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居民消費趨勢及發展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我國連續實行擴大內需的政策,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經濟新常態九大趨勢性變化,明確指出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將成主流,必須采取有力舉措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2016年以來,我市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以“促消費、保供應、穩物價、惠民生”為主線,全面落實國家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宏觀調控政策,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我市消費品市場穩定發展。
一、我市當前消費市場基本情況
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我市消費市場仍延續了平穩發展態勢,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突出。具體表現為:
1.消費品市場增速平穩。2016年以來,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著力開拓城鄉消費品市場,努力培育消費熱點,擴大消費需求,全市消費市場呈現平穩增長態勢。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7億元,同比增長7.5%。
2.城鄉市場消費共同升溫。隨著城鄉市場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商業網點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城鄉消費逐漸步入穩步發展階段。在國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超對接”等各項惠農政策有力的支撐下,我市農村消費品市場得到了較快發展。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8.5億元,同比增長8.5%,增幅高于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個百分點,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8.2%。
3.批發零售業引領市場繁榮發展。批發和零售業對啟動市場、促進需求、推動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我市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力支撐了我市消費品市場的繁榮發展。我市企業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營能力,改善經營環境,使企業發展實現了新的飛躍。據統計,6月份,全市批發業銷售額實現337.6億元,同比增長9.3%。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29.1億元,同比增長9.8%。
4.住宿餐飲業增勢強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提升,我市住宿餐飲業呈現出快速健康良好的發展態勢。6月份,全市住宿業實現營業收入14617萬元,同比增長4.3%;餐飲業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長11%。
5.汽車、住房等傳統消費熱點增速緩中趨穩。二季度限上汽車零售額3.2億,同比增長4.4%;我市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65.7%,6月當月商品房銷售面積9.8萬平,比5月當月增加6.5萬平。銷售額同比下降64.6%,6月當月完成銷售額3.5億元,比5月當月增加1.3億元。
6.電子商務等新型消費方式快速發展。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13.5萬億元,我市淘寶、阿里巴巴等網銷商4000余家,預計隨著經濟環境、居民收入等不斷改善,電子商務等新型消費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7.市場物價穩中有降,消費結構實現飛躍,消費熱點頻現。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1.9%,漲幅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熱點閃動。社會消費品結構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轉變,消費質量日益提高。目前,我市居民生存性消費需求基本滿足,消費者更加注重綠色安全消費;高收入消費群體則開始注重社交需求,能夠帶來身份象征、身心愉悅的高端品質消費將逐漸擴大。大潤發超市,綠中海、三星生態農業等融合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多種消費元素,更能夠帶來精神愉悅和文化享受,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健康服務業的市場潛力巨大;老齡化社會到來,將會拉動醫療器械、健康護理、養生保健等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增長。
綜上所述,我市傳統型消費正在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型,消費結構向多層次、多樣化轉型;消費內容向發展型、享受型轉型;消費方式向數字化、網絡化轉型;消費理念向低碳化、可持續化轉型。
二、發展建議
1.充分發掘農村消費品市場。以小城鎮建設為依托開拓農村消費品市場,鼓勵各類投資主體投資農村商業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發展貼近和方便居民生活的便利店和中小型綜合超市。支持大中型流通企業向小城鎮延伸經營網絡,解決農民消費不方便、不安全、不經濟的問題,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減少流通環節損耗,帶動農村流通業的發展,推動農村消費的快速增長。借力城鄉一體化建設,適應消費需求發展趨勢,加快新農村建設,鼓勵引導農民群眾加快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力促農村消費有特色、上檔次、添活力。
2.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拉動消費的根本動力在于收入。因此,要繼續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保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政府要創造良好的政策和投資環境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做到老百姓收入提高和經濟增長同步,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民和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只有在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居民的消費潛力才有條件釋放出來。
3.優化消費環境,為擴大消費需求創造條件。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完善農村流通設施和流通體系,打通“最后一公里”,為拓展農村消費打好根基。加大反壟斷和不正當市場行為的打擊力度,著力規范市場秩序打造服務高效便捷的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和消費網絡。加強人才培育,加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消費市場。
作者:孫苗苗 單位:海城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