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居民消費結構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改革開放的進行,促使我國的經濟變得發達,人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我國人民的消費需求開始變得多種多樣。居民的消費已經不再受到過去供給數量和種類的限制,變成了以居民自己的需求為準。文章將介紹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現狀,探討城鎮居民的消費需求受哪些指標的影響,最后提出一些與優化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有關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優化
1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現狀
恩格爾系數,表示的是一個家庭購買食物的花費占家庭總花銷的百分比[1]。當家庭總消費一定的時候,恩格爾系數與購買食物的花銷所占比例成正比。也就是說,恩格爾系數越大,這個家庭在基本需求上花費的越多,家庭狀況越貧困;反之,則說明這個家庭只需要很小一部分投入就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家庭狀況越富裕。恩格爾系數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是貧困還是富裕。在2015年的國家經濟調查報告中,揭示了我國恩格爾系數已經低于40%,達到了“富裕”的標準。
改革開放讓我國居民早已經不在溫飽線上掙扎,開始越來越多地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恩格爾系數的降低,說明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花在食品和衣裝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小。如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方面的消費來說,1992年這三項消費在家庭總消費中占據的比例是19.9%,而到了2012年,這一比例已經變成了43.17%。在家庭的各項消費之中,交通通信消費已經上升到了第二位,而教育文化和娛樂消費占據了第三名的位置。這種情況說明居民正在逐漸向住房、汽車、旅游、休閑等方面加大消費投入,給相應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通過優化居民的消費結構,能夠對城鎮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說明了居民需要什么,說明了企業應該生產什么產品。與過去相比,城鎮居民的需求從食物、基本生活用品、常用家用電器等方面轉變到電腦、空調、汽車等高科技產品,還有旅游、保健等方面。群眾對于服務業的需求有了明顯提高。這種消費習慣的改變,必將導致資金從沒落的產業流向新興的產業,引起整個社會產業結構的變動。新興的服務業由于有了資金注入,能夠擴大規模,得到快速發展;而沒落的企業沒有了市場,會不斷地進行規模縮減,直到消失。這就是消費需求如何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過程。隨著居民對精神層面需求和高科技產品的需求擴大,社會的科技水平也將得到發展和促進。
2影響城鎮居民需求的因素
2.1居民收入
城鎮居民有收入才能去進行消費。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才會發生消費,才會發生消費結構的改變。據統計局調查,我國城鎮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從1985年的739.1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9109.4元[2]。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但是在城鎮居民收入提高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問題———居民收入差距巨大。從居民自身角度講,這是由于每個人的個人素質、受教育的程度、家庭條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從國家角度來講,這種問題的出現是因為收入分配政策上的不合理。
2.2居民消費環境
消費環境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居民周邊的商場、超市、店鋪等消費設施環境;另一方面包括了居民居住地政策如何,信用制度是不是健全等抽象的環境。消費的環境如何,與城鎮居民的消費習慣是密切相關的。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在市場的監管上下了很大功夫,建立了法律法規,使得居民的消費環境有了極大改善,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市場中充斥著一些欺詐、造假現象,違反交易信用原則,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市場監管不徹底,懲罰制度不完善,在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后不能進行合理補償;信貸行業沒有整體規范,各種手續混亂,居民貸款不方便,遏制了居民消費的欲望。
2.3居民消費觀念
消費觀念影響了居民消費的方式。對于同樣收入水平的居民而言,如果居民具有負債消費或者超前消費意識,他的需求就會比較高,消費水平也相對高。如果居民的負債消費或超前消費意識淡薄,那么他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水平也會相對較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部分城鎮居民都改變了自己的消費意識。城鎮是人口聚集的區域,生活設施完善,交通、醫療水平也高,城鎮居民思想開放,消費觀念也比較超前。如今,廣大人民的思想觀念已經從“能節省就節省”“吃飽穿暖就足夠了”變成了“追求精神層次的需要”。
2.4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健全,也是影響居民消費習慣的一大因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項目,可以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讓居民用在預防目的上的儲蓄可以相應減少。還有社會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項目,從增加居民的收入入手,間接增加居民消費。如果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對生活的憂慮程度增加,他們就會有不安全感,寧愿降低消費進行儲蓄,為了自己的生活做打算,抑制自己的消費需求。
3優化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措施
3.1增加居民的收入
收入增長是居民進行消費的基礎。所以,增加居民的收入,是促進居民進行消費的根本手段。在我國目前的城鎮居民消費情況中,購房壓力太大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房價上漲得太快,導致居民工資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居民為了買房節衣縮食,削減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消費。只有城鎮居民的收入增加了,他們才有錢去選擇更多的商品,進行更多消費。為了讓居民的基本消費所占的比例降低,鼓勵居民進行更多的其他需求的消費,就必須讓居民有更多的收入,降低恩格爾系數。
3.2對民眾的消費觀念進行引導
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仍然以食品等基本消費為主[3]。教育培訓、醫療健康等方面雖有進步,但是占據的比例仍然太小。為了進一步對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優化,政府必須發揮帶頭作用。通過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保障項目,保證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才能夠方便接下來對居民消費思想的宣傳引導,方便居民消費良性結構的形成。在宣傳過程中,政府要提倡人民重視教育和健康,督促人民的消費向文化教育和保健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轉移。
3.3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完善
想要對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優化,不僅要考慮商品消費方面,更要從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方面入手。社會保障是為了讓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社會福利是為了讓居民對基本生活產生安全感。只有在上述兩項健全的基礎上,居民才能夠考慮其他方面的消費,實現消費結構的優化。居民的住房、醫療、出行、教育,都需要政府對住房制度、醫療體制、交通設施、教育情況進行改革和調整。只有居民享受的福利好了,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才能夠產生更多精神上的追求,刺激精神需求上的消費。
4結論
通過一個地區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能夠看出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消費結構合理,表示著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處于非常健康的狀況。想要對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優化,要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大正確消費觀念的宣傳、提高社會福利、完善社會保險等角度入手,讓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刺激居民的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陳波.不同收入層級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及需求變化趨勢———基于AIDS模型的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3(4):14-20.
[2]白鳳嬌.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研究[J].理論探討,2015(5):101-104.
[3]周榮蓉.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協調發展研究[J].學術界,2015(11):159-166.
作者:張英 單位:青島市黃島區隱珠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