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野外煤田地質目的層的預測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山西組2、3煤層的預測
(1)通過對三維地震資料分析:T3波反射能量強,連續性好,波形特征比較穩定的特點找3煤層,比較可靠。(2)山西組與下石盒子組地層巖性特征的識別主要根據巖性特征不同,下石盒子組地層為紫色,灰綠色泥巖,粉砂巖夾砂巖,下部為灰色,灰白色砂巖夾灰綠色粉砂巖,泥巖,底部為不穩定的厚層狀細砂巖與山西組分界。山西組地層由淺灰至灰白色砂巖,深灰至灰黑色粉砂巖、細砂巖組成,為主要含煤地層,局部有巖漿巖侵入。屬溫暖濕熱帶條件下的河湖相沉積。3煤層頂板以上的灰白色的細砂巖體,特征十分明顯,相對較穩定,因此可作為預測3煤層的標志層。(3)化石特征本組富含科達、羊齒及孢粉類等植物化石。(4)標志層及間距在上石盒子組底部有一重要標志層B層鋁土巖,B鋁土巖距3煤層平均厚度75m左右,2煤層距3煤層的間距20m比較穩定,據此預測2、3煤層比較可靠。
2太原組煤層的預測
太原組發育主要石灰巖、煤層等主要標志層見圖1。太原組地層石灰巖發育,屬海陸交互相沉積,以海相泥巖或一灰與山西組分界明顯,太原組頂部地層的泥巖一般成深灰色,與山西組地層巖性明顯區別。煤層、石灰巖、泥巖、砂巖旋回明顯,韻律清晰,本組合有13層石灰巖和22層煤,主要可采煤層為15、16、17、18煤層。(2)煤層頂板巖性旋回組合特征三灰段:包括4煤到五灰,以粉砂巖、泥巖為主,夾細砂巖與粉砂巖互層、灰巖和煤層。三灰全區穩定,厚度較大,平均厚6.66m左右。為淺灰到深灰色,厚層局部頂底含泥質,具縫合線構造,局部含遂石結核。八灰段:包括15下煤層至六灰,以泥巖、粉砂巖、細砂巖及粉、細砂巖互層為主,夾石灰巖及煤層。以八灰、九灰較穩定。八灰為主要標志層,平均厚2.14m。灰至灰褐色,顯晶質,局部含燧石結核,為14煤層的頂板,局部被沖蝕,被砂巖替代,九灰為15煤層直接頂板。十灰段:下以十二灰頂板與本溪組分界,為太原組主要含煤段,含煤6層,其中16上、16下、17、18為本區局部可采煤層。十下灰為16上煤層的直接頂板,十一灰局部發育,為17煤層的頂板。(3)化石特征三灰、八灰、九灰、十灰含豐富的海百合莖,蜓科及少量的腕足類等海相動物化石。(4)標志層及間距三灰、七灰、八灰、九灰、十灰是本組重要的標志層,各層灰巖的厚度及層間距均較穩定,因此煤層間距相對較穩定。各層石灰巖巖性及化石特征明顯,均可作為重要的標志層。充分利用標志層及間距是預測煤層的重要依據。
3異常情況下目的層的預測
異常情況主要指鉆孔遇斷層時地層層序及間距的變化情況。鉆孔遇斷層時巖芯往往破碎嚴重,遇正斷層地層及標志層間距變小,間距變化大小取決于斷層落差;遇逆斷層時出現地層重復。巨野煤田幾乎全為正斷層。另外在其它地區因構造活動異常強烈會出現地層倒轉的情況,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4綜合分析
具體工作中往往根據地震資料、地層特征、巖性組合、化石特征、標志層及間距、鉆孔遇斷層等異常情況綜合分析后才能做出合理的預測。
5目的層預測的意義
準確預測目的層可減少勘探時間,對厚沖積層鉆進提高了孔內安全系數,縮短勘探周期,節約了勘探資金,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意義。
作者:馬會章雷玲玲馬淑卿單位: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勘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