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實施天保工程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可以簡稱為天保工程。有效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對實現我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某國有林地的現狀為例分析了實施天保工程的成果,又客觀分析了實施天保工程取得的普遍成效。
關鍵詞: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實例分析;成效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3大基本內涵之一。結合理論和實踐,根據林業經濟現狀,順應時展的潮流,從而促進林業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實現我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政府根據我國林業的現狀,了一系列保護天然林資源的政策。
1以某國有林地為例
該林地全部區域均為天保工程實施區,是全國最大的國有重點林區,其中有4個林業管理局、40個林業局、624個林場或林所,總經營面積1000多萬hm2(大概占全國的22%),林區總人口143萬人,其中在崗職工30多萬人。現如今,該林區林業用地面積為936萬hm2,其中有林地面積826.2萬hm2(大部分為天然林,小部分是人工林)。當下,在所屬的40個林業局和其他相關單位已經全面實施天保工程。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在該林地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森林工業體系和林區社會體系。
2實施天保工程取得的成效
2.1大大改變了林區經營理念
過去,木材生產是維系林業企業經濟發展的唯一基礎。實施天保工程,可以基本打破這一理論,大大消減了木材產量。努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于發展木材精深加工、大大增強了生態意識,使企業可以自覺保護森林。
2.2森林面積、森林蓄積和森林覆蓋率提高
實施天保工程后,木材產量大大被消減,極大地減少了森林資源的消耗量,也抑制了其他多種資源的消耗。森林資源得到了更好的保護,森林的防火、病蟲害防治工作也受到了有效的抑制,大大降低了森林火災發生率、森林過火率、病蟲害發生率。增加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大大提升了林區的質量水平,也在極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態環境。
2.3發展林區經濟
2.3.1優化林區產業結構
改變林業經營思想是優化林區產業結構的前提條件。努力加快轉產項目建設。國家林業局為鼓勵這一轉產項目的建設,積極提供了大量國家資金;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產業(主要以綠色食品和北藥開發為主);當下林區工業企業的改革力度不夠,要加大改革力度,努力調整產業布局;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走出國門,積極與國外各大森工企業進行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等方面的合作。通過優化林區產業結構,也可優化林區產業的產品結構。
2.3.2改變林區所有制結構
過去,大多數林區經濟結構較為單一,一般只有全民經濟和集體經濟2大主要的經濟形式。而在實施天保工程后,改變了林區的所有制結構,企業改革已貫徹落實到各個林區,發展了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等其他不同所有制企業。
2.3.3改變資源利用結構
過去,大多數林區的資源利用結構較為單一,只是簡單地開發利用木材資源。而實施天保工程以后,林區資源結構得到了改變,非林非木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漸漸成為了發展的核心。通過改變林區產業結構,林區經濟并沒有受到木材產量調減的影響,反而其總產值、增加值和利潤都還有著較大程度的提高。
2.4增強林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實施天保工程促進了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離不開林區廣大職工的不懈努力。林業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林業經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社會發展有了較大程度的變化,林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提高,這對林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大量的森林資源作為物質保障,需要發展接續產業來增大它的可能性,需要發展社會事業來奠定其基礎,需提高有關技術水平和相關創新能力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點。
3結語
高度重視實施天保工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使生態建設得到增強、人與自然實現和諧相處,還可以大大改善林業職工群眾的生活質量,最終促使林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們在獲得物質文明的金山銀山時,更要得到生態文明的綠水青山。對于大自然給予的綠色銀行,既要進行合理的利用,更要保持生態功能的完整。生態效益要一直處于優先地位。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起來,積極保護大自然的綠水青山,致力于營建大自然綠色家園,努力促進天保工程的深入實施,最終使林業發展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隗權,陳麗琳.宜昌市天保工程區公益林建設分析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5(6).
作者:龐冬鵬1;白雪冰2;白子紅3 單位:1.榆林市榆陽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2.榆林市榆陽區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3.榆林市榆陽區林木種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