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議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行政決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依法行政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有快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1.1只有依法行政才能維護社會穩定
“穩定壓倒一切”,穩定是改革和開放的前提。鄧小平同志早在《壓倒一切的是穩定》一文中就指出: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當前局勢總體來說是好的,但隨著組織形式、利益主體、價值觀念的多樣化,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增多,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更加艱巨。與此同時,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仍然存在,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尚未完全樹立,少數領導干部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現象時有發生,阻礙了群眾正常的利益訴求,損害了群眾的合法權益,成為引發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的部分誘因。實現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的根本。要真正做到人民利益至上、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將利益訴求、糾紛解決納入法治軌道,為改革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法治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這是實現十八大對領導干部能力建設提出的要求。強化這方面的能力建設,顯得更加緊迫和必要。
1.2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優化發展環境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的。優化發展環境,不是阻止行政部門執法,而是要求行政部門提高服務意識,規范行政行為,制止亂檢查、亂罰款、亂攤派等侵害企業利益的行為。早在兩三千年前,《呂氏春秋》就有了對環境問題的透徹分析:“覆巢毀卵,則鳳凰不至;刳獸食胎,則麒鱗不來;干澤涸魚,則魚龍不往?!??!痘茨献印分姓f:“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環境是生產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沒有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實現地方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就沒有保障,有了好的發展環境,才能吸引各種資源,才能促進發展。依法行政工作只有緊緊圍繞發展這一主題,充分發揮促進、保障功能,不斷改善和優化發展環境,將體現科學發展要求的法律制度落實到基層,貫穿于政府各項工作和工作的各個環節,體現在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公平處理各種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服務優良的環境上,才能保障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1.3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當前,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依法行政就是規范、約束行政權力,依法明確行政職能和管理范圍,要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求,加快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調整政府、市場、企業、公民之間的關系,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法律知識學習培訓機制,提高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1.4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促進行政效率提高
依法行政的本質是保證效率。一方面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定時間內、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辦事;另一方面依法行政,可避免因行政權力濫用而引發行政爭議,減少糾紛和矛盾,少走彎路,減少反復,促進行政效率提高;同時依法行政還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分工協作,各負其責,避免推諉、拖延,這也有利于改進行政機關工作作風,提高整體行政效率。因此從全局和長遠來看,嚴格堅持依法行政只會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效率的提高又會促進依法行政的深入推進,從而形成良性互動,為優化發展環境提供優良的法制保障。
2依法行政是減少決策失誤,促進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最有效方法
行政決策是行政權力運行的一種重要形式,決策是領導者的基本職能,權力如何運行,不但關系到依法行政,也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10年來,隨著依法行政的全面推進,各級政府主動聽取民意、科學決策,使重大民生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彰顯了法治的進步。但現實中,隨意盲目決策、追求政績的決策、以權謀私的決策等現象不斷發生,對政府形象造成嚴重損害,給公共資源造成巨大損失。分析這些決策失誤,會發現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對決策者缺乏責任制約,所作決策正確與否似乎與決策者沒有多少責任關系,決策失誤雖然帶來巨大危害,但卻不用決策者負責,從而使得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漫不經心、輕率決策,有些甚至為了謀取私利而決策。2009年,中辦、國臺辦出臺了《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但在一些地方,問責制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責任是標尺,要對領導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責任做詳細、具體、明確的規定。特別是我們實行的這種集體負責制,如果規定不明確、不具體,很容易流于形式,會變成集體負責、最終無人負責。針對當前權力運行存在的問題,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關于權力制約監督,十八大報告的新提法,是建立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要求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建立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強化領導責任、減少決策失誤、及時糾正錯誤決策和挽回損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有利于防止決策權力的濫用,有利于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3總結
因此,我們領導干部要依法行政,減少決策失誤、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有快發展,就能實現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到2020年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宏偉目標。
作者:洪梅單位:中共銅仁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