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塊鏈技術下數字貨幣發展現狀及挑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被部分學者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后,下一代對世界有顛覆性影響的核心技術。而這種技術作為數字貨幣技術的基礎,有助于推動數字金融以及數字金融的發展。在對已有文獻進行綜述的基礎上,主要研究區塊鏈技術下,數字貨幣在各國的發展現狀,以及目前面臨的挑戰,目的在于了解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發展的現狀,展望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區塊鏈;數字貨幣;現狀;挑戰
自2000年第一個數字貨幣供應商E-bullion創立后,數字貨幣這一概念即進入公眾視野。2008年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問世,使數字貨幣從數字金幣跨入密碼貨幣的時代。而區塊鏈技術以密碼學原理為基礎,因其去中心化特點等特點,極大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與透明度,從而被廣泛應用于數字貨幣的發行與交易過程中,成為數字貨幣的技術支撐。但是由于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貨幣屬于新興事物,因此我國相關的研究仍屬少數。且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仍處于逐步完善階段。數字貨幣本身也仍存在部分缺陷,在市場監管缺位的情況下,極易為消費者與金融市場帶來風險。在此基礎上,本文主要研究區塊鏈技術下,數字貨幣發展機遇與挑戰的目的在于把握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方向,針對其中可能出現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有效對策,為我國數字貨幣發行及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1文獻綜述
區塊鏈技術作為未來互聯網發展應用的底層技術,技術上的創新性及實際應用時的優勢已得到眾多學者的廣泛認可。關于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性,多數學者的看法均相對一致。林小馳(2016)認為區塊鏈技術相較于以往技術有以下突破:通過數據庫結構上的創新提高區塊鏈的更改難度,以提高安全性;以記錄者在每個區塊中加蓋時間戳的方式確認信息出現的時間,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用分布式結構以實現去中心化的目標;通過運用密碼原理,以算法為人們解決信用問題,即以數學算法確保共識;設定智能合約為部分無法預見的交易模式提供處理方式,增加了技術實用性。關于區塊鏈技術實際應用時的巨大優勢,多位學者也發表了多種見解。王焯(2016)等學者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庫結構和特有的時間戳設置,提高了信息存儲的安全性及篡改難度。其次,分布式結構則增強交易透明度,便利內部審查與外稽查,同時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時,智能合約加速交易過程的自動化,并增進信任、促進交易。裴慶祺等學者認為:區塊鏈以工作量證明或其他共識機制(基于數學算法)解決了數字貨幣的“拜占庭將軍”問題。但區塊鏈技術目前仍處于起步與發展階段,還有眾多不完善之處亟待解決。王碩(2016)則認為除技術問題外,對于區塊鏈技術為金融領域帶來的監管問題及民眾接受程度同樣是不小的挑戰。除以上問題,沈鑫(2016)等學者在其論文中還提到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應用的數據量過于龐大、交易效率低而無法滿足需求和算力證明導致的產業化、中心化趨勢等現有問題。因此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的數字貨幣同樣具有巨大優勢與廣闊的發展前景。王晟(2016)認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貨幣,一方面限制國家超額發行貨幣的沖動,進而消除民眾的通貨膨脹預期、穩定物價;另一方面在維持本國貨幣體系穩定,防止鑄幣利益外各方面發揮極大作用。邱勛(2017)則從數字貨幣本身出發,闡述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在節約貨幣流通成本、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的精確性和有效性,促進向無現金社會過渡、構建穩健高效的新金融體系等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技術一樣是新興事物,故而同樣面臨大量的挑戰。首當其沖的就是法律監管問題。樊云慧、栗耀鑫(2014)認為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新興事物,法律領域有關數字貨幣的法規條例幾近空白,大量法律概念界定模糊,這些均需政府解決。除此,邱勛(2017)還提出了配套設施建設、金融體系受到沖擊等問題。
2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概述
2.1區塊鏈技術概述
區塊鏈技術是建立在特定計算機網絡和共識機制基礎上的分散式記賬系統,在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前提下,完成點對點交易與賬簿更新。區塊鏈技術作為發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支撐,隨著近年數字貨幣的發展,其受到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攀升。國內外多個金融機構陸續開始區塊鏈技術方面的研究,并發表了一系列報告。烏鎮智庫2017年的《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自2012年以來,全球區塊鏈企業數量以超過65.2%的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同時,國家政府各自采取了不同措施來鼓勵和促進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應用。2017年,美國已有8個州提出了有關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方案。加拿大創建了區塊鏈創業社區,匯聚了包括以太幣創始人在內的大量頂尖人才。在這探索研究區塊鏈技術的潮流中,也有部分國家將重心放在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結合上。其中,日本政府尤其重視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發展,并建立了首個區塊鏈行業組織———日本區塊鏈協會與區塊鏈技術聯盟。而中國也通過白皮書﹑建立研究所等方式來關注和支持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總體來看,各國對區塊鏈技術大多持積極態度。
2.2數字貨幣概述
伴隨著比特幣以太幣等一批虛擬貨幣的陸續興起,數字貨幣這一概念逐漸進入大眾視野。目前,對于數字貨幣的定義尚存在爭議。若從數字貨幣的發行主體看,數字貨幣可分為官方數字貨幣和非官方數字貨幣。后者主要由私人或金融機構嘗試發行,較為成功的貨幣包括比特幣﹑萊特幣﹑花旗幣等。這類貨幣多采用區塊鏈技術開發形成具有方便﹑快捷﹑公平性等優勢。但此類貨幣在不同國家和區域的定義存在差異。以比特幣為例,中國將比特幣定義為虛擬貨幣并嚴格限制其作為貨幣在國內市場上流通,而北美和西歐對比特幣的接受程度則較高。同時,因其發行主體多為個人或金融機構,非官方數字貨幣的監管力度較低,易受各種因素的干擾,從而造成幣值的較大波動,甚至出現偷盜事件,進而損害持有者利益。官方數字貨幣即由國家或地區以國家信譽為擔保,由政府主導發行。相較于非官方數字貨幣,其安全性﹑幣值穩定性都有較大保證。但基于人口龐大﹑現有技術的不成熟等限制因素,各國的數字貨幣尚在籌備與研發階段。
3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現狀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最大,主要體現在數字貨幣。傳統貨幣在金融安全和跟蹤付款方面只能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而區塊鏈技術具有的分布式存儲、算法加密等機制使得數字貨幣的優勢凸顯出來。
3.1在中國金融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相關學者也對于數字貨幣進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我國政府也通過不同方式和渠道支持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自2016年開始,我國工信部每年《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對國內外區塊鏈技術研究發展、應用技術路線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2016年國務院“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也強調需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戰略布局。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成立,研究數字貨幣的發行技術問題和經濟問題。同年,央行推動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此外,騰訊、阿里巴巴等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也在區塊鏈領域積極布局,全國也先后成立了百余家區塊鏈公司,主營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具體應用。在區塊鏈技術專利方面,截至到2017年我國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共550份專利申請,位居第二是美國,共遞交284份專利申請。2017年4月,杭州舉辦2017年首屆全球區塊鏈金融(杭州)峰會,會上提出杭州將打造全國首個區塊鏈產業園區,這預示著區塊鏈驅動的金融革命的帷幕即將拉開。
3.2在美國金融領域的應用
美國作為互聯網的最初發源地,在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上的投入也十分積極。在2017年,美國多個州就開始研究規范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法律法規。2018年美國眾議院召開兩次區塊鏈聽證會,討論區塊鏈技術和相關應用。美國國務院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提高金融透明度,以期解決挪用公款、欺詐和貪污腐敗等由于金融透明度不高而導致的問題。與此同時,美國也正在試點探索基于區塊鏈加密貨幣技術,識別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行為,并與金融機構搭建信息合作關系(PPPs)以實現信息的共享。佛蒙特州的南柏林頓市計劃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記錄房地產交易。美國國稅局(IRS)將數字貨幣視為資本利得稅的財產,對數字貨幣的交易利得征收資本利得稅。
4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4.1安全性
區塊鏈技術由于其安全性、匿名性、便于交易等優勢,在數字貨幣領域有很大幫助。盡管如此,在現有的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創立一種能夠安全、廣泛流通的數字貨幣仍需應對許多挑戰。其中,安全性問題是區塊鏈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目前比特幣遭黑客攻擊盜竊的事件仍時有發生,因此現在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領域進行廣泛應用在技術面上仍存在諸多問題。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道,網絡安全公司CarbonBlack的調查數據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就有價值約11億美元的數字貨幣被盜。顯然,數字貨幣市場的安全形勢非常嚴峻。除此之外360也發現了區塊鏈技術的一些安全漏洞。
4.2法律問題
從法律上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面臨著相關法律的不認可。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其中說明:“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除此之外,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自治性強等特點,與現有的貨幣和財政制度有較大的沖突。數字貨幣對國家的貨幣發行權直接構成挑戰,而且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會受到影響。
4.3監管問題
區塊鏈技術是金融技術史上的一個重大創新,但作為一項新技術,其在安全性等方面尚不成熟,除此之外對于監管機構而言,去中心化的特點使得原有的監管系統和措施不再使用,跨國直接交易屬性更加大了監管的難度,從而對全世界的金融監管機構都是一個挑戰。因此監管機構在規則的制定上更需要在防范風險和鼓勵創新之間進行權衡,完善區塊鏈相關監管制度,重點關注金融消費者權益不受侵犯,堅守防范風險的底線,為電子貨幣的發展提供相對完善的制度支持。
參考文獻
[1]王碩.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研究現狀及創新趨勢分析[J].上海金融,2016,(2):26-29.
[2]沈鑫,裴慶祺,劉雪峰.區塊鏈技術綜述[J].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2016,(11).
[3]王晟.區塊鏈式法定貨幣體系研究[J].經濟學家,2016,9(9):77-85.
[4]邱勛.中國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路徑、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西南金融,2017,(3):14-20.
[5]樊云慧,栗耀鑫.以比特幣為例探討數字貨幣的法律監管[J].法律適用,2014,(7):48-52.
作者:袁子涵 單位:安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