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經濟下企業的發展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安徽中小企業發展存在問題分析
1.1中小企業信息化程度低在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總體都不高,企業未能按照網絡經濟提供的手段對市場信息、上下游產業鏈條和客戶關系等加以處理和整合,企業尚未按照網絡經濟的要求對內部管理程序和各項業務流程等優化重組。中小企業信息化培訓的重視程度較低,調查顯示,僅有10%的企業派人參加過信息培訓。雖然有80%的中小企業具有接入互聯網的能力,但用于業務應用的只占44.2%。
1.2中小企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強安徽省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較低創新意識薄弱,科技從業人數、技術市場交易額、研發經費的投入以及專利權的申請數量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反映出安徽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較低。2007年安徽省統計局調查顯示,安徽省中小企業產品屬于自主開發達58%,模仿生產的為11%,委托加工的為15%,依托大專院校和科研為16%。使用自己注冊商標的企業占54%,無注冊商標29%,貼牌17%。
1.3中小企業管理水平不健全,制度不規范中小企業普遍管理水平較低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產權不清晰,個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無法分離,企業因此不能擺脫個人和家族而獨立存在。經理層管理者學歷層次不高、有些年齡偏大,70%沒有本科學歷,在鄉鎮企業比例更低。由于中小企業缺乏專業的高層企業管理人才、缺乏相應企業管理理論知識,造成中小企業管理意識淡薄、管理觀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制度制定不規范,企業只能被動適應市場經濟導致在市場中缺乏主動性。
1.4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安徽省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中小企業總體規模較小,企業的營運能力不足,資產周轉速度慢,經濟效益較差,企業獲得資金的可能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傾向于大企業。據中國工業報報道,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9萬戶規模以下小型微型工業企業抽樣調查顯示,2012年一季度有銀行貸款需求的企業中,41.9%的企業沒能從銀行獲得資金,微型企業達45.7%,一些大企業拖欠小型微型企業貨款的行為,也加劇了小型微型企業流動資金的緊張。
1.5中小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經營壓力變大在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的影響下,原材料價格明顯大幅上升;全國不少地方勞動力成本都在上升,企業用工成本上漲;能源比如煤、電等資源價格上漲,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企業融資成本上升,比如由于2011年利率上調,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提高,中小企業通過民間借貸的利率也在上升,所以整個融資成本是上升的。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2011年調查顯示,73%的企業原材料及能源的購進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78%的企業勞動力成本增加。
2.網絡經濟下安徽中小企業成長研究
2.1網絡經濟網絡經濟形成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Internet的迅速普及為基本特征,把網絡與經濟學結合起來,用網絡來反映經濟問題,通過網絡來架構經濟模型。網絡經濟具有開放經濟特征、知識經濟特征、信息經濟特征以及市場經濟特征。對現代企業而言,網絡經濟的發展,以電子信息網絡進行生產、營銷、銷售和流通等活動形式,給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給安徽中小企業帶來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
2.2網絡經濟下安徽中小企業成長分析
2.2.1網絡經濟下安徽中小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信息化技術是中小企業加快方式轉變、提高品質和競爭力、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支撐和動力引擎。在網絡經濟大背景下,安徽中小企業依托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提供的服務平臺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設步伐。安徽省產業集群建設發揮中小企業高度集聚的優勢,由信息化高的企業帶動信息化低的中小企業實施信息化戰略,由骨干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形成產業鏈信息化的整體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安徽中小企業信息化提供技術和服務保障。
2.2.2網絡經濟下加快中小企業管理創新首先,是觀念創新。中小企業經營者要更新觀念,不是只要自主創新才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還包括模仿創新和合作創新。中小企業若想在變化多端的激烈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的經營觀念必須有創新,并付諸實施,才能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其次,組織結構創新。縱橫交錯的信息網絡使信息的傳遞方式由垂直型變為水平型,企業的組織結構也就相應地由傳統的“金字塔”型向扁平的“矩陣型”結構轉變,企業管理層次大大減少,管理幅度大大增加,管理也由順序化向并行化轉變。最后,生產經營方式創新。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規模化生產方式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數字化網絡使得傳統的一對多的生產關系向一對一轉變,生產也由傳統的產品、營銷為中心向客戶為中心轉變。通過因特網企業與顧客可以即時雙向的進行交流,顧客可以通過一根電話線隨時了解全球各地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并且通過網絡進行信息溝通達成交易意愿,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參與產品的設計如DELL網絡直銷模式。大規模定制的出現,生產者把商品和服務直接面向最終消費者,省去中間環節,不僅可以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最大化的滿足顧客需求。雖然產品由個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網絡的市場開放性特點仍然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大批量生產,實現規模經濟。所以從大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定制轉變不是大型企業的專利,而是一種更適合于中小企業運作的經營模式。
2.2.3網絡經濟下優化安徽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企業融資活動影響因素源于企業內部可控制環境和企業外部不可控制環境。首先,優化企業內部環境。安徽省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治理結構;企業的財務制度的規范,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對盲目的投資行為進行約束以及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其次,優化外部融資環境。政府加大政策干預,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法律法規體系;鼓勵建立民間評級機構,不斷改進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辦法,建立科學可行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制度;政府積極參與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的創新。
2.2.4網絡經濟下提高安徽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傳遞變得容易,利用互聯網取得技術信息、獲得顧客反饋信息更便捷。電子商務時代,信息成為企業的核心資源。利用獲得信息便利性,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市場手段獲得企業需要的核心技術資源以及掌握核心技術的專門人才,還可以通過與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將不同知識技術在企業內部吸收轉化,形成企業內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作者:周莉婷張穎單位:淮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