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思路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金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血脈和動力,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支持。本文在分析民營經濟發展優勢基礎上,重點探討了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路,希望可以對金融對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用借鑒。
關鍵詞: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思路;信貸優惠政策
引言
在我國一些欠發達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實力較弱,小企業經營穩定性差,缺乏抵押物導致違約風險較大。同時,放貸成本相對較高,致使工作量大、操作繁瑣,影響了金融機構業務辦理效率。這些因素使得當地貸款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這些區域亟需包括農村信用社、民營銀行等在內的更多金融主體投入其中,加大對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結合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企業的信貸需求,積極開展金融創新,開發更加符合需求的金融產品,努力做深、做精、做透當地市場,更好地為當地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一、民營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優勢
1.有國家政策方針支持的優勢
民營經濟的發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國家在政策方針層面開始大力支持和引導,從整體的社會政策環境下,是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更是受到國家經濟政策積極支持和鼓勵。
2.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從一些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整個經濟增長貢獻中,民營經濟已經發展成為整體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例如在新疆地區,民營經濟發展已經站到了區域GDP的60%左右,在一些領域,民營經濟以其經營的靈活性,發展的自主性,在創造GDP和吸納勞動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民營企業家的素質水平不斷提高
欠發達地區的民營經濟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積淀。現代民營企業家已經學會用知識和科技支撐企業發展,企業家的自身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這些基礎性的軟實力在不斷改變,為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民營經濟發展在金融政策方面遇到的問題
1.融資渠道較窄
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對資本市場利用水平低,民營企業利用債券融資的數量有限,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較低。非公有制企業的新三板業務在欠發達地區仍處于起步階段,債券融資受到發行條件的嚴格限制,大多數民營企業因其觀念、管理、規模和業績等問題,很難擠進證券市場的大門,資本市場籌集困難。
1.1利用金融服務的成本高。不少民營企業在融資時無法享受基準利率等待遇,處于“貸不到、用不起”的兩難境地,銀行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幅度達到20%-30%,還要收取管理費、咨詢費、風險保證金,指定購買金融理財產品或定存銀行等行為;資產評估機構、會計事務所等外部機構對非公有制企業財務報表審計、資產評估收費高,小額貸款公司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放款利率為官定利率的4倍,進一步加劇了融資貴的問題。
2.擔保困難
不少欠發達地區的民營企業普遍缺乏土地、建筑物、機械設備等可用于擔保抵押的固定資產,導致申請貸款抵押物不足。許多民營擔保機構無法與商業銀行建立合作關系,這些擔保機構(主要是民營機構)遲遲不能得到銀行準入,處于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
三、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思路
1.提高對欠發達地區金融支持的重視程度
欠發達地區的關部門、金融機構要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組織領導,狠抓措施落實,堅決打贏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場攻堅戰、持久戰。地方政府要切實履行屬地責任,著力改善政銀企關系和金融生態,維護良好的信用環境,特別是在保障債權銀行合法權益方面、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撬動引導作用方面要有過硬的招數。金融機構要堅持與實體經濟同呼吸、共命運,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把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最緊迫的重點任務,著力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堅決避免“一刀切、急剎車”等一損俱損行為。
2.營造民間金融投資參與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加快民間投資主體地位,下大力氣深入推進“放管服”,進一步規范中介服務,加強涉企收費管理,開展民間投資政策專題宣傳;全力為民間投資提供一視同仁的協調服務。建立民營企業發展綜合協調機制,建立民間投資項目協調調度和推進機制,引導民間投資加大重點行業投入,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增強民間投資的信心和內生動力。發揮好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引導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支持民間投資積極參與“雙創”,不斷拓寬民間投資融資渠道。切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著力提升融資能力,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擔保體系建設;切實加快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落地實施。做好ppp項目前期服務,加強ppp項目政策供給。
3.降低準入門檻,發行企業債券和培育金融租賃市場
要在企業上市方面,制定差異化監管政策,降低西部欠發達地區企業準入門檻,拓寬非公有制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支持更多企業實現直接融資;放寬發債企業規模限制,鼓勵一些信譽度高,有穩定的現金流,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好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集合債券募集資金;要培育融資租賃市場,融資租賃是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于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對企業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十分適合非公有制企業融資需求。
4.充分發揮金融機構
“助保金”的作用放大“民營經濟+先進制造業+小微金融+創業創新”的獨特優勢,深耕智能制造,狠抓項目落實,加快動能轉換。發揮“助保金”的作用。適當增加“助保金池”的助保額度,政府風險鋪底資金要適當增加,加大與銀行的合作力度,爭取欠發達地區的助保金額度有所放大,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增信。鼓勵擔保機構擴大擔保業務。完善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探索建立再擔保中心,鼓勵國有擔保機構與民營擔保機構加強合作,擴大貸款擔保業務規模。
參考文獻:
[1]張志.從供給的角度看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創新——基于制度經濟學的視角[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4(05).
[2]盧燕.社會安全理論視域下新疆城鎮化建設思考[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1-5.
[3]駱倫良,覃斐亮,羅永宣.欠發達地區貸款利率水平與企業融資關系問題研究——基于滇黔桂地區對比視角[J].金融發展評論,2016(05).
作者:寧學金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信用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