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化余氨的回收利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根據硝酸車間Ⅰ硝裝置和5000m3液氨球存在的余氨問題,提出了對余氨處理的措施。對余氨進行了有效處理,消除了余氨帶來的安全、環保問題,還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了Ⅰ硝裝置和5000m3液氨庫的長周期運行。
關鍵詞:液氨;硝酸;氨水;安全;
1前言
液氨是無色液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分子量為17g/mol,沸點是-33.3℃,爆炸極限是15.7%~27.5%,易溶于水生成氨水,主要作為生產硝酸、有機和無機產品、醫藥和冶金產品等的工業原料。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硝酸車間Ⅰ硝裝置是5.7萬t/a綜合法生產硝酸的裝置。以液氨和氧氣(來自空氣)為原料,生產模式有三種,分別是全稀硝生產模式、雙硝生產模式、全濃硝生產模式。始建于1966年國防三線建設時期,由于建廠早,工藝設計復雜,自動化程度低。自裝置建設投產以來,進行了多次技術改造。不斷地優化工藝,對安全、環保、節能、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2Ⅰ硝裝置中氨系統置換存在的問題
2.1781工段
Ⅰ硝裝置主要由五個工段組成,分別是781工段、782工段、784工段、785工段、661工段。781工段是氨系統,接受外來液氨,使液氨吸收熱量蒸發為氣氨。大部分氣氨被冷凝為液氨,781工號為其它工段提供冷量及原料氣氨。782工段是氧化、吸收工段。由781工段來的氣氨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NO等,工藝氣在吸收塔用低濃度硝酸吸收生成55%左右的稀硝酸或者用濃度大于98%以上的濃硝酸吸收生成濃度大于97%,NOX含量30%左右冷發煙硝酸(冷酸)。784工段是濃硝酸合成工段。785工段是酸庫。661工段為系統提供氮氣、氧氣及儀表空氣。現階段Ⅰ硝裝置需要停車檢修時,782工段氧化熄火后781工段氨系統內剩余部分的氣氨和液氨處理非常困難,需要對氨系統充入氮氣升壓至0.5MPa左右,再送往Ⅲ硝加壓中和裝置作為原料氣進行處理,在系統氨濃度符合排放標準后再排往大氣,整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及操作工頻繁的切斷聯通各設備,工作量大,781工段整體置換交付檢修至少需要一周時間。目前Ⅰ硝裝置生產任務本來就比較繁重,每次留給工藝清洗置換時間有限。這樣不僅延長了檢修時間還會造成Ⅲ硝加壓中和工藝波動,大大地制約了檢修進度,沒有達到現代企業零排放的要求。
2.25000m3氨球
為了提高公司經濟效益,2011年在Ⅰ硝區域內建成5000m3液氨庫區及充裝站如圖1。5000m3液氨庫區氨球承擔著液氨收貯、外供、液氨槽車的裝卸氨任務。由于液氨的性質,其儲存量也達到重大危險源標準,在環保和安全上對液氨球要求非常嚴。必須按照重大危險源進行管理及操作。根據現有的5000m3液氨庫充裝工藝,發現從氨球充裝泵出口的充裝管線至槽車處如圖1所示,有一小段管線內的殘氨無法完全排盡到槽車事故液氨回收槽(V1004)。剩余部分殘氨排至水桶制成氨水,現場會有少量的氨味,這對現場操作人員和槽車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對環境也有輕微的污染。3治理措施為了實現零排放不污染環境、消除安全隱患及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我們提出了以下措施充分利用裝置內的余氨。
3.1781工段余氨處理
Ⅰ硝裝置需要停車檢修設備或者781工號氨系統需要檢修部分設備管線時,必須把系統內部里的余氨進行置換處理掉,才能展開檢修,否則有出現安全事故的風險。出現以上情況時,首先要把系統內的余氨完全排盡到地下槽內,然后往系統充入氮氣,再排往現有與V1003相連的氣相管,V1003加入脫鹽水,V1003內氨水經吸收泵打循環,達到一定濃度后排往V1005,根據V1005液位聯系單位外售氨水。V1005是新增加的氨水槽,如圖1(圖中加粗線是表示新增加的設備和管線)。直至781工段取樣分析達到置換標準。
3.25000m3氨球余氨處理
在5000m3液氨球庫區充裝液氨時,在液氨充裝泵至槽車管線中,靠近槽車處的一小段管線內(圖1中加粗段)的余氨必須回收利用,否則會污染環境,對工作人員及槽車存在安全隱患。液氨充裝完成后,由于液氨的特性,這一小段管子內的壓力有1.5MPa,打開以前的閥門后,把剩余液氨放回V1004,但還是不能完全放盡余氨,最后還有0.15MPa的氣氨在里面,如圖1所示。因此,我們在這一小段管上增加一根氮氣管。當不能完全排盡余氨時,關閉排往V1004的閥門,打開新加的閥門,再打開氮氣閥門將余氨全部排到吸收罐V1003內,最后將充裝管線與槽車斷開。V1003加脫鹽水吸收制成氨水銷售。
4安全效果及經濟效益
液氨操作崗位是產品生產線上最危險崗位之一。液氨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對現場人員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于死亡。生產現場中的液氨跑、冒、滴、漏是引發安全事故的苗頭。我們提出的余氨治理方案能及時有效地處理Ⅰ硝裝置中液氨所帶來的安全生產隱患問題。為781工段置換節約了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每充裝一車需要外排100g氨,平均每天充裝20車,一年按340天計算,共計100×20×340/1000kg=680kg,每年預計Ⅰ硝裝置計劃停車兩次,每次置換需要處理的氨大約500kg,合計500×2=1000kg,兩種余氨共計1680kg,回收這些氨生成濃度20%的氨水,共計8.4噸,每噸氨水價格在500元左右,這樣裝置產生的余氨進行了回收利用能產生每年500×8.4=4200元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現代企業零排放的要求。
5結語
本文在介紹了綜合法硝酸生產工藝和5000m3液氨庫充裝液氨流程的基礎上,對生產工藝管理和現場存在的余氨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余氨處理的治理方案。徹底解決了余氨帶來的安全、環保問題,達到了保護環境、提高安全,增加了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陶啟賢.液氨整理近期發展概況[J].印染,2005,31(15):48-49.
2譚小術,童剛,劉鑫.淺談對重大危險介質液氨的安全管理[J].氮肥技術,2009,30(1):43-44.
3饒國寧,陳網樺,等.液氨泄漏事故危險定量分析研究[N].安全與環境學報,2004,4:165-166.
作者:張純結 楊定學 顧慈兵 單位:瀘天化股份公司硝酸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