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工程施工中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分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借助對施工流程的簡要介紹,探討瀝青混凝土路面具體施工技術內容,研究提出的施工技術可以有效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效益,提高公路施工質量,對我國道路建設具有一定推動價值。
關鍵詞: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
引言
瀝青混凝土是公路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和普遍的施工材料,如果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無法達到相應的規范要求,會直接導致公路的施工價值、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遭受影響。其中,材料控制不嚴格、混合比不合理等屬于常見問題。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公路施工效益,針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具有實際價值。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流程
圖1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基本流程。施工流程可以劃分為施工前的準備、施工中的放樣、材料的處理、瀝青混凝土的鋪設。
1.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施工開始之前,需要先由監理部門報送開工的申報單,并在監理部門認可之后開始公路施工。施工部門需要先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尤其是對基礎層、墊層、路段上的溝渠、管道以及相關的構造情況進行檢查,報請監理公司及時進行檢驗并在合格后簽字,然后開始道路施工。在公路施工材料運送到現場之后,需要由專職人員現場對材料根據相應標準進行檢查,對于未達到技術要求或招投標的材料不能應用在施工現場中,對已經運送到的材料應當及時卸載到儲存場地,并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質量抽查,對于不合格材料及時進行更換,并對抽查的結果上報給監理部門。在施工開始前需要先對路段實行試驗,保障施工效益[1]。
1.2做好測量放樣工作在公路施工現場設置中心線,并以10m作為間隔建立標點樁,在樁上詳細標注基礎設計的要求。其中,需要涉及到基礎的高度、鋪設面層的厚度等內容,在中心線的旁邊根據設計的要求做好樁位標注,并在對應的標注上鋪設面層的高度、厚度以及平整度等指標的控制處理。
1.3瀝青混凝土的材料處理瀝青混凝土材料處理主要以拌和處理為主,需要按照施工技術要求與規定在固定場所中進行處理[2]。拌和場必須具備防雨功能,并及時對拌和料的質量與配合比進行質量檢驗,瀝青混凝土的處理可以采用分拌、機械拌等方式實現,這樣的設備具備自動配料的功能,可以根據技術的要求嚴格控制拌和的時間、溫度、混合量以及含水量等因素,在施工當中可以采用大噸位的運輸工具完成混合料的運輸使用,在卸料過程中務必保障混合料的混合效果,做好防水與保溫處理工作[3];最后,瀝青混凝土的鋪設。在鋪設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基礎層的厚度與寬度,需要在專職人員的智慧下完成混合料的鋪設工作,在鋪設過程中需要采取從遠至近的原則,規避發生縱橫交錯的鋪設問題[4]。在鋪設當中必須嚴格關注鋪設系數,一般二灰土的系數為
1.5,機械拌和料的系數為1.2。鋪設完成后開展路面養護并及時對路面質量進行檢驗,對于存在質量缺陷的路面及時進行補充性施工,保障道路施工效益。
2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2.1施工材料的選擇(1)瀝青材料。瀝青材料屬于公路施工中的主要材料,瀝青材料的質量也會直接決定公路施工效益,而材料的選擇必須根據施工要求選擇,不同類型的公路對于材料的質量要求與類型要求并不相同,高速公路對瀝青材料的黏度要求相對較高,但是在一些車流量比較小的公路中應用的瀝青材料黏度相對較低。與此同時,因為瀝青的延展性相對較高,在選擇過程中還需要參考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自然環境,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地確保公路施工效益[5]。對此,在施工準備階段需要高度重視綜合性的指標,尤其是在經濟效益、施工質量方面進行平衡決策,從而保障施工效益的最大化。公路施工過程中瀝青材料在選擇完成之后需要由專業的人員進行管理,尤其是在材料存放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按照瀝青的品種、類型等進行針對性擺放,并且需要做好防水、降溫等處理工作,進而規避雨水滲透到材料中,尤其是在靜止時間過長后應盡可能控制溫度,保障施工質量。(2)粗細集料。粗細集料的組合也具有較為苛刻的要求,粗集料的表面不能存在任何的雜質,并且所采用的粗集料務必具備采石場的資格認證,應用過程中也需要對粗集料中的泥土雜層實行針對性清理,確保其中無任何雜質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對于集料類型的選擇而言,要求表面不能存在任何其他的雜質,并且所應用的石料也必須達到相應的質量規范,在一級公路、高速公路的應用中,視密度可以提升至2.45t/m3,吸水率可以適當放寬到3%,但是在指標提升時必須得到建設部門的認可,上述指標不能應用在SMA路面當中。(3)施工技術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與運輸方面,想要確保攤鋪的實效性,務必保障混合料的級配、拌和的溫度以及時間等都可以高度滿足規范性的需求,尤其是需要注重拌和過程中溫度的控制,拌和的時間應當控制到最低,促使瀝青混合料的氧化揮發程度可以降低到最小,運輸的時間也需要做好相應的規劃,盡可能保障攤鋪的連續性,保障攤鋪材料的供應連貫性,提高攤鋪施工效果。在攤鋪施工中,接縫時需要經常性對表面粗料實行處理,在接頭碾壓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先橫向、后縱向的順序,從而保障接縫處理的合理性。
2.2施工設計我國公路施工部門一般都是以瀝青混凝土為主要施工技術,借助對瀝青混凝土的公路施工技術進行分析與調查后發現,其在公路施工當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可以有效提高公路施工性能,并且材料本身的價值成本符合我國道路建設現狀。在公路施工項目當中,做好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設計工作,是保障施工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施工中高度重視的工作之一。(1)目標配合比設計。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最為關鍵的設計工作便是根據施工因素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尤其是參考自然環境、公路等級以及路面的類型等進行設計,在合理應用礦料配合范圍之內做好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合理選擇瀝青類型,及時應用馬歇爾試驗明確瀝青使用最佳量。(2)生產配合比設計。在配合比設計過程中,需要先檢查集料是否可以滿足配合比的需求,并保障冷料倉進料時的比例,保障供料的平衡性,之后以最佳的瀝青使用量抽取并開展馬歇爾試驗,促使混合料的孔隙率在3%~4%之間,借助減少和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孔隙率實現對瀝青透水性的改善,最大程度控制水破壞現象。(3)配合比驗證。在配合比設計和原材料選擇完成之后,需要先開展原料試拌與試攤鋪,之后在施工階段借助鉆心方式取樣并開展馬歇爾試驗,做到隨時的施工質量控制,提升骨料的使用量并減少骨料的粒徑,實現混合料均勻度的改善和優化。
2.3材料混合技術的應用(1)施工前準備。根據施工要求明確施工材料,由專職人員實行管理,路面施工前需要先進行清潔處理,規避雜物對施工質量形成影響。施工部門組織人員進行施工處理,期間嚴格控制施工設備與施工工藝,保障施工材料與工藝均可以達到施工基本需求標準。(2)混合料拌和。粗集料與細集料需要分類進行堆放與供料,并以不同料源分開堆放,不同料源的材料需要抽樣試驗,在獲得監理工程師的認可后進行施工。拌和過程中對于不同規格的集料、礦粉、瀝青等均需要根據生產配合比進行精確化計算,將誤差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在瀝青加熱與礦料加熱等過程中,需要保障溫度可以滿足《技術規范》的基本要求,所有過度加熱的混合料均需要廢棄處理,拌和之后的混合料保持均勻,在出現花白、集料離析或結團后不能使用。
3結語
綜上所述,瀝青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會直接決定公路的路面平整度、公路的使用價值以及經濟效益。今后需要不斷強化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與分析,從現場的施工細節著手,不斷提升施工技術規范性,尤其是在選料、配比以及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創新,促使技術規范以及技術要求更加合理,從而保障公路施工效益,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進度。
參考文獻:
[1]趙鵬,馮雷,劉蓋,等.煤液化殘渣在道路瀝青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6,33(2):61-64.
[2]羅柱.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薄層罩面施工技術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22(5):94-97.
[3]王云.瀝青雙層攤鋪施工技術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的應用[J].公路工程,2017,13(5):207-210.
[4]馬乙一,劉星.瀝青路面施工過程質量管控系統[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14(2):233-234.
[5]成高立.高等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養護銑刨施工及特殊部位銑刨處置方法研究[J].公路,2017,23(4):260-265.
作者:曾娟 單位:徐高豐 新余市公路管理局渝水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