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西服產品加工貿易單耗核定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分析了影響西服類產品單耗的變化因素,針對西服類產品加工貿易單耗如何核定進行研究,從而提出西服類產品加工貿易單耗核定的數據及標準,旨在為規范企業申報行為和海關核銷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論依據和數據參考。
關鍵詞:
西服;加工貿易;單耗核定
1影響西服類產品單耗的變化因素
西服類產品加工貿易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諸多繁雜的不確定因素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單耗。下面將從款式結構、面料、排版、合同訂單量、工藝生產等方面因素著手,展開分析,探討在這些因素影響下的單耗變化關系。
1.1款式、結構因素對單耗的影響通常將單排扣、平駁頭西服和卷腳口西褲套裝作為常規款式,其套裝的單耗變化因素主要表現為西服的變化。(1)款式因素:雙排扣(寬搭門)西服,常常與戧駁頭匹配,其駁頭對單耗的影響較小,而搭門寬、掛面造型對面料耗用的影響比較大,單開祺上裝與雙開祺相比單耗影響較小,而雙開祺與衣身結構相連,其單耗值不能用增加面積量來計算,而是要實際的排版確定或在常規款的單耗基礎上增加一定的量。(2)版型因素:西服對單耗的影響還表現在衣片的結構的分割設計上,四片身與六片身結構分割形式不同,同一尺寸不同分割的版型,開身越多、曲度越大的裁片,橫向占用的面積越大,排料利用率越低,單耗值相對增大1.5%參照值。西褲、馬甲及西服裙在款型變化上相對穩定,單耗變化因素很小,只有西褲在翻腳口情況下,褲長單耗變化較大,一般情況下在其常規西褲單耗基礎上加增折量寬的2倍量。(3)常規款增加部件時對單耗的影響:西服類產品在常規款式的基礎上增加一定面積的部件時,如西服加貼袋,西褲加兜蓋或馬甲設有駁領等。增加部分用料面積小于0.01m2,單耗可忽略不計。增加部分用料面積大于0.01m2,一般采用公式為:標準單耗值+增加部分用料面積÷標準幅寬×(1+10%)=總單耗用料
1.2面料因素對單耗的影響
1.2.1面料紋案對單耗影響面料紋案是影響西服套裝單耗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紋案在排料、裁剪、工藝處理上有不同的要求。面料從花色上可分為素色、條紋、格子、花紋等,不同面料紋案對單耗的影響各不相同,見表1。
1.2.2面料質感對單耗的影響面料加工工藝的不同呈現的表面質感也不同,有布紋明顯的,反方向的感光色差大的,倒順毛等。根據工藝技術要求以單耗而論,相同規格的西服套裝以平色面料的用料最少,對反方向感光色差大、布紋明顯或起絨織物等面料西服成衣光感和方向感要求一致時,應在單耗標準基礎上加10%參照值。
1.2.3面料縮率對單耗的影響西服面料預縮是指面料遇熱、遇濕等發生的長度縮短的現象,西服生產加工前要對面料的干燙預縮、濕燙預縮、浸水預縮等指標進行測定。干燙預縮主要表現在西服的粘合襯貼服環節,濕燙預縮常用于劈縫熨燙和整形熨燙環節,毛、化纖材料的西服面料一般況下不進行浸水預縮,浸水預縮主要是指加工前的預縮和成衣后的水磨等工藝過程。實驗表明不同性能的面料在不同預縮方式下預縮率發生根本性變化。
1.2.4不同幅寬面料對單耗的影響面料幅寬決定單耗量,西服套裝所用的毛、化纖及混紡織物的幅寬各不相同,在單耗的制定過程中不能全面羅列,本課題以1.47m面料幅寬作為標準幅寬進行單耗的核定,再將不同面料幅寬單耗進行換算。
1.2.5不同面料匹長對單耗的影響面料匹長越長排料時出現的零布頭損耗越少,一匹面料因材質、厚度不同長度也不同,在同一板長的排料情況下,匹長與匹短的面料零布頭損耗相差3%-5%,可見每匹面料長短與排料損耗有直接的關系。
1.2.6特殊面料對單耗的影響對于伸縮性較大、復合面料及涂層面料或因邊略有不齊的面料,為了防止裁片的不完整性或因布邊太厚而造成裁片不準確現象,對于這些特殊面料的處理要比一般面料排料圖的寬度比布幅多進2~5cm左右,端頭布邊多進1cm左右。(以西服套裝排版兩套版長6.08m計算)其單耗損耗率比一般面料高出大約3%。
1.3排版、鋪料因素對單耗的影響排版是服裝生產的重要環節,如排版方法、排版方向、鋪料方式、套排件數、鋪料長度及裁床數等因素直接影響排料效果和單耗量。提高排料利用率是減少單耗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的主要手段之一。(1)排版方向分定向排版、雙向排版、任向排版。(2)鋪料方式對單耗的影響。(3)套排件數和鋪料長度的確定對單耗的影響。
1.4合同配碼和批量對單耗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合同中配碼小單用量就少,配碼較大單用量就多。而一個合同的批量越小耗材越大。在西裝套裝加工貿易合同中,如果大碼(大于平均碼尺寸)的數量超過50%或批量小于500件,要在相應單耗標準基礎上加10%耗材量。
1.5工藝生產因素對單耗的影響西服類產品根據工藝精細程度分為毛裁和精裁,高檔的西服加工生產工藝比較復雜,排版時往往采取毛裁手段,如對條、格面料及面料、襯布的縮率不穩定等情況下,在縫制過程中需要完成二次裁剪過程,工藝損耗增加的同時其單耗值相比之下增加9%左右(參考值)。不同的工序對用料單耗的影響有:裁剪、縫制、整理、預縮損耗、驗布、換片等。(1)裁剪包括面料預縮、驗布、排料、劃樣、剪裁、驗片、換片。(2)縫制損耗包括凈裁、縫制等。該部分損耗主要為刀口損耗。(3)整理損耗包括水洗、檢驗、熨燙定型、包裝。該部分主要為遇水、遇熱縮率損耗。(4)預縮損耗主要表現在卷繞張力,平推后自然回縮(不計入單耗損耗),損耗決定于面料的原料、組織,熨燙方式及設定的溫度、時間與壓力,主要為張力回縮損耗。(5)驗布損耗包括面料破損、污點、色差、疵點、緯斜等,損耗決定于面料的質量。由于面料質量產生的損耗,根據工藝損耗的定義,該部分不計入工藝損耗。目前,大部分服裝企業布料損耗率可控制在3%左右(除排版碎布損耗外),其中,僅斷耗率就占了1%~2%。殘疵產品的損耗包括由于布料中殘疵品而出現的廢衣片部分和成衣生產過程中各工序因操作、技術等原因產生的殘疵品損耗,如規格不符的衣片、熨燙時燙壞的衣片等,加工貿易中不計入單耗中。
2西服類產品單耗核定
本單耗研究是在加工貿易企業正常生產加工條件下,加工單位數量(套)常規款式男、女西服套裝所耗用標準幅寬機織面料的長度(m)。其單耗包括凈耗、工藝損耗。本課題對已實施的常規西服、西褲、馬甲、西服裙單品的單耗標準不做為主要研究的方向,只對西服組合套裝單耗作為主要目標加以探討。
2.1西服套裝亞碼、歐碼(平均碼)主要部位尺寸設定(成品編碼:6203110000、6203120090、6203199021、6204110000、6204130010、6204199011)根據企業生產的實際經驗和合同中對號型比例的常規分配,本課題選取毛及化學纖維機織物的西服類產品作為研究對象,在制定單耗標準數值時結合其他影響單耗因素進行調整,選用的主要部位尺寸見表2。
2.2毛制及化學纖維制機織西服類套裝原料商品編碼適用于5407、5408、5512、5513、5514、5515、5516品目項下除54071010、54071020、54072000、54073000、54074100、54081000、55121100、55121900、55122100、55122900、55129100、55129900、55131110、55131120、55131210、55131220、55131310、55131310、55134100、55141110、55141210、55141911、55151100、5515110034、55151900、55151900、55152900、55152900、55159900、55159900、55164100、55164200、55164400、55169100、55169200、55169400以外的全部8位碼為原料生產的西服套裝。
2.3西服類單耗核定值本課題單耗的核定研究,僅以毛制及化學纖維制機織西服類套裝單耗為主,不涉及絲制、棉制、麻制為原料的西服類型,海關在監管過程中可以參考其單耗值對企業單耗進行把控。研究以多數企業現有的設備條件為依據,符合行業有關標準的規定,根據GB/T2665—2009《女西服》、GB/T2664—2009《男西服、大衣》、GB/T2666—2009《西褲》、GB/T14304—2008《毛呢套裝規格》等國家標準以及相關資料確定毛制及化學纖維制機織西服類套裝的常規款式和亞碼、歐碼的基本規格,以常規1.47m面料幅寬為主,在經過精細排料計算單耗的同時,根據織物特性以及企業技術水平的差異等綜合因素適當調整了單耗值,最終確定加工貿易單耗的參考值(見表3)。
3結語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研究探討,希望能為科學、合理地制定西服類加工貿易單耗標準提供理論基礎;對規范企業申報行為和海關核銷工作提供操作性的理論依據,對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擴大出口提供參考數據;由于缺乏經驗,有些內容尚須在實踐中驗證。
作者:鄧鵬舉 徐磊 單位:遼寧輕工職業學院 大連市標準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