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帶式輸送機游動小車改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陜西煤炭雜志》2014年第二期
1游動小車主體結構架體長度改造
1.1主體結構游動小車主體結構如圖1所示。前梁為主要受力部件,所有拉緊力都通過其傳遞到左側架及右側架上,鋼絲繩輪位于前梁的中部,因此前梁要有足夠的強度以防止拉伸彎曲變形。側架主要受拉力,將張緊力傳遞到滾筒上。活雞兔主井帶式輸送機除傳動滾筒外,其它改向滾筒全部采用內置式結構,這個結構優點滾筒外形小,在設計架體時靈活性大,不受外置軸承座外形尺寸的影響。內置式軸承座滾筒與外置式滾筒相比缺點是軸兩端伸出長度小,這樣設計出來的游動小車寬度較小,不利于對膠帶跑偏的控制。因此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每一細節,避免膠帶因跑偏與架體摩損造成重大損失。游動小車張緊繩輪與滾筒應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滾筒卡座應有10~20mm的水平調節范圍用于滾筒的跑偏時調整。在架體確定后,要檢查主架體寬度、高度等相關尺寸與導軌、立柱是否有干涉,也要核對游動小車裝配用螺栓與其它架體、空間是否有干涉。連接平輪及V形輪的螺栓伸出長度不與立柱發生碰撞,防跑偏裝置與導軌上連接立柱的螺栓不能發生碰撞,各件之間最小間隙應大于5mm以上。設計間隙過小,加工過程中誤差累計或焊接變形等因素可能造成一些零部件在移動過程中發生干涉。
1.2架體長度中心高改進架體長度改進:為了減少因膠帶跑偏導致游動小車的擺動,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將架體由原來2500mm的長度增加到3000mm,將滾筒的安裝位置由中部在不影響膠帶安裝及運行的情況下往后布置,最終確定滾筒距離小車前梁位置為后梁距離的2倍,小車在晃動的情況下可減小滾筒的擺幅,如果游動小車繩輪水平偏移10mm,滾筒也只水平移動5mm。較小的水平移動使游動小車的擺角可以忽略不計,起到控制膠帶跑偏的作用。架體長度增加也能增加架體的重量,使游動小車與導軌接觸更加牢靠。架體上度增加時避免過多增加筋板,減少焊接變形對形位公差的影響。提高架體中心高:由于游動小車行走輪一側為V形輪,在角鋼上行走,一側為平輪在槽鋼上行走,在導軌安裝精度不高及小車飄空的情況下就會發生左右晃動造成膠帶跑偏。提高架體中心高可以使膠帶對游動小車產生向下的分力,使游動小車與導軌可靠接觸,V形輪與角鋼的定位功能避免膠帶跑偏分力對游動小車的影響。
2傳動滾筒防跑偏輪組的改造
2.1鼓形滾筒帶式輸送機的儲帶倉受空間影響,膠帶跑偏時難以調節。根據在過去設計制造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嘗試使用鼓形滾筒設計理念,其結構見圖2。原理如下:膠帶牽引力Fq在滾筒錐面處被分解為驅動錐面處旋轉的分力F1和橫向分力F2,F2對膠帶產生一個反作用力F3,F3推動膠帶向右偏移。由于膠帶單位長度內的牽引力相同,膠帶跑偏時左側帶面與滾筒錐面接觸長度大于右側,所產生的對膠帶的推力也就大于右側,因此就能推動膠帶向另一側移動,直到兩側膠帶與滾筒錐面接觸長度相等,推動膠帶偏移的分力達到平衡,使膠帶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2.2防跑偏輪組及標準件校核防距偏輪組:防跑偏輪組由架體及兩盤滾輪軸承組成,可以很好的保證游動小車中心相對導軌的變化,防止游動小車水平方向的晃動,兩滾輪軸承與導輪(槽鋼)的距離控制在6mm左右,如果安裝后間隙過大,也可進行調節,保證游動小車可在導軌上隨著張力變化前后自由移動。標準件校核:前梁與側架使用螺栓進行聯接,主要受剪切力;滾筒壓板處的連接螺栓也以承受剪切力為主。設計時除了使用傳統方法進行計算,也利用三維輔助軟件進行校核。集中潤滑:帶式輸送機為連續運轉設備,張緊部通常都使用防護網進行隔離,給注油潤滑帶來許多不便,在設計中通常將注油部位通過油嘴及油管集中在一起,按照保養檢修計劃對滾筒進行潤滑,這樣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3結語
2013年8月活雞兔主井在停機大修期間對原游動小車進行了更換,到2013年10月中旬從跟蹤使用的情況來看整機運行平穩,達到預期改造效果,也為以后設計、改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作者:李偉鋼單位: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公司皮帶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