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音樂與旅游經濟的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鄂倫春民族音樂的思想內容十分廣泛。例如民歌“贊達仁”中“有描寫民族社會生活的,有歌頌勞動的,有贊美可愛家鄉的,有表現反抗斗爭精神的,有反映愛情生活的,有揭露舊社會深重苦難等等。新民歌則是歌唱幸福的生活和對未來美好前程的向往,歌頌黨和領袖,歌唱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和四個現代化建設等等。”鄂倫春民族音樂的藝術形式豐富多彩。例如民歌“贊達仁”,就有獵歌、贊歌、情歌、苦歌、兒歌、酒歌、喜歌、敘事歌(“堅珠恩”)、歌舞(“呂日格仁”)、薩滿請神歌等等。其藝術特點是“曲調字少腔長,節奏自由,旋律高亢,悠揚跌宕,優美動聽,具有剛健粗獷的山野風味。”由此可見,鄂倫春民族音樂的民族文化價值之深厚,是不爭的事實。
一、鄂倫春民族音樂的旅游經濟價值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倫春民族音樂的旅游經濟價值也是十分豐厚,不可低估的。鄂倫春民族音樂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成為祖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備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慕名而至者絡繹不絕,這成為旅游經濟開發的有利與有效的動因。
鄂倫春民族音樂的新奇與獨特,更成為吸引眾多游客的心理誘因,它們像磁石一樣,可以引來八方游人,進入醉人的音樂藝術之鄉,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從旅游經濟學的視角考量,鄂倫春民族音樂不僅是一筆豐厚的文化資源,而且也是一筆豐厚的旅游經濟資源。必須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開發與利用,使其在旅游經濟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鄂倫春民族音樂與旅游經濟接軌的策略
鄂倫春民族音樂與旅游經濟接軌,要實行以下重要策略:
(一)強化旅游資源意識。旅游資源指的是能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會的事物,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旅游業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一般分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兩大類。前者是指自然界中地理環境和生物所構成的,能吸引人們前往進行旅游活動的天然景觀,如地貌、水文、氣侯、陽光、動植物等;后者是指古代人類活動的遺跡和現代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如文物古跡、名人故居、園林和現代建筑、民族風俗、神話傳說、宗教活動,文體娛樂、風味佳肴、藝術珍品和科技成果等。”顯而易見,鄂倫春民族音樂屬于人文旅游資源范疇,它既有文體娛樂性質,又涉及到神話傳說(例如“摩蘇昆”中的《英雄格帕欠》、《波爾卡內莫日根》等),還有藝術珍品。
(二)堅持“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原則。要以鄂倫春民族音樂文化為平臺,促進旅游經濟的全面發展。
(三)開發旅游文化產品。要打造鄂倫春民族音樂的錄音錄像制品,作為旅游產品開發,使其作為藝術品與紀念品,吸引廣大游客購買、收藏。
作者:孔鞠單位:黑龍江省藝術規劃課題青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