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企業發展加工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山東省加工貿易發展特征
1.1加工貿易的企業性質以外資企業為主加工貿易的企業性質分為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近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在加工貿易中所占的出口比例快速增長,外資企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2008年,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出口額為340.12億美元,占山東省加工貿易總出口額的79.18%。2010年民營企業加工貿易出口44.72億美元,同比增長43.5%,高于全省加工貿易出口增幅18.7個百分點,占加工貿易總出口額的9%,較2009年提高1.2個百分點(山東國際商務網)。
1.2進料加工是山東省加工貿易的的主要方式進料加工是指加工企業與經營企業為同一企業,即企業自己在國外進口材料自行加工生產成成品然后再由自己負責出口,而來料加工是指經營企業跟加工企業并非同一企業,經營企業一般為外資企業,負責提供原料件給加工企業,而加工企業只收取加工費,最終由外資企業自己負責出口。進料加工近年來在山東省加工貿易中所占比例穩步攀升,2007年占加工貿易出口的80.8%,2008年所占比例達83.2%,尤其在2010年全年進料加工出口額達423.3億美元,占全省加工貿易出口的84.9%,而來料加工出口額只有75億美元,占全省加工貿易出口的15.1%(山東國際商務網)。
1.3加工貿易商品結構得到了一定的優化近年來,隨著山東省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山東省加工貿易的出口商品結構得到了一定的優化(表3)。2008年,全省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加工貿易出口飛速增長,機電產品在全省加工貿易出口中所占比重達52.97%,首次過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120.5億美元,首次突破100億美元,較2007年增長了60.6%,占全省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的26.16%。隨后這幾年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依舊保持較好的增長速度,使山東省加工貿易的出口商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2山東省加工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加工貿易的產品類型大多屬于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山東不僅是經濟大省,更是人口大省,這使得山東省的勞動力資源豐富。根據要素稟賦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山東省的加工貿易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產品的檔次普遍較低。盡管近年來高新技術產品在山東省的加工貿易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從總體形勢來看,仍處于加工制造和零部件配套等中低端環節,核心技術與程序、關鍵設備、品牌等環節大部分仍然由外國公司掌控,仍屬于勞動密集型的范疇。
2.2產業關聯度低通過分析可看出“大進大出”是山東省加工貿易的又一大不足之處。山東省加工貿易的大部分原材料、零件等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來,運達山東省后再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進行技術含量偏低的加工程序,本地采購率較低,沒有對本地的其他產業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不但如此,還對本地的自有資源和環境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帶動作用并未充分發揮。
2.3對外商投資依賴性過高從圖1看出,外商投資企業對山東省加工貿易的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集體企業核心競爭力弱。2008年,國有、集體企業加工貿易出口分別為27.1億美元和33.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和5.4%。
2.4貿易伙伴較集中山東省加工貿易出口市場遍布世界各地,但主要的市場仍是日本、韓國、東盟等亞洲國家以及歐盟和美國,其中美國是山東省近幾年來加工貿易出口最主要的市場。從圖2看出,美國市場的比重在不斷上升,即使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市場的地位絲毫沒有受到動搖。其次,韓國市場占山東省加工貿易的比例近年來一直處于穩步上升趨勢。
2.5生產要素成本日益上升,利潤空間日益縮小近年來,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資源稀缺導致的原料價格上漲,使得山東省加工貿易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出口產品的價值增值率與成本的上漲率不呈比例。出口企業若想取得利潤,則需以高價出售產品,卻會使山東省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失去價格優勢。
2.6各地區發展不均衡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的加工貿易出口發展遠遠快于中西部地區。雖然近幾年中西部城市加工貿易的出口情況有所改善,增勢日漸顯著,但東西差距仍較大。表4顯示,2006年青島、煙臺、威海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為212.3億美元,達到了全省加工貿易總額的78.4%。2008年,雖然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煙臺市加工貿易仍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進出口額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36.7%,其中出口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占全省出口總額的34.5%。
3發展山東省加工貿易的對策措施
3.1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為促進加工貿易企業健康穩定發展,仍需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在山東省加工貿易中的比例。一方面,需要繼續引進外資且引導鼓勵其投向高新技術產業,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在出口產品中的比例;另一方面,要通過運用財政稅收等各種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鼓勵企業進入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國際化產業鏈環節,逐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3.2提高產業關聯度,促進產業配套發展要改變山東省加工貿易原有的“大進大出”的特點,政府必須通過各種措施鼓勵企業加大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本地化采購,增強對省內關聯產業的輻射力度,從根本上帶動山東省其他落后產業的發展。此外,推進加工貿易向服務環節延伸,如物流分配以及售后服務等配套產業,加強產業集聚。
3.3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從某種程度上說,山東省加工貿易的控制權一直都由外資企業掌握。要打破這種局勢,必須積極扶植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從資金、技術、政策優惠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降低其生產、貿易的門檻,使其在平等、健康的競爭環境中穩步發展。政府應以市場化的方式,放寬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出口信貸的要求,促進外資經濟與當地經濟不斷融合,形成群體化的民營企業加工貿易,促進加工貿易本地化。
3.4調整優化加工貿易的地理布局東西部地區應結合自身的資源與生產要素等各方面的優勢,發展使自身受益最多的加工貿易產業。東部地區可繼續發揚“領頭羊”的作用,進一步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提高其在山東省加工貿易中的比例;中西部地區則應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將重點放在食品、紡織服裝等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
3.5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引進與培養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山東省加工貿易企業應加強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時,加工貿易企業內部應完善各類人才激勵機制,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造就一批適應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所需的技術和管理類人才。與此同時,各企業之間應積極開展人才交流活動,加強與國外企業的經驗交流,制定引進各類人才的優惠政策,吸引國外高層次人才到山東省創業,為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4結論
加工貿易在山東省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通過近幾年山東省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來看,仍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山東省必須提高加工貿易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優化產業結構、完善企業制度,使加工貿易得到進一步發展,從而為促進山東省經濟的總體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作者:朱海燕單位:青島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