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大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在農村,手段是以小城鎮建設帶動新農村發展,通過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城鄉產業一體化發展、城鄉基礎設施統籌安排和城鄉一體化機制創新,實現城鄉和諧發展,這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衡陽市;城鄉一體化;產業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創新
近年來,衡陽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大力支持城鄉一體化建設,將城鄉一體化建設作為解決當前“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推手,成效明顯,進步很大。但是,從全國、全省的范圍內來看,與省內其他市州的比較來看,我們還處在相對落后的位置。因此,認清衡陽小城鎮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快衡陽城鎮化建設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目前衡陽市小城鎮建設中的存在的問題
1.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后續乏力。統籌城鄉發展需要建設交通、道路、供電、通信、供排水、市場、綠化和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衡陽市大多數小城鎮財力薄弱,有的鄉鎮負債運營,對城鄉一體化建設投入缺口較大,社會資金投入潛力還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基礎設施建設后續乏力。
2.小城鎮規模不大,集聚效應沒有形成。小城鎮建設是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關健環節,衡陽市的小城鎮多數規模很小,全市人口超過2萬人的城鎮只有8個,很多鄉鎮鎮區人口不超過5000人,鎮域面積不超過2平方公里,規模偏小,人氣不足,導致集聚與輻射力不強,資金、物資、人才都無法匯集,制約了城鄉一體化經濟的發展。
3.經濟實力較弱,主導產業不強。城鄉一體化發展需要好項目,需要大項目,但衡陽市普遍缺乏主導產業,國家級或省級的龍頭企業少,現有產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產品研發能力低,新產品開發少,產品深加工程度不夠,由于產業無法壯大,城鄉一體化也無法興旺,這已成為制約衡陽市小城鎮經濟發展的瓶頸。
4.規劃普遍滯后,建設無序現象比較突出。規劃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龍頭,引領著城鄉發展的方向,雖然衡陽市許多城、鄉正根據上級要求編制建設規劃,但規劃普遍滯后,已編制完成的規劃還是粗線條,缺乏個性和特色;城鎮規劃建設標準低,且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嚴重。
5.發展不平衡,拖累整體鄉鎮經濟的發展。目前,全市鄉鎮優勢工業企業和特色產業的布局不均勻,優勢企業大都集中在基礎較好、交通便利的少數鄉鎮。而一些位置較偏、土地貧瘠的鄉鎮無論農業產業化或工業發展都相當落后。經濟發展較好的鄉鎮,財稅收入較多,鄉鎮財政較為充裕,但經濟欠發達鄉鎮財政較為緊張,甚至入不敷出。據調查,衡陽市183個農村鄉鎮,經濟欠發展的達40多個,占18%以上,而其GDP占全市鄉鎮GDP總量比重不到5%。發展的不平衡,嚴重阻礙了鄉鎮之間的各項資源的互補,制約了整體鄉鎮經濟的發展。
二、加快衡陽小城鎮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
1.城鄉一體化建設必須凸顯地方特色。要因地制宜,善于從本地實際出發,在農業產業化建設、在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在發展農村服務業、在營造農村新環境,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不斷提煉“湘楚文明”、“湖湘文化”的文化底蘊,彰顯江南城鎮建設獨特的魅力,充分挖掘各鄉鎮在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地理環境、政策環境等方面與眾不同的優勢,避免出現千城一面、萬鎮雷同的現象,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鎮多業”的鄉鎮經濟社會的全新發展格局。
2.城鄉一體化建設必須整合各項資源。小城鎮發展要以人為本、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高度重視對小城鎮規劃體系的修編完善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兩型社會”建設要求,按照“35城市群”協調建設的要求,統籌配置城鄉資源,完善產業布局,全面推進衡陽市主城區、縣城、小城鎮、農村的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在充分整合各類資源的基礎上,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3.城鄉一體化建設必須激發鄉鎮整體經濟潛力。要通過加快農村土地使用和經營制度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土地合同管理,規范承包土地流轉行為,積極探索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新途徑、新辦法,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條件。進一步深化林業分類管理體制改革和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資源開發利用。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改革原有的鄉鎮財政收支體制,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努力化解鄉村債務。
三、加快衡陽市小城鎮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的對策
1.握衡陽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點,抓好中心城鎮、交通節點鎮、專業鎮建設。一是強化中心鎮功能建設。以發展經濟為先導,重點加快中心鎮建設。在全市確定西渡云集、開云、大浦、歸陽、宜陽、哲橋等15個鄉鎮作為中心鎮,市縣在資金投入、政策方面予以扶持,把中心鎮發展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策源地。二是大力推進重要交通節點鎮建設。將井頭、車江、向陽、長江、新塘、白地市、洋泉、南京等20個鄉鎮作為重要交通節點鎮,賦予這些鄉鎮部分縣級經濟管理權限,以增強這些城鎮的經濟活力,使其逐步發育成為有影響,有特色的小城市。三是鼓勵專業鎮建設。繼續鼓勵發展已形成專業特色的小城鎮發揮專業特色,做大做強,形成良好的口碑,培育10個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特色明顯的明星鎮。
2.把握衡陽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要點,科學編制規劃,整合各項資源。城鄉規劃立足于《城鄉規劃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兩型社會”建設要求,按照“35城市群”協調建設的要求,統籌配置城鄉資源,完善產業布局,堅持衡陽市主城區、縣城、小城鎮、農村的協調發展,在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充分整合各類資源的基礎上,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規劃要進一步完善小城鎮總體規劃和其他專業規劃,努力實現全縣城鎮總體規劃和重要專業規劃全覆蓋;規劃要能在總體上把握,分類上指導衡陽市各個小城鎮的總體發展思路和產業布局,明確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
3.把握衡陽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核心,抓好小城鎮綜合性改革,激發鄉鎮經濟發展潛力。一是要加快農村土地使用和經營制度改革,繼續完善農村承包土地合同管理,規范承包土地流轉行為,積極探索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新途徑、新辦法,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條件;二是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深化對鄉鎮財稅收支的管理,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努力化解鄉村債務;三是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建立按居住地劃分城鄉人口,按職業確定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戶籍管理制度,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小城鎮有序集中。
4.把握衡陽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中心目標,做大做優鄉鎮企業,發揮并增強聚集經濟和人口的作用。一是制訂扶持政策,放寬準入條件,對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推行特殊受理、特簡程序、特許登記的“三特”登記辦照服務。二是根據區域市場資源特點,以經濟結構調整為指導,發揮比較優勢,選準主導產業,合理規劃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吸引龍頭企業和鄉鎮企業在鎮區集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