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食品分析實驗課革新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食品分析》實驗大多為驗證性的實驗,內容枯燥,分析內容和分析方法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舊式的實驗教學方法中,通常是都是由教師做好所有的前期準備,實驗步驟逐條給學生們講解,實驗操作過程要全程指導,這種保姆式的做法無法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實驗的考核方式單一,僅根據實驗報告書評定學生的實驗成績。這種考核方式不能杜絕學生拼湊數據,抄襲實驗報告的現象,考核成績不能客觀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所以出現以上的問題,主要是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1對實驗課教學重視不夠從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來看,包括實驗課在內的實踐教學環節始終是不受重視的。直到現在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依然存在。反映在食品分析實驗的教學中主要有四方面:第一,目前實驗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實驗室建設不到位,由于擴招學生人數激增,儀器設備配套程度差,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第二,課程設置大都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復習、鞏固和實驗操作技能的訓練,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容易造成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降低,不利于動手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第三,實驗課程的授課方式難以按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考核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第四,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重理論課教師輕實驗課教師,造成實驗指導教師隊伍總體素質不高,限制了教師在實驗環節上的創造性,更談不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
1.2實驗過程中學生能力的培養不足當前的實驗教學方式基本為: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之前,實驗指導老師詳細的講解實驗原理、儀器如何操作、實驗具體的步驟、需要觀察或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等;實驗結束后,學生要按規定的格式完成實驗報告。這種機械式的食品分析實驗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提高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3實驗內容簡單、死板首先,食品分析實驗主要以定量實驗為主,是對食品分析理論課的鞏固和充實。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學生只需按要求去操作,不用查資料、動腦筋,因而也談不上創新,直接影響了實驗和教學效果。其次,教師受到實驗教學大綱的限制無法實施因材施教,無法進行更自由、更靈活的實驗項目。局限于教材,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實驗內容多數千篇一律,留給學生探索創新的機會很少。
1.4實驗考核形式單一,制度也不健全實驗考試成績不能客觀的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2實驗課程的改革
以往的食品分析實驗課授課形式通常是學生按部就班對試驗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復制。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是被動的,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無法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對實驗課程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呢?
2.1調整實驗內容,提高綜合性實驗的比例《食品分析》實驗課程與其他基礎課程,如食品化學、無機化學、儀器分析、生物化學、食品感官檢測等課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而且授課時間相近,避免課程授課內容上的重復是很重要的。因而重新修訂實驗教學大綱和計劃,達到和其他課程既銜接又不重復,補充、完善原有的實驗講義和教材。修訂的實驗大綱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增加很多選做的實驗,不再像舊大綱一樣嚴格限定實驗的個數和內容,所選的實驗內容與生活常識相結合,多是一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例如白砂糖、蘑菇罐頭中亞硫酸鹽的測定,奶粉當中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這樣便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們通過和其他課程老師共同研討的方法,把《食品分析》課程的重點定在化學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上,以及一些小型或手持儀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上。這樣,使學生能對實驗項目提起足夠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實驗中來。
2.2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往的實驗中,一個自然教學班中的人數較多,實驗室的面積有限,因而實驗過程中多是多人一組,很多學生都沒有得到獨立操作儀器的鍛煉機會,為完成任務而結束實驗,或抄襲別人數據、編造數據,以吻合課本中的結果,根本起不到實驗教學應有的作用。因此在食品分析實驗中,我們采用小班上課的方式,1-2個同學一個組,從前期試劑的配制,到整個實驗的結束全部過程,要求所有同學都要親自操作,盡量減少教師的“包辦替代”。對于一些大型精密分析測試儀器,在有教師指導和學生已經掌握儀器的使用的前提下,要求學生們獨立開機,自行實驗和自行關機。這樣,同學們不僅能很好的掌握儀器的使用流程,熟悉樣品的處理方法,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2.3改進實驗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增強實驗教學的直觀性和應用性。在實驗授課中,可以借助理論課的授課手段,如使用多媒體或掛圖來提高教學效果。可以通過網絡下載或自己制作動畫對實驗過程進行演示。比如水蒸氣蒸餾的實驗,我們制作了一個動畫,形象的演示了整個實驗的操作過程,學生們一致反映對該實驗印象非常深刻,過了很長時間還能清晰的想起整個實驗過程。另外,由于實驗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實驗課過于復雜開設不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既可彌補這部分的不足,又可開闊學生的視野。
2.4改革實驗的考核制度實驗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因而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后,同學們是否掌握了實驗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將來能否獨立從事基本的食品分析工作,是考核的重點。以往的食品分析考試,只采用筆試的方式,實驗部分的內容融合在理論知識中,沒有單獨考試;而實驗課程的成績主要是實驗報告的成績和平時學生的表現,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很客觀的反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真實水平。隨著食品分析教學大綱的改進,目前食品分析實驗主要采用實驗操作的考核方式。實驗考試具體要求學生在在考場當場抽簽決定考試的項目和內容,由于考題比較全面,因而要求同學們對平時所做的所有實驗都要掌握;而且在考試過程中還要求同學們對出現的實驗現象或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監考老師根據學生們的現場操作情況、實驗結果和數據分析給出合理的分數。
3結束語
知識源于實踐,能力在實踐中培養,素質在實踐中提高。實驗室是大學學習階段主要的實踐場所,實驗是最重要的實踐環節。結合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構建多層面、多階段的實驗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將來能更好的融入社會,是實驗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
作者:王鳳舞郭麗萍唐娟單位: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