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中職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聯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慢鏡頭展現運動過程
在學習中,很多物理現象都是稍縱即逝,無法觀察得到,即使一些能看到的運動過程由于速度太快也無法觀察仔細。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通過計算機處理放慢運動的速度,重現這些物理過程,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如在學習加速度的課程中,學生往往無法直觀看見速度規律性增加或減少的過程,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小車的運動,慢鏡頭播放小車的運動,在一個勻速運動的小車上施加一個反方向的恒力,學生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小車在恒力的作用下先做勻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后再沿著作用力的方向做勻加速運動。這樣通過計算機展現這些物理過程,并隨時對其控制,更容易觀察理解。
1.2分解物理現象,重現思維過程
很多物理現象可以分解為單獨的簡單現象,但這些思維方式方法是抽象的,不可現的,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我們的思維。例如在學習平拋運動時,可以將物體的運動曲線投影在x軸與y軸上,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平拋運動就是一個勻速運動與一個自由落體運動的集合。這樣將抽象的思維立體化地展現出來,學生更容易消化。
2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模式的探究
2.1演示與講解相結合的整合模式
演示整合模式主要是指老師根據課程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課件通過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展示教學,這種方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動態地展示給同學,將微觀世界宏觀地展現出來,將高速度的運動現象以慢速的過程展現出來,突出事物的本性,創造靈活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感知。這樣的模式往往包括:創設情境—發現問題—實驗(或演示)—分析概括幾個流程。如在學習《螺旋測微器的使用》一課時,對于中職生來說螺旋測微器屬于新儀器,在之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既不了解其形狀也不了解其使用方法。螺旋測微器的實物相對較小,若老師上課拿著實物進行講解如何操作如何讀數,可能只有第一排正中間的同學才能看清。這種情況下可以讓同學們了解實物之后通過計算機將課件中的螺旋測微器放大,拖動粗調動點與微調動點來講解如何讀數,最后再讓同學們自己練習。這樣演示與老師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做到講解細致全面,也能夠做到生動直觀。但是演示與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仍然沒能跳出老師教授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模式,不能很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2引導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整合模式
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將信息技術帶入課堂,為學生創造新穎的教學情境,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學,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探究式學習。自主探究的整合模式主要包括: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采集實驗數據—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分析與評價幾個環節。如在學習《動量守恒定律》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自己運用軟件制作物理模型。通過《仿真物理實驗室》創建一塊平板,上面再創建一個木板,設置它們的物理屬性,選擇考慮重力作用。這樣一個模型就建成了,學習過程中通過改變參數來改變物體的運動,觀察運動的規律。虛擬的實驗可以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情境體驗,在改變參數探究不同狀態運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收集實驗數據,自己發現物理規律,不僅掌握了所要學的知識,也增強了自信心。
2.3利用網絡進行拓展式探究的整合模式
網絡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信息資源,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資源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物理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處處都有物理現象,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著手,自己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獲取相應的知識,了解其中的物理規律,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在探究、實驗中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老師可以對學生的疑問、難點進行隨時的指導,引導他們探究的方向。一個專題的學習過后,讓學生撰寫探究報告,展示他們的探究成果、過程和仍然存在的疑問,老師對此進行評價、解答。探究式學習更多的是對課堂的延伸,學生在這其中扮演主角,老師是輔助人與參與者。自主的探究式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可以在不斷的探索與積累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總之,計算機時代的來臨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了挑戰與機遇,但是如何利用好信息技術這個新式武器,讓它在教學中發揮正面作用仍然是中職老師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只有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建設相對接,用動態的教學豐富我們的課堂,將課堂立體化、生動化,充分挖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讓他們在物理的學習中發掘潛力、培養能力,才能真正實現中職教育的科學化。
作者:宋亞群單位:新疆霍爾果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