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公共事業管理就業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社會需求
就我國現在社會的發展而言,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社會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1.政府事業單位政府是公共事業管理的主要單位,最初設置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目的就是為政府培養出更多的公共事業管理人才。但是,實際數據表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只有極少數報考了公務員,有些省份甚至都沒有設置符合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公務員崗位。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開始報考公務員,但是總體的錄取比例卻在下降,這些數據表明,雖然該專業的畢業生比較傾向于考公務員,但是實際錄取的人數卻并不讓人樂觀。這就表明公務員對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需求解決不了該專業就業難的問題。
2.企業對公共事業管理人才需求第二旺盛的就是企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設置的一個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管理型人才,所以這也就說明了其畢業生在以后就業可能會集中在企業。公共事業管理的學生應該進入具有公共事業的性質的企業才算實現專業對口,但是我國的民間組織和一些非營利性的機構還不完善,導致該專業學生就業選擇的余地較少。不少企業招聘的主要方向是銷售和企業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很少招收公共事業管理的學生。不少畢業生在擇業方面都從事了銷售工作、財務工作,這就出現了嚴重的專業不對口的狀況。
3.高校研究工作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報考研究生,我國的研究生人數近年來達到了歷史新高。此外,研究生人數的錄取比例要遠遠高于公務員的錄取人數,所以更多的公共事業管理人才開始選擇報考研究生。但是,報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研究生人數卻不多,更多的畢業生為了以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往往會選擇跨專業考研,但是卻缺乏了其在專業課上的優勢,導致錄取率有所下降。
4.自主創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還有一個選擇就是自主創業,國家也大力提倡自主創業且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自主創業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因為其所學的專業知識不僅涉及到管理知識還涉及到財務知識等創業所必須的知識。自主創業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剛剛走出學校的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往往具有一定的風險,雖然國家對自主創業所要求的門檻較低,對其沒有嚴格的限制。
二、為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建議
1.國家要推動公共事業實現社會化
國家推動公共管理事業實現社會化是為公共事業管理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為此,國家應該積極促使公共事業實現多元化,讓公共事業管理實現社會化,即通過多方融資來讓全社會辦一些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現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的機構都比較傾向于多元化的管理,這樣有助于實現事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投資方式的多樣化,從而不斷增強公共事業的自我補償能力,積極調動社會更方面投身于公共事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公共管理事業的發展。同時,就業崗位也會有所增加,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有機會參與到公共事業管理當中。
2.高校應該加強對畢業生的指導工作
高校在為歷屆畢業生作指導時,應該做好以下內容:首先需要開設就業指導課程,這是為就業指導提供基礎;其次,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專家來為學生作就業指導;再者,學校可以聯系一些用人單位,為學生的實習創造機會;最后,可以開展一些招聘會,為學生擇業提供機會。需要注意的是,學校在一開始就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擇業觀,讓學生明確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3.不斷轉變學生就業觀念
引導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需要引導學生先就業,再擇業,先生存,再發展。在傳統的就業觀里,往往是終身都留在一個單位,這是由過去計劃經濟的影響導致的。但是,社會在不斷發展,學生必須明確職業是可以不斷變化的,就業的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現在部分的公共事業管理的學生往往都比較傾向于公務員,導致其一味的等待機會或者是參與公務員應聘,卻忽視了許多的招聘會和洽談會,但是失去就業機會。現在許多公司都強調就業經驗,但是大學生往往缺乏經驗,這就需要大學生先就業。首先應該選取一個符合本專業的工作,獲得一定的收入,在工作中不斷檢驗自己所學習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經驗,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大學生在開始的擇業時,不應該過度重視薪酬,這樣往往會導致得不償失。
4.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十七大報告中,關于就業,主席提出了要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自主創業一次次被中國大眾所關注,卻始終未成氣候的原因是學生被動就業觀念強,主動創業精神差。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自主創業非常普遍,比如美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就高達20-23%。而在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相對偏低,比重還不到1%。鼓勵學生自主創業一方面可以增強大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創業成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現代大學生創業,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獲取財富,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作為社會人應該承擔的責任。現在有不少的自主創業的學生,比如2006年畢業的兩位學生回到家鄉,一位學生開辦了汽車美容店,另一位則創辦了家教中心。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在他們事業發展和擴大的過程中,還為2007年畢業的師弟師妹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但是,他們反映,關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貸款、資質申請、稅收等優惠政策在當地沒有闊時,事業啟動之初困難重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關于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和提供政策、輿論平臺的作用不可小視。近年來,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全國各地也都推出了相應的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的落實情況不理想,尤其是在經營領域、融資渠道和稅收優惠等關鍵問題上,雷聲大,雨點小。
5.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課程設置問題。強化課程改革,特別是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調整,是提高大學生就業成功的核心。本專業的畢業學生實際上是個萬金油,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行政學、公文寫作等等知識很多停留在理論學習解段,理論與實踐相差甚遠,動手能力極差。所以要想改變這種局面,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改革教學環節,突出實踐性、操作性,進一步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加大實訓實習力度:具體的辦法是,首先增加實踐課內容校應積極聯系實踐單位,推薦學生去實踐單位參與具體工作,推動學生發展。其次加強學生動手能力。以建設電子政務實驗室為中心,加強公共事業管理實踐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中增強高校為政府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充分利用實驗四的機會,夯實學生的辦公室內部動手能力。比如日常辦公設備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等。第三,正對學生特點分模塊上課,在四年級時應針對學生自己選擇的結果劃分模塊。大學生畢業生就業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我們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全面的應對策略。所以解決就業問題不是應該簡單的過程,需要政府、社會、學校、用人單位、學生多方齊動。
作者:嚴正單位:淮陰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