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支持菜籃子工程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產業顯“特”、類多面全近年來,化隆縣已經形成甘都鎮水車村地膜辣椒;群科鎮團二的大棚韭菜,日蘭的西瓜;團二、向東等村的水產養殖;牙什尕鎮下一村的設施蔬菜;謝家灘西門泉的大棚蔬菜;卡力崗山區的土雞和東西部地區的牛羊養殖等一大批地方知名“菜籃子”產品品牌。投放魚苗199萬尾,實現捕撈產量83萬公斤,實現產值2704萬元。循化縣引入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海之東公司共同成立海東綠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蔬菜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技術培訓、工廠化種苗、高端蔬菜生產和現代物流中心為一體的高科技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基地,這將成為全省乃至西北地區最大的現代“菜籃子”生產示范基地,也將成為海東農業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海東農業科技新的試驗示范高地及沿黃河流域農民增收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基地。
(二)創新產業、規模提升循化縣家庭牧場是依托群眾從事牛羊販運育肥經驗豐富、積極性高的優勢,由個別牛羊販運育肥的農戶從小規模個體養殖逐漸發展起來的集中規模養殖場,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截至2014年末,循化縣建成各類標準化畜禽規模養殖場(區)108個(通過國家級認定的3個,省級認定的45個);規模養殖村46個(其中奶牛養殖村8個、肉牛養殖村11個、肉羊養殖村16個、蛋雞養殖村3個、肉雞養殖村4個、水產養殖村4個);適度規模養殖戶4426戶,牛羊販運育肥戶達到1683戶,年繁育牛羊74.24萬只,農民年純收入戶均達到4257元。循化縣恒祥畜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是海東地區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牛羊畜棚100間,育肥羊一般保持在3500只以上,牛500只以上,馬80匹以上,公司資產總額1565萬元,凈利潤達88萬元,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三)調整結構、優化布局“菜籃子”工程的實施,使當地居民四季都能品嘗到物美價廉的蔬菜、瓜果和新鮮安全的魚、肉制品。一是化隆縣依托蘇只、公伯峽、康楊、李家峽水電站庫區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形成了優質鮭鱒魚和三文魚養殖產業帶,提出“打造萬畝水面、百畝養殖、億元產值”的水產養殖發展思路,規劃到2020年發展冷水網箱1850個66700平方米,力爭打造全省最大的高原黃河冷水魚綠色產業網箱養殖基地。二是隨著蔬菜瓜果生產結構的不斷優化,轄內點狀發展的“菜籃子”生產基地開始相互聯結起來,形成了以化隆縣甘都、群科、牙什尕為主、循化縣察汗都斯鄉為主的露天蔬菜、設施蔬菜產業帶和產業區。三是形成了化隆縣卡力崗山區的土雞和東西部地區的牛羊養殖等“菜籃子”產品品牌區。
二、金融支持“菜籃子”工程的瓶頸分析
(一)缺乏抵押,融資不暢“菜籃子”基地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量大,而其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資產都沒有產權證,使其大部分投入無法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獲得銀行貸款,制約了其擴大規模和發展特色產業。“兩化”地區水域資源相對豐富,非常適宜發展高原綠色冷水魚網箱養殖,因資金有限,無法大規模發展冷水網箱養殖,若金融機構在漁業上投入資金,將有助于打造全省最大的高原黃河冷水魚綠色產業網箱養殖基地。
(二)縣域貨幣資金逆向流動,銀行貸款“下鄉”積極性不高縣域資金逆向流動,“兩化”地區除了當地農信社以外,其它商業銀行的資金不愿意“下鄉”,認為資金下鄉成本高,風險大,當地金融機構只是當做抽水機將當地存款發放銀團貸款或拆放同業。金融機構“嫌貧愛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使其遠離作為弱質產業的農業和作為弱勢者的農民,從而使農村金融和政府財政職能界限模糊,以至于沒有財政支持農村金融難以啟動。化隆縣牙什尕特色果蔬種植產業園是化隆縣蔬菜、瓜果、花卉溫棚種植基地,所有產品在當地銷售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總投資2800多萬元完善了園區土地流轉、水利水電和保溫設施,但發展規模種植園和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需投入大量資金,園區負責人表示要想擴大成一個標準園區至少須投入資金6000萬元。
(三)貸款期限與生產周期不匹配農牧業貸款循環周期長,投入大,資金回籠期限長、收益較低。而目前銀行農業貸款都是為期一年,利率基本為基準利率,額度是根據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資金實力而定。如:一頭牛的出欄周期主要看品種和飼料,好的品種和飼料如果達到1400斤左右,從出生到出欄至少15個月左右;若買5、6個月的牛犢,也要養殖9個月左右。如果是放牧的一般品種,一般周期都在一年,則產量也只有900斤左右,且買的牛犢必須在3個月以上。也就是說一頭牛犢從出生到1000斤,需要15個月左右。由此可見,貸款期限和生產周期嚴重不匹配,極大地限制了畜產品的發展,使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無形中降低了產量,增加了成本。
(四)土地流轉不暢,難以實現土地集中連片一是由于土地稀缺性更加明顯,導致農民惜租,土地轉,出戶減少,與老百姓溝通不暢,擴大基地規模受限。二是土地集中連片困難,流轉的土地,往往交通不便、農田基礎條件差,難以做到集中連片。三是農民對土地流轉積極性不高,寧愿委托給親朋好友耕種也不愿流轉。
(五)品牌意識不強,缺乏市場競爭力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一旦接受質押,企業的業績、經營方針和經營者素質都會使商標價值發生巨大波動,從而銀行承擔風險的因素就變多、變大?;?、循化縣屬于少數民族貧困縣,品牌意識薄弱,而品牌的力量不僅僅可以吸引商業銀行的投資,還能夠增強市場競爭力。
(六)風險保障機制滯后,導致金融支持弱化小企業往往是資金有限,信用評級低,甚至有些企業是第一筆銀行貸款,尚未屬于評級客戶,擔保物又不足,擔保體系不完善,貸款難上加難。加之經營者保險意識不強,農業保險的法律法規及組織體系也不夠完善,面臨的市場風險較大,影響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積極性。
三、措施建議
(一)借鑒循化縣“三加”創新信貸模式,助力形成農牧漁業標準園借鑒循化縣家庭牧場的“三加”信貸模式,探索建立“信用+擔保公司+農業園區”、“信用+擔保公司+家庭牧場”“信用+擔保公司+漁業示范園”的農牧漁業信貸模式。通過增加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降低利率浮動區間,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縮短貸款審批時間,簡化貸款流程,如對于新成立的企業,免去其提供近三年的財務報表等程序。在還款方式上根據貸款期限、生產需要、經營周期的不同,和借款人協商選擇還款時間和形式。
(二)創新開發“菜籃子”信貸政策,使政策產品化,做到“一行一品”放寬農業貸款審批權限,支持各類金融機構發展,完善金融服務體系,覆蓋由于成本、風險與收益不匹配而不愿涉足的剛起步的“菜籃子”小企業。加強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優化“菜籃子”主體發展的金融環境,引導轄內涉農金融機構不斷增強服務功能,創新性地開發適合當地“菜籃子”工程的專項信貸指導政策,并實現政策產品化,確保做到“一行一品”。并鼓勵金融機構對信用度高、資金周轉量大的“菜籃子”生產基地發放信用貸款。
(三)加大溝通,建立土地流轉配套信貸政策一是加大宣傳,提升土地流轉在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方面帶來的實惠。二是結合流轉行為與相關農業產業鏈條的打造,發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和農村房屋抵押信貸業務。三是企業主合理布局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具有自身優勢的主導產業,引導土地向規劃的產業流轉,確定好自身的農業生產模式。四是相應的金融機構適時地對“菜籃子”工程進行扶持與推動,擴大“菜籃子”基地擴建規模,及時解決“菜籃子”工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四)小投入橇動大資金,巧用建行“助保貸”惠及“菜籃子”縣域金融機構應將循化縣“菜籃子”實施基地的小微企業納入“助保貸”業務平臺,體驗新型信貸產品帶來的好處,從中籌集資金,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菜籃子”工程融資難的問題,促使其又好又快的發展。
(五)建立風險保障體系,最大限度分散風險一是加強對實施基地農民的農業技術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其科學種養殖水平。二是開發適合當地“菜籃子”發展的保險品種,建立健全“菜籃子”工程發展的農業保險組織體系。三是完善當地農業保險法律法規。
作者:中國人民銀行化隆縣支行課題組 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