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剖析中國會計教授走向實證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正值新《會計法》頒布實施之際,中國的會計學術界于7月13日—15日在武漢迎來了屬于他們的一年一度的盛會──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年會是中國會計教授會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會計學術界的一件大事。每年趕赴7月會計盛會,不僅是中國會計教授們熱切的心愿,而且也成為港、臺、海外會計學者們心儀已久的事。武漢40℃的高溫也沒擋住他們的腳步,300多名海內外會計學者、職業團體、實務界、新聞出版界人士參加了此次由中南財經大學承辦的“2000年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
2000年年會,是中國會計教授會自1995年成立以來舉辦的第6次年會。第一、第二次年會是1995年和1996年由上海財經大學協辦,在上海舉行的;第三次年會是由廈門大學協辦,于1997年在廈門舉行的;第四次年會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協辦,于1998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五次年會是由東北財經大學協辦,于1999年在大連舉行的。
2000年是承接上下千年中最特別的年份,中國會計教授也面臨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局面。此前各次年會的成功舉辦,為中國會計教授會的未來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我們期望此次年會能夠成為中國會計教授會未來發展的一個新起點,通過此次年會的成功舉辦,能夠把中國會計教授會的各項工作在新世紀里導向一個更高的發展層次。
中國會計教授會會長、上海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湯云為教授在開幕辭中說,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越來越多的變化,一系列全球化的新問題成為我們時代的特征。會計會球化的浪潮也毫不例外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借助于人類科學的日新月異,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們已經依稀看到未來會計的一些景象。那是一個會計信息多元化、多信道的新世界,會計信息暢行無阻。不過,盡管我們有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但是要實現我們全人類的理想,還必需作出艱苦、認真、冷靜而又大膽的思考與創新。學術研究在理論上要先行一步。因此,本次年會,讓我們一齊來反思過去、檢驗現在、開創未來。
當今中國,也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著一次前所未有的經濟改革。我們的經濟動作,尤其是金融體制、證券市場和宏觀法律環境等方面又取得了可喜的進步。新《會計法》的頒布在全國范圍內引起重視,新會計準則不斷出臺引起實務界和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抓住時代演變的歷史性機遇,借助信息技術的浪潮,用我們鍥而不舍的進取心和創新精神,將中國乃至世界的會計學術研究推向嶄新的21世紀。
我們期望此次年會能夠成為中國會計教授會未來發展的一個新起點,通過此次年會的成功舉辦,能夠把中國會計教授會的各項工作在新世紀里導向一個更高的發展層次。進一步弘揚“推進中國會計教育、研究與實務發展”的宗旨,把中國的會計事業推向前進。
希望會計教授們能從會計的角度論證一下光谷的可行性。這次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的影響將在湖北開花結果一向很注重捕捉發展機會的湖北省,對“2000年中國會計教授會”在武漢的召開,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武漢市副市長張代重、湖北省財政廳廳長童道友親臨會議,湖北電視臺、武漢電視臺作了全程報道,并在當日黃金時間的重要新聞里播出。
張代重說,此次年會將促進國際、國內會計學術界的進一步交流,推動會計研究與實務的發展。武漢的會計教育資源很豐富,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就具有一定的地位及實力,將會為武漢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張代重提議來參加年會的代表們去參觀武漢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他說,武漢高新技術開發區將建成中國的光谷,這將為武漢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希望會計教授們能從會計的角度論證一下光谷的可行性。
童道友說,湖北地處中原,九省通渠之地。湖北有45萬會計人員,8000名注冊會計師。會計工作是財政工作的基礎,是經濟決策的依據。市場經濟的培育和發展,有利于黨中央提出的“三個代表”的落實。這次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的影響將在湖北開花結果。
實踐證明:市場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副秘書長陳毓圭說,多年來,中國會計教授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會議之前他拿到的由中國會計教授會秘書處編寫的《1997—1998年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論文集》就是一個象征。這還僅僅是兩年的學術成果,要總結6年的成果將會更大。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這個在50年代提出的命題,經過多年市場經濟的檢驗,更加證明了:市場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在當今世界,會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正視、超越這些挑戰,會計事業將會有一個光輝的未來。
中國會計教授會得到了許多著名中外會計學術團體的支持
在過去6年中,中國會計教授會得到了許多著名中外會計學術團體的支持。尤其是美國會計學會(AAA)自中國會計教授會成立以來,一直都給予中國會計教授會支持和關心。每年他們都派出以會長為代表的強大陣容前來參加年會。盡管今年美國會計學會現任會長JanWilliams因個人原因不能前來參加此次盛會,但他仍然設法委托此次前來參加年會的美國華人會計教授會前會長、美國南加州大學林文雄教授作為美國會計學會代表向本次大會表示祝賀,并代表他本人在大會發言,以保持美國會計學會與中國會計教授會兩會間的長期友誼與合作。
此次年會召開前,日本會計學會也主動與中國會計教授會聯系,希望能夠參加此次年會。
中國會計教授會還一直得到國際會計教育與研究協會(IAAER)的支持與關懷。該會會長利得爾教授特地指派國際會計教育與研究協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院長何順文教授前來參加年會。
此次年會的參與者中,覆蓋的學校面已達到71家,其中有大學院校的院校長20位,有系主任、副主任40余位,有博士生導師20余位。
在與會代表中,有來自香港和臺灣地區,以及美國、日本的代表。中國會計教授會是一個以華人會計教授為主導的學會,海外華人教授的積極參與,表達了他們對中國會計教授會的大力支持,表達了他們對中國會計教育與研究事業的支持。
在此次提交的論文中,由大陸以外會計學者提交的論文有近10篇,有幾篇論文還是以中國大陸的資料為背景而展開的研究。
江山輩有才人出,長江后浪推前浪。年輕會計學者的脫穎而出,預示著中國會計教育與研究的未來與希望根據組委會最后的統計結果,本次大會的注冊代表數量達到了260余人,還有部分未正式注冊的約有50余人列席了會議,從而使本次會議代表的人數超過了300人。正如中國會計教授會副會長吳水澎教授所言,如此大規模的學術會議尤其是會計方面的學術會議在國內還不多見。各項組織工作的難度之大,也是對會議組織者管理工作和管理水平的一次大檢閱。
此次年會有大會主題報告、分組學術交流和研究論壇的大會發言等三項主要任務。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郭道揚教授作了題為“論經濟全球化中會計改革的新視角”的主題報告,武漢鋼鐵公司總經理劉本仁作了題為“武鋼在競爭中發展──強化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增長質量”的主題報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中央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李爽教授做了題為“論會計服務市場的動因及趨勢”的主題報告。三個主題報告分別針對我國當前會計教育,研究和實務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指明了各自發展的方向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分組學術交流共分五個場地25個專題共計75篇論文進行了大會分組交流。有20余位教授主持了這些專題小組的發言,有60余位教授對這些論文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有些分會場聽眾十分踴躍,以至于組織者無法在場內增加座位。在這些精彩,高潮和掌聲的背后,表現出的是各位教授和學者對中國會計教育與研究事業的熱愛,是多年艱苦勞動的積累、沉淀和辛勤耕耘的結果,是博大無私的奉獻精神。大部分與會者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便利來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不僅使得報告的內容更精彩,形式上也表現得更現代,使得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從內容到形式都與國際慣例更接近。
本次年會共收到論文150余篇,盡管小組發言交流已使用了最大容量,也只有75篇論文被安排在會上交流,還有近一半的論文沒有得到會議發言交流的機會。
在研究論壇的發言中,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副秘書長陳毓圭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韓季瀛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的孫錚教授、西南財經大學的趙德武教授、天津財經學院的陳敏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的孟焰教授分別就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作了報告。這些發言涵蓋了會計和財務研究的不同領域,涵蓋了中國大陸和大陸以外會計學者對會計研究和實務的不同觀點,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受西方實證研究的影響,在這次會議上出現了更多的有關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研究論文,而發表這些論文的作者也更加年輕,他們所做的研究也進一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吳水澎教授感慨地說,江山輩有才人出,長江后浪推前浪,這使我們看到了中國會計教育與研究的未來與希望。
在150多篇論文中,此次年會選出了2篇優秀論文。這兩篇論文分別為:復旦大學會計系陳朝暉、洪劍峭合寫的《中國股市IPO效應實證研究》、中山大學會計系劉峰、譚勁松合寫的《銀行監管政策的市場效應檢驗》。
此次年會還決定,中國會計教授會會長職務任期以后為一年,選舉吳水澎教授為2000—2001年的現任會長,湯云為教授為前任會長,郭道揚教授為候任會長。2001的年會在天津舉行,2002年的年會將在成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