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集體經濟積累的問題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建構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村集體經濟積累問題較為突出,不利于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和促進農村的長期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文章就村集體經濟積累過程中普遍出現的若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就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累提出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
村集體;經濟積累;問題及建議
1引言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加強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前提。當前,我國農村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和村集體經濟積累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需要引起村干部、國家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只有對影響村集體經濟積累的問題因素進行科學、理性的分析,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積累,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2當前村集體經濟積累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2.1村干部關于經濟積累的意識不強雖然我國大部分的村干部都能夠意識到經濟發展對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但是其在村集體經濟積累方面的意識仍然存在明顯的不足。例如,大部分村干部在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如何獲取更多的農村經濟投資、擴大經濟發展渠道等方面一籌莫展,加上政府對村集體經濟支持的力度不足、無法有效開發新的發展資源,大部分村干部對于本村的經濟發展沒有任何切實的辦法,甚至部分村干部較為依賴上級領導給出主意,等上級政府撥放政策補助[1]。這樣的經濟發展意識目前已成為嚴重制約村集體經濟積累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村干部在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積累上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
2.2農村經濟發展渠道不足,群眾拖欠現象嚴重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渠道較為狹窄,主要的收入渠道為上級政府支付、施工費、城建費等,部分農村條件資源較好的可以獲得林木銷售費、林地轉讓費用等,以及近年來進行新農村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等新出現的政府補助。除此之外,農村地區關于本地產業經營所得的經濟收入較少,說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渠道嚴重不足,無法滿足農村的進一步發展。此外,村民由于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意識不強,經常拖欠稅款,更加加劇了農村政府的財政負擔,使村干部無法進行經濟投資,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2.3農村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村地區一般處于山區或者交通不發達的偏遠地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農村經濟發展受到地區環境和交通條件等的制約,以及農村的確缺乏足夠的發展資源如山地、林地等,使得農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加上農村地區近年來大興水木進行新農村建設等更加加重了農村經濟發展的負擔,不但未能促進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反而使農村經濟出現下滑的局面。
3促進村集體經濟積累的相關意見
3.1強化村干部意識,提高村干部的素質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村干部關于村集體經濟積累的意識,同時要加強農村的經濟發展隊伍建設,提高村干部的經濟素質。首先,要提高農村發展經濟的能力,加強黨支書隊伍建設。經濟發展需要專業的經濟建設人才,農村的經濟發展滯后除了是由于地理缺陷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優秀的經濟建設人才[2]。因此,農村地區要搞好黨支書隊伍建設,選拔專業對口、具有良好經濟管理能力和經營能力的人才,并對這些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素質的培訓,提高其事業心、集體榮譽感和職業道德感;其次,要對村干部進行再教育管理。村干部的素質直接影響到農村的發展,政府應該加大對村干部再教育的投入力度,通過開展各種實地參觀、參加講座等活動,提高農村干部的素質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能力。
3.2拓寬經濟發展渠道,促進經濟的發展發展渠道狹窄是造成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的另一個原因,因此,要壯大村集體經濟積累的首要前提是拓寬農村經濟發展渠道,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渠道的拓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大力發展稅收產業。農村可大力發展各項稅收產業,如煙酒稅收產業等;第二,對于拖欠稅收的村民,政府可通過“以工還欠”等方式進行追回。“以工還欠”追回欠款可以有效的環節村民欠款不還的現象,還能夠合理利用村民的勞動力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一舉兩得[3];第三,盤活農村地區的規定資產能夠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部分農村擁有較為豐富的山地、林地以及閑置的房屋,通過承包、租賃等方式可以將這些固定資產轉化為村集體資產,且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四,政府政策引導招商引資,促進農村經濟多樣化發展。
4結語
綜上,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積累中出現了村干部關于經濟積累的意識不強、農村經濟發展渠道不足,群眾拖欠現象嚴重且農村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等問題,需要各農村積極強化村干部意識,提高村干部的素質,并且拓寬經濟發展渠道,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紅、劉力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新農村和諧發展[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1,02:58-60.
[2]肖紅梅.關于壯大村集體經濟積累的對策與建議[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03:72-73.
[3]吳生寬.遵義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初探[J].經濟研究導刊,2014,36:180-183+195.
作者:趙云凱 單位:貴州盤縣柏果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