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械制圖教學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利用實體模型教學法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
由于學生沒有接觸過空間體系,所以對物體空間形態很難想象,我們可以展示一些實體教學模型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使學生在大腦中對實體的空間形態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空間想象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建立性認識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空間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比較直觀的實體模型教學,將圖樣和實物對照,以“物”代“言”,形象易懂,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學生可以直接從實物模型入手,由外到內,再由整體到局部,最后了解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個較完整清晰的表象,在大腦形成具體的“實物”,然后按照投影規律繪制出平面圖形。同時教師可適當提問,采用問答的方式與學生不斷產生互動,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這樣有助于開啟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里以講解組合體為例:如下圖,在講到組合體組合形式及表面連接關系時,在課堂上先演示軸承座模型,把模型拆成五部分:1.底板、2.支撐板、3.圓筒、4.圓凸臺、5.加強肋板,再組合到一起,讓學生觀察各部分之間合形式及各基本體表面間連接關系。這樣與之相關的幾種組合形式包括疊加、切割、綜合等,還有相切、相交兩種表面連接關系都在這個組合體上得到了體現,讓學生一目了然。
二、借助AutoCAD技術構建三維模型,提高課堂效率
對于復雜、不易理解的圖形和結構,如果能利用AutoCAD,或者solid-works、pro/e等軟件繪制三維模型,對其隨意地旋轉、剖切、放大等,讓學生從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來觀察模型,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零件、裝配體的空間結構及組成,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與掌握課本知識點。例如,在講解截交線一章節時,平面切割回轉曲面體這一部分,學生很容易搞混淆,尤其是平面與圓錐體相交,得到5種不同的截交線。如果教師單純地講解在什么情況下得到哪種截交線,學生很難明白,此時如果借助AutoCAD繪制出三維模型,然后把每種情況通過剖切展示其截交線的形狀,學生就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另外在講解組合體時,利用AutoCAD對組合體進行分離、組合,并生成二維圖形,更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此以外,還有零件圖、裝配圖借助AutoCAD在課堂上繪制,可以節省繪制時間,也能很方便地對局部結構較小的部分進行放大。同時可以利用三維模型加深學生對零件上的退刀槽、鉆孔結構、倒角、過渡線、鑄造圓角、公差配合及螺紋、凸臺與凹坑等概念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效率。
三、練習、評講相結合
由于機械制圖有較強實踐性,因此在課堂上應重點培養學生繪圖的動手能力。即教師可遵循“講———練———評———再練”的模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動手,教師講課過程也是學生的練習過程。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示范,學生練習,同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題和配套的習題冊精心編制課堂練習題、課后作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并盡量把重點、難點包含到訓練中去。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評講分析,對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重點講解?!霸倬殹钡哪康氖菍毩曋谐霈F的問題進行再鞏固、再練習,使學生對相應知識點有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
以上幾種教學方法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的一些經驗,主要目的在于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關系,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同時科學設計學生練習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對有疑問的學生及時給予指導,要防止學生在課下練習時抄作業、走形式,力爭做到教與學的同步。
作者:周華鋒單位:河南化工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