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聞專業政治經濟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聞展業主義的成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正處于社會巨變時期,這次巨變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然而也正是在該階段美國從農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大國,它擺脫了地方主義、農業經濟和故步自封的鄉土氣息,展現出工業化、城市化和集權管理化的生活方式新面貌,以此和它的超級大國地位相符。但這種轉變也給美國社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其一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正在形成的原子化的大眾社會已經不受傳統社會管理方式的限制。各種社會歧視、惡性犯罪及社會群體之間的矛盾沖突因土崩瓦解的倫理道德層出不窮,控制社會大眾意識形態迫在眉睫。其二,信息技術的失效引發信息革命;工業革命對整個社會的物質經濟起到極大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其運轉速率,但不可避免地會給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此相關研究者針對其影響就提出了見解,信息加工、行政管理和傳播創新都受到了物質經濟中控制危機的刺激,提高社會系統控制物質的經濟運轉能力需通過技術創新,最直接的目的為和當時物質加工處理速率和能源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新聞業不可難免的也會受到上述影響,美國新聞業也是其大巨變時期朝著一體化和大規模企業方向轉變,以新聞傳媒為主的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要在有限的版面資源和刊播時間中提高效率、速度和利潤,這種追求逐漸也形成組織化、常規化和標準化。新聞的生產方式以標準化批量為主,在于為公眾提供最直接、最全新的信息產品,所以要對從業人員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科學管理的理念也借此機會滲透至新聞業之中。畢竟新聞生產方式不同于普通產品,它所具備的文化屬性和社會屬性要求不能單純用績效考核來管理員工,尤其從業新聞工作工作者也期待自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職責,于是就適時地出現新聞專業主義,對于這種新聞業勞資雙方都表示接受及認可。其中資方通過新聞專業主義能削弱其物質需求,增加其忠誠感和自律意識,促進團隊合作,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完善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
二、基于傳播政治學角度分析新聞專業主義
關于新聞專業主義的歷史語境,約瑟夫•普利策提出了他的見解,他呼吁新聞業有權獲得關愛和尊重,但如果從另外一個層面理解其含義,則是新聞專業主義有利于提升新聞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有利于開拓新聞業的外部空間,獲得更大的市場。普利策稱追求新聞自由能使報紙服務于人民,成為真理的喉舌,批判當局,遵循自身思想,不提倡任何派性和偏見性。同時他還宣稱新聞自由能保障報紙的獨立地位并服務于大眾。但也有相關研究學者指出,新聞事業具有雙重性格,站在教育的角度它是一個學校,而站在企業角度它則具有賺錢的目的,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沖突性,也由此說明普利策極力鼓吹新聞自由的目的為創造市場和實現利潤最大化,為報業企業謀求更大的市場空間。
但普利策的新聞專業主義中所提到的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專業觀念和專業知識是強調最多的,他認為可通過新聞學員等大學教育培養新聞從業人員的對公眾和公共利益服務的使命,要求其不受大眾情感和商業力量的影響。當然過于空洞的普利策說辭沒有得到新聞專業主義的認同,客觀性理念則在此時應運而生且受到新聞媒體管理者的極力推薦。例如,引述當事人的話、不采取立場、以第三人稱語氣報道、在第一段以倒金字塔方式簡述基本事實、強調可以證實的事實等,可以說客觀性的提出有效將其納入企業管理的流程之中,進一步加強對新聞從業人員的控制和各種規訓。基本上可得出一個結論,從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探析新聞專業主義,它是一種媒體企業經營管理的模式,雖然它被標榜為新聞業的最高信仰和職業操守,但最終目的為掩蓋其高度功能性的實際功能。因此,前者的鼓吹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三、結語
新聞在產生及傳播中都有著獨特的文化屬性和社會屬性,對員工實施管理時不能單憑績效考核。特別是新聞工作者都有著很強烈的社會職責的加強和社會地位的提升期望,新聞專業主義就是針對其管理而產生并逐漸發展,受到了廣大新聞工作者的認可。雇傭方和被雇傭雙方對新聞專業主義的理解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律意識,最重要的是能實現對新聞工作的認可及社會地位的提升。
作者:汪佩楨單位:安慶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