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小麥農藝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科技通訊雜志》2015年第四期
1結果與分析
1.1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小麥灌漿速率的影響從開花開始,每隔7天測千粒重,求出每1000粒籽粒每日增加干物質的量,即灌漿速率。由表1可知,所有處理灌漿速率變化趨勢為:中期>后期>前期。W1處理灌漿速率相比其他處理增長較緩慢,到最大值后迅速減退,說明后期葉功能較差,制造養分減少。W5處理每個時期的灌漿速率均較大,葉片持綠期長,葉功能好,能制造充足的養分,形成較高的千粒重。W2、W3、W4處理變化趨勢一致,灌漿速率逐漸增大,最大值出現時間比W1、W5提前,在最大值后灌漿速率緩慢下降,說明后期葉功能較對照處理要好。
1.2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小麥成熟期干物質積累及收獲指數的影響由表2可知: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質積累與籽粒重量呈正相關:干物質積累越多,籽粒越重,W5地上部干物質積累最多,籽粒最重,對照W1干物質積累最少,籽粒最輕,干物質積累:W5>W4>W3>W2>W1。從收獲指數看:噴清水的對照處理W1最低,為0.46;噴磷酸二氫鉀的處理W2在一定程度上葉片功能期延長,干物質積累較多,收獲指數為0.47,大于對照W1;噴麥鍵的W3處理與噴勁豐的W4處理都形成了較多的干物質和籽粒產量,收獲指數較大,為0.50;噴噸田寶的W5處理植株繁茂姓好,干物質積累和籽粒重量都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收獲指數為0.49,略低于W3、W4。
1.3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物候期及株高、穗長的影響由表3可知: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小麥的抽穗期、成熟期、生育期都沒有影響,對穗長的影響各處理差異不明顯。W2、W3與對照W1之間株高沒有差別,W4相比對照W1株高降低1cm,差異不顯著,說明磷酸二氫鉀、麥健、勁豐對小麥的株高影響較小。W5處理株高為78cm,比對照W1高3cm,說明噸田寶能增加植株的高度,增加地上部生物產量,提高干物質積累,進而提高籽粒產量。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穗長的影響不大。
1.4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產量三因素及產量影響分析由表4可知:畝穗數W2、W3與對照W1之間無明顯差異,W4處理比對照W1畝穗數稍大,W5處理畝穗數最大。穗粒數方面,對照W1最小,W2、W3處理穗粒數較大,W4、W5處理穗粒數偏小。千粒重處理之間無規律性變化,W2千粒重最大,W3千粒重最小,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容重W2最大,其千粒重也最大,說明W2處理飽滿度較好,W1與W5容重偏小,W3與W4稍大。噴清水的對照處理W1產量三因素較小,產量最低,為577.5kg/畝;噴磷酸二氫鉀的W2處理畝穗數最低,穗粒數、千粒重、容重最高,產量為584.3kg/畝,比對照W1增產1.2%;噴麥鍵的W3處理穗粒數最大,千粒重最低,容重一般,產量為591.8kg/畝,比對照W1增產2.5%;噴勁豐的W4處理畝穗數較高,穗粒數、千粒重、容重一般,產量為593.2kg/畝,比對照W1增產2.7%;噴噸田寶的W5處理畝穗數最大,穗粒數、容重較小,千粒重較大,產量為623.6kg/畝,比對照W1增產8.0%,在所有處理中產量最高。
2小結與討論
本試驗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小麥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所有植物生長調節劑均能增加干物質積累,提高收獲指數,但對生育期沒有影響。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產量:噴磷酸二氫鉀的處理產量為584.3kg/畝,比噴清水的對照增產1.2%;噴麥鍵的處理產量為591.8kg/畝,比對照增產2.5%;噴勁豐的處理產量為593.2kg/畝,比對照增產2.7%;噴噸田寶的處理產量為623.6kg/畝,比對照增產8.0%。
噴施噸田寶在所有處理中效果最好,產量最高,但噸田寶能增加株高,使后期倒伏的風險加大。影響小麥產量的因素較多,氣候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本年度屬豐產氣候年型,拔節后降雨量充足,但沒有大風降雨天氣,所有處理均未發生倒伏,對于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否能改善小麥莖稈組織結構,使莖稈粗壯,提高抗折力還不能充分表達。返青至拔節,此期降雨比常年偏少,平均氣溫、日照時數均比常年偏高,麥苗返青起身快,長勢好,所有處理抽穗期為4月17日,比常年提前5~7天。成熟期為6月3日,比常年提前2天,灌漿期延長5天左右,千粒重較常年提高4~5g,在本年度氣象條件下,本試驗中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提高千粒重效果不明顯。
作者:郭凌云劉鳳洲郭鳳芝林坤李思同單位:山東省菏澤市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