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營銷加工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我國加工貿易運營遭遇的困境
(一)產品定位模糊不清加工貿易產業由于種類眾多、品線較長、環節細碎,加之其大多為滿足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具體產品,所以必須對產品定位進行科學規劃,有重點地完成產品加工配置部署。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國外消費群體的實際需求日趨多樣化,對我國加工貿易產品款式、質量以及實用性等商品屬性的要求也更為苛刻,使得原本依賴產品多樣化輸出方式獲益的國內加工貿易產業陷入了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困境,必須對產品進行重新定位才能扭轉這一劣勢。由于現階段我國加工貿易產業還處于初級加工制作階段,在創意設計、外觀打磨以及質量把控方面的水平都不高,面對短期巨額利益驅使和國外同行競爭打壓的雙重局面,我國加工貿易產業雖然在產品定位上進行了適度調整,但由于沒有對國外消費市場最新動態進行摸底調研,在產品定位更新方面大多照抄照搬國外同行的做法,一味依照國外消費人群年齡段進行產品替換,最終只能事倍功半、做無用功。
(二)輸出種類固定單一近年來,我國加工貿易產品之所以在國際加工初級市場上大放異彩、所向披靡,主要原因是其產品形式豐富多樣,不僅款式多、質量好,而且價格優勢突出。如紡織制作類、服裝衣帽類、消費電子類等龍頭加工貿易產品,都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這種多樣化產品布局為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由于過度依賴既有的產品布局模式,國內加工貿易產業逐漸陷入產品輸出種類單一固定的困境。國外競爭對手抓住中國加工貿易產業產品輸出種類單一固定的契機,通過擴大產品種類、增加產品形式、改良產品質量等方式,迅速搶奪了大量原本屬于中國加工貿易產業的市場份額,使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幾近失去國際市場的半壁江山。[2]在遭到國外競爭對手打壓之后,雖然我國加工貿易產業迅速對產品種類進行了重新布局,但這種局部微調改進并沒有形成突出的競爭優勢,自然無法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三)營銷手段落后在進入國際市場初級階段,我國加工貿易產品依靠質量與價格優勢,迅速占據了大量國際消費市場份額,中國加工貿易產品一度成為“質優價廉”的代名詞。但由于我國加工貿易企業不善于營銷推廣,一味依靠多種類、高質量以及低價格等產品優勢與國外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競爭。長遠來看,這種“營銷推廣短板”將制約企業的后續發展。雖然目前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在非洲、拉丁美洲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在注重多重消費體驗的歐美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由于不善于營銷推廣,在同等質量、同等價格條件下,銷售業績已經遠遠落后于國外競爭對手。[3](四)制作水準不盡如人意伴隨加工貿易產業集群的成熟運作以及國際消費市場競爭加劇,單純依靠加工貿易產品價格優勢來吸引消費、占據市場份額的做法開始失效。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及時采取了價格優勢與質量優勢同步推進的策略來對抗國際同行的市場競爭,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國際市場份額。但由于我國對加工貿易產業的監督管理不到位,加之加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產品質量把控不嚴等,致使我國加工貿易產品不僅在加工原料方面存在以次充好、不足量等問題,而且在產品外觀設計、包裝打磨等方面也存在老舊粗糙的問題,很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雖然國內加工貿易企業已經意識到了產品制作水準低下問題,但僅僅通過更換設計、變換包裝等來應對市場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
二、我國加工貿易突圍脫困的路徑
(一)明確產品定位,發揮資源優勢由于我國加工貿易產品定位模糊不清,導致加工貿易出口總量降低、市場份額銳減。加工貿易企業應當迅速明確產品定位,集中發揮資源優勢,盡快研發出更為契合市場消費需求的新產品。首先,要加大新產品研發的財力、物力及人力投入力度。通過引入國際先進技術、聘用高素質專業人才以及加強國際市場跟蹤調研等方式,提高我國加工貿易產品的質量,促使我國加工貿易產品與國際主流消費市場準確對接,為產品精準定位奠定基礎。其次,通過開展訂貨說明會、主題宣講會以及創新動員會等方式,穩步推進產品定位全新理念的貫徹落實,積極開展加工貿易產品營銷。最后,設立專職小組,深入加工貿易企業及國際消費市場,對加工貿易產品定位進行跟蹤調查,通過與國際先進產品比照,充分認知自身產品的不足,進而找到調整產品定位的合理對策。
(二)增加輸出種類,開拓多樣市場當前,加工貿易產品輸出種類存在單一老舊、固定落后等突出問題,相關企業要在集中增加加工貿易產品輸出種類、有力開拓多樣全面消費市場方面做好工作。一方面,盡快建立市場調研、產品設計以及制作反饋三位一體統籌機制,有選擇地淘汰低級加工半成品,在充分獲取消費市場主流需求動態前提下,研發出受市場歡迎的系列新產品,同時改良原有的優勢產品。要在保持已有產品特色的同時,合理融入當前市場最新消費潮流。如紡織類、鞋帽類、服飾類等傳統優勢產品,要在保持其既有的中國特色基礎上,適當加入國際先進技術元素,真正制作出集外部美感與內在使用價值為一體的多樣性特色產品。另一方面,采取中外合作開發經營模式,迅速增加我國加工貿易產品種類與數量。具體可以通過開展雙方市場調研、建立中外企業精益生產交互機制方式,不斷創新加工貿易產品。我國加工貿易企業要密切關注國外消費市場實際需求,多多聽取加工貿易合作方的意見,積極借鑒其在產品種類拓展、市場多樣化開發方面的經驗,融合中外產品特色進行縱深制作。如在電子產品加工方面,可以采取國內自主創新技術進行內部元件添加打磨,在外包裝上則以國外消費市場具體需求為標桿進行適度改進,在有效占據國外市場的同時,不斷提升企業自身技術實力。
(三)更新營銷手段,提升運作實效面對因營銷推廣手段落后而引致的國內加工貿易產品銷售不暢難題,國內加工貿易企業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通過召開會議以及加強合作方資訊反饋等方式,全面認知當前加工貿易企業營銷的癥結所在,加大電視、網絡以及廣播等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在市場推廣方面做到先人一步。二是在對國外經銷商供貨環節上做到適度讓利,切實保障備貨儲量充足。三是通過到國外考察、品鑒交流以及合作洽談等途徑,了解國外消費市場,學習國外加工貿易企業經驗,進而結合國外消費市場需求和國內產品既有特點,調整產品營銷策略。如在服飾、鞋帽類加工產品營銷推廣方面,可以采取中心廣場模特展示、觀眾上臺試穿體驗以及有獎競猜等方式,擴大其市場影響力,進而提高產品知名度,為后續產品營銷推廣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四)改良制作水準,強化產品綜合質量面對現階段我國加工貿易產品制作水準低、綜合質量不高等問題,相關企業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嚴格執行原料采購、車間制作以及出廠質檢等程序,把控好加工原材料規格品質,堅決剔除質量低劣的原材料。定期不定期抽查加工產品的良品率,逐批次檢驗出廠產品做工質量,對不合規范、品控不足的半成品要實施集中回收處理制度,并迅速提出產品改良具體方案,確保后續產品的整體質量達標[5];二是實施激勵機制。對于生產效率高、不良產品少的加工人員,采取提升薪酬待遇與崗位職稱的激勵措施,鼓勵其將生產技巧、心得進行公開交流與分享,以有效調動全體生產人員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產品質量。三是建立質量考核監督機制。通過派遣專職小組深入車間、辦公機構與合作廠商一線工地,密切記錄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與質量,統一制作質量考核報告上報企業管理部門并存檔。對在生產過程中散漫拖沓、推卸責任的個別工作人員,要督促其主動進行改進,為企業改良制作水準、強化產品綜合質量夯實基礎。
作者:梁廣林單位:暨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