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經濟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樣本來源與選擇
1.1樣本來源。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中關于建設陸海聯動的基礎設施體系包括綜合交通網、能源保障網、水資源利用網、海洋信息網和海洋防災減災網。該研究以2011年舟山海陸聯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基礎,選取該年份已完工和預計投資的部分項目,并選取了2009年完工的舟山跨海大橋基礎設施項目。其中交通網包括連島跨海大橋、公路水運基礎設施和舟山港域水運建設;環境保護網中選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水資源利用網選取大陸飲水二期工程(2011年投資3.4億元,預計工程總投資14.275億元)和大陸飲水三期工程(預計投資32.47億元)及2011年水利水務其他投資項目;能源保障網選取電網建設;信息網選取電子信息產業[2]。浙江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建設投入見表1。
1.2樣本選擇。采用區域價值型投入產出模型分析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對浙江省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由于投入產出表編制工程量大,我國每5年編制一次該表格,該研究選取《浙江統計年鑒2012》中最新的“浙江省投入產出表(2007年)”、“浙江省投入產出直接消耗系數表(2007年)”和“浙江省投入產出完全消耗系數表(2007年)”中數據為基礎數據,表中共劃分42個部門,數據均按當年生產者價格計算[3]。由于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所涉及項目基本屬于大型工程項目,建設期較長,因此選擇2007年作為基期,通過價格指數將2009年(舟山跨海大橋投資額按2009年價格)和2011年的投資額調整為2007年的價格水平?;A設施項目在2011年及其以前完工的項目,按完工時的投資額總額計算(調整時價格指數為當年的價格指數),未完工的項目按預計投資額計算(調整時價格指數為2011年價格指數),具體價格指數及調整后價格指數見表2[4]。根據舟山群島新區海陸統籌發展規劃,選取2009年建設完工的舟山跨海大橋和2011年完成及預投資的部分工程項目為研究對象。根據《2011年中國固定資產統計年鑒》中固定資產投資行業的劃分標準將該研究選取的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劃分為建筑業(2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3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23),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29)4項指標,4項指標原始投資金額總計554.0150億元,按價格指數調整后投資金額總計448.5003億元,具體投資項目和投資金額見表3[5]。
2實證分析
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建設時期的拉動作用和建設完工后的促進作用。投資是驅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期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通過投資擴大需求帶動浙江省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通過完善舟山群島新區基礎設施,降低相關經濟體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和吸引企業資金進入等來促進舟山及浙江經濟的發展[6]。由于數據有限,該研究分析僅限定于基礎設施建設時期投資對浙江省經濟的拉動作用。
2.1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以2007年42部門生產者價格投入產出表數據為基礎,通過上述區域型價值投入產出模型,對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對浙江省經濟的影響進行了計算和分析,結果見表4。如表4所示,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建設期的投資對浙江省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出值影響較大,各部門產出值均有較明顯的增加,42部門總產出共計將增加1748.7488億元(2007年價格)。
2.2對區域產業發展的影響從各部門總產出增加的絕對值來看,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對浙江省影響較大的10個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共計1347.4892億元(2007年價格),占浙江省總增加值比重的77.05%[8]。建筑業,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廢品廢料,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和零售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及倉儲業等11個行業部門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均超過2%,其中建筑業、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所占比重高達22.96%和19.66%,化學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3個行業部門總產值所占比重均超過5%,分別為6.75%、5.47%和5.33%。由此可見,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對浙江省產業部門的影響較為集中。
2.3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影響該研究三次產業分類標準以《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三次產業劃分規定>的通知》(國統字〔2003〕14號)為依據,將2007年價格水平的浙江省投入產出表中農林牧漁業(代碼01)劃分為第一產業,采礦業(代碼02~05)、制造業(代碼06~22)、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代碼23~25)和建筑業(代碼26)劃分為第二產業,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產業(代碼27~42)為第三產業[9]。如表5所示,從三大產業增加值及其在總產出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來看,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浙江省第二產業影響最大,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小。第二產業產出增加值為1470.5015億元,在總產出增加值中比重高達84.09%。由此可看出,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期間對第二產業拉動作用最明顯,對第三產業的拉動不是非常明顯,一般而言對第三產業的影響可能更多地表現在基礎設施建設完工后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3結論
目前我國對陸海統籌、海陸聯動和島陸一體化建設等發展海洋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較少,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數據資料還不能完全滿足實踐的需要,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創新。該研究從投入產出的角度,采用浙江省2007年42部門生產者價格投入產出指標體系,運用區域價值型投入產出模型定量分析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對浙江省經濟的影響。結果表明,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發展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期對浙江省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在項目建設期對浙江省各行業部門總產出的拉動作用較明顯,尤其是建筑業,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所受影響最為明顯。但是也要看到,第二產業總產出增加值所占比重過大,可能導致產業結構不平衡等。由于海洋數據收集不全,該研究沒有進一步分析舟山群島新區陸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對浙江海洋經濟的影響。數據通過價格指數調整,各行業部門產出增加值可能偏小,但不影響整體分析結果。
作者:毛博華劉雪斌李月琴單位:浙江海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