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零售業上市公司利潤質量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利潤質量研究在相繼出現的一些大型公司舞弊案例后,受到國際的重大關注。文章以24家零售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利潤結構、利潤變現能力、利潤盈利能力、利潤的持續性方面對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出“零售行業上市公司營業利潤普遍較低、現金流量結構不合理、資金周轉率不高”的結論。
[關鍵詞]零售業;利潤質量;上市公司;利潤結構;現金流量
前言
對零售業上市公司而言,利潤質量分析不論對公司所有者還是債權人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24家零售業上市公司公開數據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利潤質量,評估其利潤質量水平,得出相關結論。
1利潤質量的概念
利潤質量就是指利潤的含金量。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在1989年7月公布的《關于編制和提供會計報表的框架》中對會計報表的質量特征做了說明,它將質量特征定義為:使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對使用者有用的性質,即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2零售行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逐漸深入,中國零售業市場競爭加劇,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品需求,超市、便利店和專賣店這些新型零售業數量的急劇增多,中國零售業規模逐步擴大。但是與國際通行的標準比起來,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雖然中國零售行業發展日益明顯,但美中不足的是創新能力不強。這主要因為當代中國零售業還依舊保持著傳統的治理手段和方式,企業低層零售人員普遍學歷不高,高層則缺少相應的高素質管理人員。在商品營銷方面,我國零售業沒有將重點花費在包括建立公司的品牌、服務、名譽的系統的市場營銷策略上,而僅僅靠折舊、贈禮等方法來進行營銷。除此之外,我國絕大部分零售業公司信息化程度低,遠遠不適應中國電子商業發展需求。另外,我國零售產業對客戶的需求把握程度不夠,對于市場上出現的產品需求,零售公司很難在第一時間確認并得到反饋。這也是造成我國零售業難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競爭優勢的根本原因。
3零售業上市公司利潤質量的現狀描述
3.1營業利潤普遍較低,非經常性損益高
營業利潤是企業最基本經營活動的成果,是利潤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屬于企業的核心利潤。零售業營業利潤的偏低,代表其核心利潤也都偏低,也說明企業發展能力弱,甚至無法生存。非經常性損益是指與公司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沒有直接關聯的所有收入和費用,其比率高表示公司一直依靠非經常性損益抵消利潤,不能公允反映公司的實際利潤。
3.2現金流量結構不合理,沒有穩定的現金流量
一般而言,現金流量結構合理、現金的流入和流出沒有發現異常,就基本能說明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而對零售行業而言,其現金流量普遍不太穩定。這受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物價波動造成原材料購入成本不穩定、產品質量原因造成滯銷、產量起伏較大。
3.3資金周轉能力弱
整體來看,零售行業的資金周轉率較低,需要有一個提升的過程。資金周轉率是反映資金流動速度的指標,企業的資金不斷圍繞著生產經營流程取得銷售收入。零售企業應盡可能減少資金占用,獲得更多銷售收入。
4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剔除了最近幾年上市的公司,選擇發展較成熟的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共選取了蘇寧易購、輕紡城等24家公司為樣本進行研究。研究用到的數據為2014-2016年上市公司的公開財務數據,其均出自于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數據來源為同花順。樣本公司列表見表1。
5零售業上市公司利潤質量分析
5.1利潤結構分析
5.1.1營業利潤比例營業利潤比例=營業利潤/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比例反映企業主營業務對業務利潤的貢獻程度,用來評價企業經營效益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本文認為0.7是一個可接受的較為理想的下限指標。在計算出的24家公司三年72個營業利潤比例中,三年的平均值和中值均高于理想下限數值0.7。有5/6的公司營業利潤比例高于0.7,只有1/6的公司低于0.7。隨著時間的遷移,其標準差在2014到2015年減小并趨于穩定,但是在2015到2016年又呈明顯上升,存在不穩定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公司的營業利潤對利潤的貢獻率在降低。
5.1.2非經常性損益比例非經常性損益=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非經常性損益可以判斷企業利潤質量的穩定性。該指標越小,說明企業利潤質量越高。非經常性損益比例大于1,說明企業凈利潤完全靠非經常性損益支撐,企業利潤質量較差;大于0小于1時,其數值越大,表明對企業的利潤影響越大;小于0時,企業盈利,則減少盈利,反之虧損。根據計算結果分析得出:三年來,樣本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的比例日益增加,表明公司一直依靠非經常性損益來抵扣利潤,約三分之一的公司擁有很高的比例。但從整體上來看,24家樣本公司非正常性損益比例大多數還是穩定在0~0.25之間,是可以接受的區間。從利潤結構分析的角度看,零售業經營利潤比重較低,非經常性損益過高。因此,可以認為零售行業的主營業務或市場主導產品缺乏競爭力,行業整體利潤質量偏低。
5.2利潤變現能力分析
5.2.1營業利潤保障倍數營業利潤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營業利潤+財務費用+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所得稅費用),營業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越是接近,企業利潤質量越高。1是該指標的理想數值。
5.2.2計算結果分析在忽略了異常數值后,企業的營業利潤現金保障倍數以及頻數分布情況仍舊令人擔憂。一方面,企業的營業利潤現金保障倍數比應當趨向于1,較理想的狀態是落到0.8~1.2這個區間內。但是大部分企業是在小于0或者大于1.2的區間內。另一方面,企業的營業利潤現金保障倍數年度變動較大,這表明企業回報利潤不太穩定。
5.3利潤結果分析
5.3.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可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而言,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在2∶1以上。
5.3.2計算結果分析零售業行業內大多數企業流動比率都處在小于2的區間范圍內。并且可以看出大多數企業3年來流動比率幾乎沒有變化,甚至還存在下降的趨勢,這說明零售行業大多數利潤的結果在不斷侵蝕著企業抵御短期償債的能力,削弱企業的生存能力。
5.4盈利能力分析
5.4.1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銷售收入。該指標越高、越穩定,說明企業利潤質量越高。根據計算結果分析得出:整體而言,零售行業上市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在逐漸上升,但是此盈利能力依舊是不夠的。零售業的毛利率通常在25%~50%,樣本公司中約1/2的公司沒有達到該毛利率。
5.4.2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根據計算結果分析得出:除個別異常數據外,此指標波動頻率較小。同時,從成本和費用中獲取利潤的能力并不高,說明企業仍需要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進展。從行業角度看,不同企業在成本費用利潤率率上存在較大差異,企業整體成本效益不高。通過對上述四個指標的分析可以看出:樣本公司的利潤結構不合理,整體營業利潤率低,總體盈利能力不強。雖然毛利率有上升趨勢,但大多數公司仍然很低。總的來說可以得出結論,樣本行業的整體利潤質量并不高。
6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我國零售業上市公司利潤質量的現狀為營業利潤普遍較低,非經常性損益高、現金流量結構不合理,沒有穩定的現金流量、資金周轉能力弱;本文通過選取和設計了一些財務指標對利潤質量進行衡量。這些指標包括營業利潤比例、非經常性損益比例、營業利潤現金保障倍數、流動資產、銷售毛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通過對我國零售業上市公司利潤質量的數據分析,驗證了營業利潤普遍較低、現金流量結構不合理的事實。
參考文獻
[1]李昌龍.JZZ公司利潤質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7.
[2]華徑.中國物流類上市公司利潤質量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周麗娜.基于現金流量的上市公司利潤質量評價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2.
[4]杜鵑.如何分析企業利潤質量[J].管理薈萃,2011(2).
[5]華徑.中國物流類上市公司利潤質量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6]張新民.從報表看企業數字背后的秘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作者:馬琰琪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