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允價值變動與銀行貸款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研究假設
新會計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后,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利潤表之中披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計入資本公積,在權益表和利潤表中“綜合收益”下披露。由于數據收集困難,本文僅研究計入利潤表中公允價值變動,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作為主要的解釋變量,同時控制資產負債率等信息,檢驗公允價值會計信息對銀行信貸契約的影響。首先,檢驗公允價值對銀行短期貸款決策的影響。雖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屬于未實現的收益,其收益或者損失不影響企業當期現金流量,但是損益的變化會影響債權人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預算。尤其是短期貸款,銀行更看重企業的短期還債能力,對于公允價值變動引起的利潤增長應該更加關注。因此,提出如下假設:假設1:計入利潤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銀行短期貸款決策顯著相關。其次,檢驗公允價值對銀行長期貸款決策的影響。銀行長期貸款由于貸款期限長,產生的不確定性大,且合同簽訂后更改成本高,所以企業的后續盈利能力成為銀行關注的重點,其直接影響企業到期是否能還本付息。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屬于企業利潤的重要構成項目,影響到銀行對于企業未來盈余及現金流的預測。所以,銀行長期貸款決策與公允價值變動有關。因此,提出如下假設:假設2:計入利潤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銀行長期貸款決策顯著相關。
二、實證檢驗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本文選取了我國A股上市公司2012年的數據為樣本。數據剔除了數據有缺失的公司、金融保險類上市公司、金融類上市公司和數據不全的公司,共選取1022家公司為樣本的相關數據。本文數據來自于銳思(RESSET)數據庫。
(二)研究設計1.被解釋變量。本為借鑒劉慧鳳(2012)的研究,選取新增短期借款(SLOAN)和新增長期借款(LLOAN)為被解釋變量。采用公司期末和期初的長、短期貸款的差額(經過對數處理)作為貸款決策的替代變量,以檢驗公允價值會計信息是否與銀行增加(或減少)給企業的貸款相關,確定公司會計報表新提供的公允價值會計信息是否影響銀行判斷企業還貸能力彈性。2.解釋變量。本文采用計入利潤表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FVPS)作為解釋變量,研究與銀行長短期貸款決策的關系。3.控制變量。本文根據陸正飛(2008)和劉慧鳳(2012)等的研究,選取流動比率(Quick)、資產負債比率(Quick)、現金流量比率(Cash)、存貨周轉率(Turnover)、公司規模(Size)、籌資現金流需求(FCFI)等作為控制變量。具體變量定義見表1。 4.回歸模型。本文使用的回歸模型如下: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根據模型一和模型二,運用spss17.0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得出表2。1.銀行短期貸款與公允價值信息的相關性。由表2可知,模型一的AdjustedR2為0.208,較理想?;I資現金流需求與新增短期借款呈反比,公司規模與銀行短期借款呈正比。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銀行短期貸款呈正相關,說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越大,銀行做出短期貸款決策的可能性越大。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由公允價值變動所帶來的利潤的增加越能夠代表企業的真實價值,銀行在作出貸款決策之時也會進一步關注公允價值變動的信息。2.銀行長期貸款與公允價值信息的相關性。由表2可知,模型二的AdjustedR2為0.252,較理想。籌資現金流需求與新增長期借款呈反比,公司規模與銀行長期借款呈正比。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銀行長期貸款呈正相關,說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越大,銀行做出長期貸款決策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資本市場越完善,債權人對公允價值變動的信息越敏感。
三、結論
公允價值變動對銀行貸款決策有影響嗎?本文通過對中國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銀行貸款決策與公允價值信息具有相關性。其中:(1)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銀行短期貸款呈正相關;(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銀行長期貸款呈正相關。這表明,公允價值信息對銀行做出貸款決策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論證了公允價值會計改革對銀行貸款決策有一定價值。
作者:肖盼希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