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SPOC運行計量經濟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MOOC作為教學改革的一種新手段高度融合了信息技術與教育資源,以其特有的組織和傳播方式受到了學習者的歡迎。如何利用互聯網服務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是我們研究的一個新方向。但是大規模、純粹線上MOOC課程運行,存在“放羊式、管理松散、課程要求下降”等諸多的弊端。為此,在結合多年計量經濟學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基于MOOC平臺,圍繞“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關鍵環節,針對本校學生開設spoc班,實施課堂翻轉。對MOOC平臺揚長避短,既緩解傳統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課時不夠、課程難學”的問題,同時又通過“SPOC教學與課堂翻轉”,保留傳統教學“線下見面、課堂討論”情懷和溫度,提升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課程;SPOC運行;課堂翻轉
一、前言
慕課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發展勢不可擋,給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慕課以興趣為導向,不論在何時何地,只要你想學習,都可以在線學習。然而,慕課沖擊著現代的高等教育模式,不僅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對學生的自覺性、學習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的MOOC運行效率堪憂,大多MOOC實際的完成率不超過10%。畢竟,人是社會化的動物,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學習行為也需要得到社會同伴的約束和認同,網上的學習雖然方便且大多免費,可是由于各種行為因素影響,MOOC運行沒有預期那么完美,亟待吸納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做法[1-6]。隨著MOOC運行弊端的顯現,小規模私有在線課程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應運而生。SPOC在MOOC基礎上,由線下本校教師或教學團隊,對線上MOOC內容進行再造。SPOC分為同步SPOC和異步SPOC兩種。同步SPOC可以根據已經的MOOC內容,教師針對本校學生學情進行教學內容選擇,去除不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內容,增加需要補充學習的內容。而異步SPOC則更為自由,完全由本校教學團隊來控制學習內容時間,甚至可以對原有教學視頻等內容進行修改[7-13]。那么,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是否存在實施SPOC的必要?SPOC運行能否有助于解決課程窘境?如果能,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相應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課程考核又應作出何種創新與改革?[14-17]
二、SPOC教學與翻轉課堂的必要性
《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復雜且理論性又強,涉及到的計量經濟模型和方法也較為抽象,短時間內初學者難以理解和掌握。再加上財經類高校學生的數理基礎相對薄弱,在較少的課時(一般為48課時)內,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導致部分學生剛接觸時就產生了厭倦情緒[18]。
(一)傳統計量經濟學上課的窘境《計量經濟學》作為教育部確定的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專業八門共同核心課程之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對學生財經素養培育和經濟分析能力訓練大有幫助。但是,現實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問題如下:①教學手段方法不得體(重理論、輕應用;重方法、輕能力)。②教學內容不適時(前沿知識內容偏少,缺乏案例教學內容)。③考核方式不科學(輕視課堂討論與課程論文的考核)。
(二)計量經濟學“章節繁多、內容豐富”特征目前,計量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等一起成為我國經濟管理類學生的重要課程,該課程主要以經濟理論為導向建立計量經濟模型,既要求學生學好基本理論知識,又要求熟練運用計量經濟模型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從章節看,至少包括6章。最核心的章節包括:線性回歸分析(一元、多元)、模型診斷與修正(異方差、序列相關、多重共線性問題)、特殊變臉問題和聯立方程等,本課程主要介紹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重要模型估計。從學科基礎看,是經濟學、統計學、數學三門課程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以西方經濟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等為先修課程,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應用看,除經典部分外還包括面板、二元選擇模型、聯立方程等等,即非經典部分。而前面線性回歸與模型拓展屬于經典計量部分,僅僅講述了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于應用的模型大多屬于非經典范疇。正因為計量經濟學“章節繁多、內容豐富”特征,大大提升了課程學習難度。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經濟計量分析能力,已成為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此時,SPOC運行與課堂翻轉教學可謂“恰如其分”的出現。
三、SPOC教學與課堂翻轉創新與改革
基于計量經濟學MOOC平臺,課程組綜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慎重決定推行課堂翻轉與SPOC教學,經過2年4學期的運行,取得了較好的預期效果。具體創新與改革舉措如下:
(一)基于MOOC平臺,開設小班教學針對大規模、純粹線上MOOC課程運行的不足,對癥下藥的辦法就是推行小班教學。通過小班教學,將“教師-學生”置于一個有溫度、有熱情而又氛圍輕松、便于交流、愿意交流的小空間,一改傳統教學“放羊式、管理松散”的弊端。配以多媒體、活動教室等現代化手段,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主動交流、積極發言[19-21]。另一方面,基于MOOC平臺,學生可以完成課前的視頻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課程的基本知識,將節省的寶貴時間用于重點難點的處理,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難教-學生難學”“課程要求下降”等諸多的弊端[1-6]。
(二)針對課程預期目標,更新課程內容在傳統計量知識基礎上,創新推出《計量專題18講》,9類模型對應9個專題,分18講闡述。該部分內容針對性強、應用面廣,屬非經典計量部分。專題經過精心設計、嚴格挑選。專題所選案例覆蓋經濟管理中的9個綜合性問題,包括虛擬變量模型(工資待遇與性別、學歷的關系問題)、二元選擇模型(購車選擇問題)、線性約束檢驗(貨幣幻覺效應問題)、鄒氏轉折點檢驗(儲蓄與投資問題)、聯立方程模型(金融與經濟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滯后分布模型(發電量的投產收益問題)、面板模型估計(消費支出的地區差異性問題)等等。案例講述分為案例背景介紹、案例分析、計量模型構建、模型估計檢驗以及模型結果解讀等。模型求解均使用Eviews、STATA專業計量軟件。專題具體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創新“課堂翻轉”模式———關注課前課中課后1.課前———知識傳遞翻轉課堂教學成功的前提,就是順利完成知識傳遞。課前知識傳遞,必須系統梳理知識點,據此制作高質量的視頻,再通過嚴密的周計劃穩步推行。具體包括如下環節:知識梳理、視頻學習、周計劃安排、任務書設定等關鍵環節。課前設計要求達成如下目標:精心設計翻轉課堂教學周計劃,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定期課程視頻,引導學生線上學習;提供教學任務書,幫助學生了解關注點。2.課中———知識內化翻轉課堂教學的主旨和關鍵,就是有效開展知識內化。課中知識內化,旨在針對課程重點難點、學習中的困惑,進行啟發式討論和課堂答疑,濃厚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主要包括如下環節:線下討論、當面答疑環節。課中指導必須達成如下目標:在線提問,相互交流,提高學習熱情;收集、整理學習問題,用于線下答疑。3.課后———知識拓展翻轉課堂教學后續質量保障,就是有效推行知識拓展。課后知識拓展,旨在查遺補漏,考核學習效果,再通過案例拓展進行知識拓展,最終保障翻轉課堂推行質量。主要包括如下環節:查遺補漏、知識拓展、成績評價環節。課后鞏固要求完成如下目標:完成實驗報告,加強實踐操作性;分析綜合案例,鞏固提升推廣應用。具體如圖2所示。
(四)針對MOOC運行不足,通過SPOC加大線下討論———突破重點難點正因為課程“章節繁多、內容豐富”,因此課程的重點多、難點難。為處理好重點,必須系統梳理課程內容,并依據學生學習規律、學時安排,任務書,將重點合理分配到恰當的學習任務時點。并通過網上課堂討論、教師答疑、綜合研討等討論環節,鼓勵學生針對重點問題,進行自我檢查、相互討論、相互回復,加深對重點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針對難點問題,需要集中討論和線下面對面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困惑所在,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一步步將其引導問題關鍵點,力求幫助學生與教師思維同步,產生共鳴。核心關鍵環節如下:①任務書———總結并公布難點;②線上互動交流———加大難點問題討論與醞釀;③線下課堂討論———了解難點關鍵所在,消除學習障礙,解決難點問題。具體重點難點分布如圖3所示。(五)以產出為導向,改革考核方式———尊重學生“網絡原住民”特性1.課程考核改革理念SPOC運行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旨在發揮在線課程的資源共享、可重復再現、時空彈性大的優勢。同時,通過課堂翻轉又保留小規模、小范圍傳統課堂運行的特質,因此傳統教學師生互動、面對面有溫度的交流等優點依舊保留。因此SPOC課程運行與課堂翻轉考核必須秉持以下原則,或者說遵循如下辦法。第一,注重過程參與———課前視頻學習、課中交流討論、課后案例練習三個環節必須全程監控、全部兼顧,兼顧各個環節學生參與頻率、完成數量、完成質量等。第二,線上線下相結合———從線上視頻學習、線上資源利用、線上互問互答、線上交流討論等考核線上學習情況;從課堂討論、現場答疑、主題匯報等考核線下學習情況。第三,以學生為中心———尊重鼓勵當下學生“網絡原住民”特性,發揮SPOC課程運行的特質,尤其加大視頻學習、富文本運用、線上討論、資源共享等“網絡、線上”等考核指標的權重,讓學生的“網絡新生代”特性獲得充分尊重。2.成績評定方式第一,平時成績占60%。包括視頻學習、在線答疑、課堂討論、實驗報告、課后練習五部分,各12分,以覆蓋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視頻學習———視頻學習的時長、頻率、進度以及視頻中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在線答疑———在線答疑的參與度、活躍指數、所提問題的深度、廣度。課堂討論———學生到課率、出勤率,以及問題整理的數量、質量、積極性。實驗報告———完成實驗報告的質量、提交次數、提交及時性。課后練習———對富文本學習的次數、頻率,課后交流反饋情況。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實驗課要求人人過關、現場演示、課堂消化、當場提交第二,大作業成績占40%。大作業主要包括如下環節:論文選題、模型構建、數據分析、論文撰寫。要求學生能夠較好完成選題、收據整理數據、估計參數、模型檢驗和修正違反基本假設問題、應用模型解釋社會經濟問題。大作業成績按優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個等級計分。大作業提交3個文檔:大作業的word電子版(另加一份紙質版)、EXCEL數據、Eviews數據等,以統一文件夾命名:班號+學號+論文題目。
四、總結與展望
隨著慕課、翻轉課堂、可汗學院、SPOC等一批新鮮元素出現,伴隨現代化教育手段和在線共享資源的運用,教學窘境逐步破解、教學模式逐步完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同樣,正是由于MOOC平臺的搭建、SPOC運行以及翻轉課堂的實施,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與改革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找到了解決傳統教學困境的方案思路以MOOC視頻學習、小班化教學為基礎,推行SPOC運行與課堂翻轉,為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窘境提出了可行的解決的思路。2.立項了MOOC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以MOOC教學模式探討和路徑設計為契機,通過MOOC建設,推動《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范式、教學手段等一系列的改革,并進一步支撐了《計量經濟學》MOOC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立項。3.完善實施了SPOC教學與“課堂翻轉”教學模式通過課堂翻轉實施周計劃的周密設計與,按照“課前視頻學習—課中討論答疑—課后上機案例”流程,摸索并完善了有助于“課程教學質量提升與經濟計量人才培養”的SPOC教學與“課堂翻轉”教學模式。
作者:萬建香 封福育 齊亞偉 萬春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