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庫移民創業致富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遼寧農業科學雜志》2014年第三期
經過多年摸索,在相關部門的引導和幫助下,溫州市水庫移民依托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農業開發和發展為直接動力,多產業并舉;采取并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和多元化經營,以專業合作社為基礎;充分發揮移民精英的帶頭作用,走出了自己的創業致富之路:①建立特色農業基地,實現產業化升級。溫州市水庫移民根據各地特點,因地制宜,建立名、特、優種養殖基地,并依靠“科技興農”,優化種養殖結構。如鷗海區的大棚香菇種植基地、瑞安市的養豬場、樂清市的蔬菜基地等不僅規模大,而且種養殖品種和經營項目也在不斷擴展。②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規模經濟。以家庭經營為基礎,采用土地(或資金)入股方法,自愿組成的生產經營合作體,成為溫州移民創業致富的重要途徑。截至目前,溫州共成立移民專業合作社66家,注冊資金5587萬元,年產值達13789.14萬元,涉及移民5500人,其中,浙南移民農機合作社在2010年共創收746萬元,可分配盈余572萬元,社員人均純收入達3.1萬元。③利用地區優勢,打造旅游經濟。溫州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為移民創業致富帶來了新的契機。文成縣水庫移民抓住江郎山申遺成功的機會,大力發展家庭旅館、農家飯店和以楊梅、葡萄采摘為主的休閑觀光農業園區,逐步形成了吃、住、購、玩一條龍的旅游服務產業。④開展來料加工,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溫州各地通過開展木材加工、紡織品加工和羊毛衫加工等來料加工業,真正實現了水庫移民在家門口的創業與就業,僅白沙村一個村就發展木材加工企業32家,700余移民受益,年增收2萬多元。⑤以城鎮為依托,自謀出路。水庫移民從農業戶口轉變為非農業戶口,失去生產用地后,較多從事五小行業,經營理發、餐飲、零售、旅館和家電等,另外,房屋出租也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
2水庫移民創業致富促進移民社會融入
溫州水庫大多建在經濟落后、生活貧困的山區,而其安置地則為地理位置相對優越,非農產業和商品經濟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雖然水庫移民在搬遷中會獲得相應賠償,但與當地村(居)民相比,經濟上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水庫移民搬遷后成為新生產生活中的弱勢群體,加上一部分移民“等、靠、要”的思想和特殊公民心理,社會融入狀況陷入惡性循環。而創業致富不僅為移民社會融入奠定經濟基礎,而且在創業致富過程中形成的心理認同和社會關系網絡也加速了移民的社會融入。
2.1創業致富積累經濟資本,促進移民社會融入經濟持續同步發展與移民和諧融入之間存在著和諧共振的效應,而實現經濟持續同步發展是移民和諧融入的基礎和決定性條件。移民搬遷后,如果經濟上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甚至是超過搬遷前的水平,那么移民的和諧融入就順理成章,反之,則會出現社會融入難度大,社會不穩定的現象。由于遷入地和遷出地在地理區位、自然條件和社會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水庫移民與當地居民經濟狀況不平衡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通過水庫移民創業致富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水庫移民因經濟差距帶來的心理不適,增強對未來生活的預期,而且能使移民與當地居民居于平等的地位進行交流,為其他形式的融入創造條件。據統計,2013年底,溫州水庫移民人均純收入已接近全市農村居民的16194元的標準,很多移民村甚至遠遠超過這個水平,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村、富村,吸引大批移民干部和當地居民前來取經,提高了移民村在當地的聲望,加速了當地社會對移民的認同與接納。
2.2創業致富生成心理資本,促進移民社會融入心理資本是指水庫移民在創業致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它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和韌性等幾個方面。在遷移初期,由于與安置地居民在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水庫移民易產生懷舊、依賴、失衡和矛盾的心理,他們缺乏對安置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遷移后往往表現出懈怠和壓抑的狀態。而溫州市開展的一系列移民創業競賽活動,不僅激發了移民創業的熱情和安居的信心,而且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成功經營也使創業主體的個人能量和價值得到極大的釋放和實現。水庫移民逐漸從“特殊群體”的思想中解脫出來,以一種主人翁的角色,積極樂觀地融入當地社會。當然,在此過程中,移民精英的示范效應不可忽視,他們的創業致富經驗極大地激起了其他移民的主動性,“不等不靠不要,而是靠自己積極地尋找致富之路”不僅成為移民的信念,也是外界對移民的一致評價。
2.3創業致富擴展社會資本,促進移民社會融入目前,對社會資本的概念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國內外學者根據各自研究的問題和理論框架對社會資本做出了不同的解釋。但概言之,社會資本主要區別于經濟資本和人力資本,著眼于水庫移民的關系指向特征及其所處的社會地位狀況對其所能獲取的社會資源的影響,它主要包括社會網絡(即社會關系)、規范和社會信任等內容。風笑天指出,“無論是移民之間的交往,還是他們與當地原居民之間的交往,都會增強移民們融入當地社會的程度”。在創業致富過程中,水庫移民的職業狀況既擴大了移民與當地社會的交往,為政府、當地居民和移民的多邊互動提供可能,同時也提高了移民社會網的質量,增加了移民的生存空間。一方面,水庫移民積極從政府處獲得政策、資金和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創業致富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機會,改變了以往村民對移民“占用資源,分割土地”的排斥與歧視心理。而移民群體間的互助式幫扶更是移民融入的動力,先富精英為后來者提供技術和銷路上的指導,介紹創業經驗,提高移民生存技能,幫助困難移民實現融入。
3水庫移民社會融入為創業致富提供機遇
從一般過程角度上講,水庫移民創業包括創業意識和動機的形成、創業機會的獲取和識別以及創業資源的籌備等階段。它不僅要求創業者有經營的頭腦,具備管理能力,還要求創業者能挖掘市場潛在信息,準備把握時機,而創業前期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則是創業得以進行的前提。我國農民群體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市場行情掌握不足和資金不夠等特點,與普通農民相比,水庫移民更有著生產生活被中斷,社會關系網絡淡化的特殊性。因此,水庫移民要想實現創業致富,社會融入必不可少,它不僅能為創業者提供信息、技術和資金支持,而且能有效規避創業致富中的風險。
3.1水庫移民社會融入為創業致富拓寬信息渠道信息作為一種資源,一種財富,能夠有效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它在移民創業致富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遷移初期,水庫移民由于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社會網絡限于一同遷移的親戚和鄰居,信息資源匾乏,創業行動難以開展。但隨著社會融入的加深,移民的社會網絡逐漸由最初的移民圈發展到當地居民、致富精英、供應商、銷售商、金融機構以及政府等部門,信息來源渠道大大擴展。水庫移民通過對各方信息的準確把握與分析,創業行動得以形成。另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作為連接產銷的橋梁,水庫移民只有充分掌握市場的銷售行情與前景,才能降低生產的盲目性,真正實現致富的目的。溫州水庫移民大力創辦特色農業基地,正是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通過分析當地市場行情和交通區位,在低成本、低風險的情況采取的理性行動。
3.2水庫移民社會融入為創業致富提供資金支持長期研究創業問題的學者魯西耶將影響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歸納為資金取得、財務控制、創業經驗、創業者個人特征和危機管理等15個方面,其中資金取得居于首位。正如熊彼特指出,“只有資本得到融通與籌集,經濟才有發展,企業才有利潤形成,才有財富的積累與再投資”。水庫移民要實現創業致富,必須投入大量資金,但由于我國農民收入普遍較低,資金積累能力較弱,因此,移民創業投資需要有效的外部資金支持。從實地調研來看,溫州水庫移民創業資金主要來源于兩種途徑:一是政府的有效支持,包括政府的創業貸款和創業扶持資金。二是民間借貸。與正規、嚴格的貸款程序相比,民間借貸具有應急性強、利息低、時間限制不嚴格等特點,也正是這些特征,加上政府創業貸款開展的滯后性,民間借貸往往成為水庫移民創業致富的主要資金來源。水庫移民的借貸對象除了親戚朋友,也包括當地社會的富裕人群,而良好的社會融入關系,則是能否成功借貸的關鍵。
3.3水庫移民社會融入為創業致富奠定物質基礎與返鄉農民工創業大多從事加工業、小型工礦企業、餐飲服務業、運輸業和農村旅游業等非農產業不同,溫州水庫移民的創業領域仍主要集中在與農業相關的產業,如創辦特色農業基地,種植茶葉、藍莓和水稻,這可能與移民搬遷前以土為生的謀生方式有關。按照我國現行土地制度,農民具有土地經營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水庫移民要擴大生產規模,只能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來獲取土地資源,而土地流轉這種私下交易往往涉及到創業致富者在當地的社會融入狀況,包括水庫移民能否獲得流轉土地以及獲得流轉土地價格的高低。接受調查的水庫移民普遍反映,在搬遷初期,由于當地居民視移民為外來者,大多不愿將土地轉讓給移民經營,即便愿意進行交易,也往往以高出市場行情很多的價格進行要求,而隨著移民在當地社會的逐漸融入,這種狀況基本消失。
3.4水庫移民社會融入為創業致富創造良好環境張永禎通過對深圳沙縣小吃的調研發現,“對于農民來說,辛苦本身并不算困難,經營上也并不需要太高的技能也能維持下去,而由于難以融入當地社會,由此產生的歸屬感的缺乏安全現象和不安感往往對農民創業會帶來長期的影響。創業者經常會遭到敲詐和勒索,而店主則多抱著身在異鄉破財消災的心態給錢了事”。溫州水庫移民也不例外,但不管是逆來順受還是奮起反抗,都與水庫移民在當地的社會融入狀況以及關系網絡的構建有關。在初期,由于關系網絡的缺乏,創業者單槍匹馬而只能選擇順從,而隨著社會融入的加深、關系網絡的完善,創業者就有足夠的資本對抗侵擾者。另外,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也往往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建立專業合作社來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利用各方異質性的關系網絡來規避資金不足、信息閉塞、銷路不暢的風險,這就出現了有些企業有做不完的訂單,而有些企業只能勉強維持生計的狀況。
4加快水庫移民創業致富與社會融入的建議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期,有效解決水庫移民的發展問題成為當務之急??梢哉f,水庫移民的創業致富與社會融入是我國完成移民事業、推進農村發展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诙唛g的互構關系與互構邏輯,注重經濟融合的基礎性作用,鼓勵移民創業,提高移民收入;搭建交往平臺,促進移民與當地社會的交流,加快彼此接納;系統引導與規劃,高效利用資源,促進多目標實現,對我國移民主體和移民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應注意:①促進資源共享,鼓勵移民與當地居民共同創業致富。與水庫移民相比,當地居民具有信息資源廣泛、人際關系網絡完善的特點。水庫移民與當地居民共同創業致富,既能有效利用當地居民身份的獨特優勢,也能充分發揮移民創業扶持政策的優惠作用,提高創業的成功幾率。且在共同創業致富過程中能有效消除當地居民對移民的排斥心理,形成“移民的遷入帶來的是機遇,而非占有與分割”的觀念。②注重移民內部差異,分群體促進移民致富與融入。在促進移民創業致富與社會融入過程中,除了考慮普適性原則外,也要對重點人群有所側重。可以讓一部分能力較強、創業意愿強烈的群體走在創業致富與社會融入的前列,以其示范性的經歷來帶動其他人。③關注創業致富的持續性與社會融入的徹底性,分階段進行引導。扶持的目的在于促進水庫移民自身的獨立發展。與政策上的傾斜相比,對移民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培養更為重要,通過開展技能培訓,鼓勵移民參與當地事務,實現移民的真正發展。
作者:譚麗梅單位: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