果栽培的發源地,是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在“一帶一路”戰略機遇背景下,各個蘋果主產區應抓好蘋果的宣傳和開拓出口渠道,與沿線國家積極對接。蘋果企業應大力開展出口貿易,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
參考資料:
[1]中國果品流通協會.2017年蘋果產銷形勢[J].果農之友,2018(1):34.
[2]楊杰.蘋果市場動態評析———庫存蘋果后期銷售為啥這么難?[J].果農之友,2017(90):33.
[3]陳新平.水果市場與銷售策略[J].果農之友,2017(12):37-38.
作者:李亮;孫慧英;王璽;李敏生 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