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視野下經濟貿易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國際貿易中一種新興的交易方式。特別是從最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傳統的國際貿易交易方式已經在全球實體金融危機中呈現出了萎縮和消退的趨勢,并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圍內存在著被電子商務逐步取代的境遇。可以說,在當前形勢下的國際經濟貿易中,電子商務已經呈現出了許多比傳統的貿易更為明顯的優勢。
1.有助于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與傳統的企業國際貿易的方式相比,在電子商務環境中的企業交易活動對于貿易中介的需求并不是硬性的。企業之間的信息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實時地傳遞到商業伙伴中,并有效地減少了重要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丟失和失真,使企業的信息通信成本大為降低。同時,電子商務可以降低企業在獲取商業資訊方面的投入成本。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基礎靠的就是互聯網的不斷進步,而互聯網在發展的過程中又能為企業提供更便利的信息溝通手段,并且使企業能夠付出較低的成本實現廣告宣傳,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此外,由于電子支付手段的飛速發展,給企業的交易方式也出現了深刻變化,不僅使交易的條件變得更加容易,也使交易時間大大縮小。
2.使企業的經營效率大為提高在信息網絡環境下,企業的員工可以借助互聯網和電子化的企業管理系統,搜索并獲取所需要的各類資源,從而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同時,在公司的市場分析或財務分析等工作之中,計算機和互聯網絡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計算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從而企業的管理者便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實現信息查看和管理,進而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此外,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企業的各項業務報表、單據憑證等都以電子化的形式存在和傳播,從而使企業于企業之間能夠在網上對各種單據進行實時傳遞和處理,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
3.促進企業活動更加人性化發展電子商務的一個最為特別的特點便是其工作環境和工作時間。在電子商務中,企業的各項活動更加具有有人性化的特點,并且與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相比,電子商務并不強制地要求員工按時到達公司,每天在固定場所開展工作。相反,企業員工即可以24小時在家開展工作,也可以在戶外各種活動和場所中開展業務,而這些都是傳統的實體經濟所無法實現的。所以說,電子商務促進了企業活動走向了人性化,對于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激勵機制都是一種全新的碰撞。
二、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遇到的一些問題
1.信息安全機制有待完善經營方式的虛擬化是電子商務的一大特色,這就意味著企業之間在進行經營活動和交易活動的過程中,存在著彼此違約的可能性。同時,這種可能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中要比實體經濟領域大得多,由于電子商務的虛擬性,使得交易雙方對于彼此的信用情況難以全面掌握,由此一些企業甚至捏造虛假商業信息,或者產品信息,從而造成了商業詐騙等現象的出現,這種由于信息安全機制不健全所導致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對電子商務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此外,由于信息安全機制的不健全,導致了企業的重要財務信息存在著被竊取和丟失的潛在危險:一是面臨著互聯網中黑客的網絡攻擊,由此企業給企業的保密工作和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二是交易的雙方在運用網絡銀行開展商務活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風險和人為操作風險,使交易過程容易遭遇信息丟失和帳號被盜等危險。
2.企業的管理制度相對落后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來看,我國有外貿業務的企業大約有80%以上都是以初加工為主,在企業的經營方式上也較為單一,往往采取粗狂式的經營模式。因此,這就必然造程了當前許多企業盡管走出了國門,但卻由于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而接連發展受挫,對于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中取得一席之地就更加困難了。此外,由于企業的管理理念缺乏創新性,管理程序和步驟也缺乏科學性,由此導致了許多企業在運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時,各項業務往往舉步維艱,更不用說借助完善的、嚴格的制度來實現對人和物品的管理了。
3.相關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相比,我國在電子商務方面的立法步伐顯得十分緩慢,有些領域或者環節中甚至還是一片空白的狀態。而一個市場經濟能否健康正常地運行,其關鍵就在于要依靠法律、法規對經濟行為的制約和監督。由此可知,我國應當加快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立法,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各行業的企業和消費者創建一個安定有序的商務環境。
4.電子商務專業型人才較為匱乏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給相應的人才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然而,盡管最近幾年各個行業對于高素質的人才需求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但與這一現實相不匹配的確實,目前我國高校基于當前培養模式所培養出的大學生卻很難與現實的需求相適應。許多從大學校園走出來的大學生,在其自身專業知識方面僅僅是掌握了一些皮毛的理論知識,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對專業知識的應用也往往是一知半解,難以熟練運用,特別是動手能力方面則更加地差。在電子商務領域,則恰恰需要的是動手能力較強的人才,不需要了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相關理論,還要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而在當前實際中,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卻有很大的需求缺口,對我國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質量和效率產生了很大的制約作用。
三、運用電子商務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策略
當前,作為經濟全球化與計算機等科技發展的產物,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現代經濟社會所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在其中發揮出了越來越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電子商務與傳統的貿易活動進行并駕齊驅地發展,即是大勢所趨,也是事物發展之必然規律。然而,正如本文所提到的,我國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給企業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因此,要針對針對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努力探索運用電子商務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對策,切實幫助我國企業實現更好地發展,使我國的經濟更上一個臺階。
1.營造電子商務環境,統籌規劃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政府應該在日常生活的每個地方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政府應該大力推進電子政務的發展水平,為企業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提供模板。除此之外,我國相關部門也要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宏觀政策,從而以有效地形式鼓勵和保障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符合胡主席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也符合溫總理提倡的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方式,因此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大力提倡電子商務是我國政府應該要做的事情。
2.大力培養電子商務專業型人才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證明,任何事物的誕生和發展都是需要依靠人作為根本的力量源泉是實現的。當今,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這些歸根結底都是要落到了人才的競爭之上。作為新興領域的電子商務,在促進我國企業實現國際化發展、提高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要實現電子商務的重要作用,必然是需要堅實的人才去作為支撐的,但目前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缺乏卻已成為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因此,我國的政府和教育部門必須從現實形勢出發,改變目前高校培養人才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現象,提倡高校培養動手能力強、國際貿易理論扎實的復合型人才;鼓勵企業與高校之間建立合作協議,由企業為學校培養學生方面獻言獻策。
3.充分認識電子商務的重要性,改革企業管理我國企業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就積極地參與到了國際貿易之中,但是絕大部分企業僅僅是跨國集團的加工廠,完全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企業處于整個產業鏈的最底端,在經營理念方面對電子商務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企業必須學會掌握最新的經營理念,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社會對企業帶來的沖擊,將電子商務運用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管理中來,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活力。
4.完善相關立法,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的健康開展根本上取決于法律制度的約束和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因此,要不斷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的立法,并將電子商務的特點考慮進來,要清晰的認識到電子商務領域的立法有其獨特的適用環境,同時還要考慮到電子商務涉及的面十分廣泛這一特點,組織多個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一起探討和交流后,并進行群眾意見征集后,最終制定出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法律手段為我國企業借助電子商務開展國際經濟貿易活動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企業自身還應當不斷加大在基礎設施當面的投入,自覺地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這就要求,企業不僅要及時更新管理理念,引入先進的管理機制和信息化管理設備,還應當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只有在企業內部管理與工作過程中按照信息化的要求進行改革,才能在參與世界范圍內電子商務競爭中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取得勝利。
作者:耿思堯單位:渤海大學經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