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模式的政治經濟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中國經濟模式的主要特征
目前,中國經濟模式的特征主要從中國的基本制度、經濟體制、發展道路、經濟轉型方式和經濟的全球化五個方面進行總結的。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角度來看,基本制度在經濟模式的構成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從經濟制度角度對中國經濟模式的特征總結有以下幾個方面。
1.1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新中國成立初期,根據當時的國情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這一經濟制度既激活公有制經濟,又促使多種經濟制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經濟基礎。公有制經濟發展速度慢,不適合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現狀,但是公有制經濟發展模式可以實現共同富裕,降低貧富差距分化速度,多種經濟模式的進行可以使市場更加活躍,維持經濟市場穩定發展。由此看出,中國能在各種困難面前穩步前進與當下的基本經濟制度息息相關。
1.2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的新型市場經濟體制,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基本制度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新型體系,使社會經濟市場更加活躍。這種體制的優點在于建立了與市場發展相適應的新公有制體系和市場調控體系,促進多種經濟穩定發展,還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制,實現社會穩定發展,人們共同富裕新局面。而且強有力的國家干預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更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所謂“大市場、小政府”和國家管得“越少越好”的自由主義觀點是完全不靠譜的。
1.3以新型工業化和體制創新為動力的科學發展道路發展是人類進步的必然產物,也是中國的主要任務。過去幾十年,中國發展取得顯著成績,許多學者對中國式發展有很多解釋,如廣闊的市場、政府干預等,但是其發展的根本是堅持走以新型工業化和體制創新為動力的科學發展道路,激發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等的需求不斷增加,促使資源配置效率的不斷提高和經濟創新的持續深入,為中國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4獨立自主的對外開放戰略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實行對外貿易政策,逐步走進世界貿易組織,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折。在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時,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能力強的人才,促使建立創新型國和實現經濟全球化,提高與其他國家競爭的能力。
2中國經濟模式面臨的矛盾與選擇
中國發展已經取得顯著成績,但是中國的經濟模式還不夠完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例如環境惡化、貧富差距增大等,對于這些問題,學者們持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認為中國私有化、自由化和國際化的程度不夠,公有制經濟和國有制經濟占市場比例過大,國家對市場經濟調控力度過大,未與國際完全接軌,才造成中國經濟模式中的問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改革造成了中國市場國企比例下降,私有企業比例上升,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合理,貧富差距擴大等,如果不改變市場經濟導向的改革方向以及相應的所有制和階級結構,這些問題是不可能克服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升高,但是,不可忽視的是不同階層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貧富差距也在拉伸,成為社會突出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加大力度完善我國人民的收入分配制度,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是解決目前從內在問題的主要方式。
3結論
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建立在中國國情上,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反應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特殊性,但是由于中國國情,中國經濟模式還存在不足,例如人口數量日益增多,自然資源日益消耗,生態環境惡化等,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式的經濟發展模式為中國走向現代化與全球化發展的市場經濟開辟出新的道路,展現其可能創造的新可能,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者:李鵬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