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改革開放使得我國的金融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了順應這一發展潮流,國家和金融行業在培養金融方面人才上也是越來越重視,為了提高金融人才的素質,國家和金融業實施了眾多對策,像支持金融業在教育領域的開展,成立多層面的教育金融系統,以便于促進在專業教育金融精英的培育;最大化地培養金融教育行業工作人員,建立專門培養金融從業人員的系統;引用外國金融領先行業的成功經驗以及引入國際杰出的專業金融業精英,促使國家金融業同世界金融緊密結合;完善金融業的管理機制,為人才的管理和栽培營造一個優良的環境氛圍。雖然中國金融專業人員的培訓系統已經漸漸成形,一定程度上能夠支持我國金融業的成長,可是國家金融體系并沒有得到最終的完善,依然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1]。
1.1我國的金融人才缺乏世界眼光和全球視角金融全球市場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國作為金融全球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會面臨國際化的市場競爭。金融人才的眼光應放眼國際,不應只是局限于我國同行業間的角逐和爭斗上,還要能夠全面地做好面臨全球金融巨子挑戰的準備。而這正是我們現在的金融人才所欠缺的,因此金融行業的前進也舉步維艱。而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鼓勵使大量企業涌現,也由此產生了對金融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國內不健全的國際金融人才培養體系,使人才量多而質不高,看似培養了眾多人才,但實在難以滿足金融企業的發展需求;其次是目前雖有很多海外留學背景的金融人才或是具有較高業務能力的經驗老手,但大多都走進了良好發展條件的國外的企業,因而變成了國內外行業競爭之間的頭號難題,使我國金融行業面臨劣性競爭的局勢[2]。
1.2頂級金融專業人員稀缺國家金融業精英的栽培離不開高等學府等這些主要機構,使其在對專業金融精英的培育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高等學府對金融業專業人員培訓的品質好壞深深地影響著金融行業以后的發展,然而國內金融業專業人員的培育主要依靠高等院校金融專業平時的教育與培養,但是我國高等院校在金融教育體系中是發展不完善的,是有漏洞有缺點的,是存在問題的,比如說,沒有明確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發展方向,課時課程安排和課程內容存在問題,落后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落后的師資力量以及教育團隊等。以上所述成為了中國高校培養金融人才特別是培養高端金融人才最重要的問題[3]。另一方面是,大部分的金融企業缺乏對從業人員進行后期的培訓,使得從業人員缺乏工作的能力,這些都不利于高端人才的形成。
1.3國內對于復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供不應求不斷引入新的技術、理論,這些都為解決金融問題提供了更多的方法。隨著波及金融問題的地區范圍更加廣泛,對金融從事人員的業務能力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對復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開始增加。所謂復合型金融人才,就是具有多種知識和技能的金融人才[4]。計算機及網絡應用、市場調研分析、信息分析處理等都與當前金融業聯系比較密切。例如計算機網絡運用,當前社會,計算機通訊技術已深深地影響了金融業的運營模式,更甚者影響了金融行業的發展,隨著金融行業網銀以及遠程電子貿易支付等新型技術的出現,復合型金融專業人員將是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我們在金融業發展的新形式下以最快的速度培育金融專業人員,培養更多具有多種知識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來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
1.4金融人才培養系統與企業實際需要脫節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是金融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在這一行業工作的基礎和關鍵。且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汲取經驗和知識,要能主動地去吸收理論和世界的新發展及新成果。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金融企業生存數字化,對人才的技術要求也進一步提高[5]。且在人才培養系統中,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要對應不同的培養體系。
1.5忽略了高素質金融人才的培育高素質金融人才既有豐厚的理論基礎,學習和適應能力強,金融創新能力也不錯,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并且還具有較強的職業素養等。金融業是一個競爭強烈的創新型行業,傳統的金融運營模式正在被新穎的管理運營形式不斷地沖刷著,運營模式的洗禮,使金融企業必須不間斷地革新與發展。可是由于我國對高素質金融人才培養的不足,使得在我國幾乎沒有具有創新思想能力的專業金融人員。整個金融行業創新力的低下也使我國難以緊隨國際金融行業發展的步伐。
2我國金融人才培養的對策分析
(1)增強高級金融人才的培養,與國際接軌。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更多的高級專業金融人員可以走出國門,有學習培訓的機會,能夠經過這些途徑,增強高級專業金融人員,包括企業集團領導人的認識水平以及決策能力;還有一點,由于我國缺乏相關的專業管理者,所以要引進一批有豐富實踐經驗,特別是具有留學和金融業管理工作背景的金融管理人才,讓他們參與到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決策中,以此來實現與國際接軌,也有利于提高企業整體的金融管理素質。
(2)加強教育、課程與國際接軌,與世界上的著名商學院進行合作,學習世界先進的金融思想與理論,學習世界成功企業案例。組建院校之間師生溝通交流的平臺,培育高素質、創新性專業人才,滿足國家政策要求,同哈佛、劍橋、牛津以及斯坦福等眾多國際名牌大學進行互換學生、進修雙學位名目的發展,并且實現常態化。組建跨學校合作辦學體制,為社會提供服務,在國家重點領域強化學校之間的辦學協作。參加國外一級大學組織交流活動,構建多變協作的網狀組織結構,探討世界交流協作的新形勢。如北大關注國際發達地區的名牌大學及專科優勢,主動探尋全方面的協作,構建覆蓋全世界重要地區的協作網絡。
(3)用“英才教學”的理念培育金融業專業人員,傳業授課的同時還要注重人文同自然科學知識的培育。高等院校的金融課程需要強調文武雙全,微觀和主觀齊頭并進,理論和實際充分結合,提高金融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比如將金融學與管理學、法學、外語學和計算機科學交叉融合進行,拓寬畢業生的知識范圍,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培養各行各業的應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在培養金融人才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在開設金融類課程的同時可以開設一些相關課程,比如說計算機應用科學,英語和小語種學習,收集分析信息和處理數據,寫作和語言能力等,來適應金融行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培養。
(4)加強教育機構和金融企業之間的聯系,形成以高校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高等院校在培養金融人才的過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加強企業、行業、國家、學校之間的聯系與溝通,依據市場需求,明確各階層金融專業人員的培育目的,做到分工合作,以培育高等人才作為主要內容,以金融專業人才需要作為引導,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本科高等學院及職業技術學院專業人員培育的作用,組建一個培育創新型金融專業優秀人才同領導人才的教學平臺,從而滿足金融行業高素質、創新型領導人才的需求。
(5)加強金融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金融行業專業人員的培育極其重要,而對其創新力的培育更是重中之重,不論高等院校對學生子弟的培育還是企業集團對工作人員的栽培,都應著重培育其創新能力,勉勵社會各階層精英人員積極學習金融知識。經過學習相關金融結構理論知識,把創新應用到金融管理中,對業務進行改革。培育有關金融專業人員,不斷引用新的技能和戰略,以此打開新的市場,積極參加在產品交易流程和運營管理形式等方面的新型活動,為顧客提供新型的商品服務模式,從而使國內的金融業得以快速地發展,并提升我國金融行業的競爭及革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小琪.農村金融水平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灰色關聯度分析———基于吉林省數據[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19-22.
[2]肖攀,蘇靜.我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才智,2016,10(25):39-40.
[3]夏元燕.我國民辦高校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對美國等國家人才培養模式的經驗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3(3):135-137.
[4]張媚,張寅.淺談我國高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13(9):122-123.
[5]王德春,龔清林.淺析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科技風,2017,7(11):279.
[6]者勝祥.我國高等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9(12):69-70.
作者:周小琪 單位: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