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飼草資源發展草食畜禽養殖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安徽省飼草資優勢源現狀及優勢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省丘陵和山區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草場1532.2萬hm2,還有400萬hm2的林業用地,多數分布在丘陵和山區。因此,利用丘陵地區和山區的飼草資源,發展草食畜禽,前景十分廣闊。我省的丘陵地區和山區地處亞熱帶,雨量充沛,水熱條件好,牧草生長茂盛,667m2產鮮草量400~600kg,飼草蘊藏量極為豐富。草場植被中以禾本科,豆科和菊科品種的牧草占多數,可供畜禽釆食的牧草品種多達228種,在牧草產量,品種數量及青草可利用的時間上,均優于我國的“三北”草原,是發展我省草食畜禽的優良天然牧場。
安徽省丘陵和山區的草場分為4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草場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第一類型草場是丘陵草叢類,它的坡度小,一般小于20°,可利用發展黃牛生產或刈草發展及不適宜放牧的畜禽;第二、三類型草場是丘陵疏林草叢類和丘陵灌木草叢類草場,它們的坡度在20°以上,比較陡,有的在深山或大山區,草質較差,這類草場適宜放養山羊。山羊的攀登和行走能力強,合群性能好,喜采食灌木的嫩枝葉,且對劣質飼草的消化吸收能力優于牛和綿羊。適宜在這類型草場放牧飼養的山羊品種很多,較為理想的品種是湘西山區的馬頭羊,它不僅適合山區放牧,而且體型較大,生長發育快,肉的品質好,板皮質量優.第四類型草場是附屬草場,主要是山邊、地頭、村旁,河渠溝旁的草場。這類草場在丘陵和山區面積比較大,鮮草產量高,草的品質好適合發展皮肉兔和草食家禽。
2發展林間牧業的作用與意義
以前對利用林間草場發展養殖業有一個誤導,過分地突出牧與林的矛盾,忽視了牧與林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面。發展林間牧業,通過放牧可以對林地蹄耕,疏松土壤,同時畜禽的糞尿是林地優質的有機肥料,有利于土壤中有機質分解與吸收利用;通過放牧,畜禽釆食灌木的嫩枝葉,抑制灌木的生長,減少與喬木爭水爭肥;通過放牧還能減少林中枯草和干樹葉的積累,能減少火災。在20世紀60年代西方國家就有報道,我國在20世紀70~80年代長白山區和大興安嶺的林區就有成功經驗的介紹。利用丘陵和山區的飼草資源,發展草食畜禽,只要投入少量的精科,搭建簡易的棚圈,有人參與放牧和管理即可,因此是一種就地就近利用飼料資源,投入少,成本低,易管理,效率高的飼養業,其經濟效益明顯高于平原同類型的飼養業。把廣闊的丘陵和山區,建成我省草食畜禽的生產基地,并以該項養殖業帶動飼料工業、肉類食品工業、包裝業、運輸業及勞務產業。這是一項符合山區實際,具有山區特色的陽光產業。也是促進山區農村經濟發展和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項目。
3利用林間飼草資源發展羊產業優勢分析
利用林間飼草資源發展奶山羊。奶羊奶所含有的各種營養成分最接近人奶的營養成分,總體營養成分含量優于牛奶,尤其在蛋白質組成,短鏈脂肪酸以及非蛋白質氮含量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營養價值較高的營養品(見表1)。羊奶呈堿性,胃酸較多的人最適合飲用羊奶。新鮮羊奶還含有活性物質,具有關資料報到,具有減少消化道發生癌癥的功能。人們不喜歡飲用山羊奶主要是因為山羊奶具有羶味,這是一種生活習慣問題,在煮山羊奶時,加入少量桔子皮或苿莉花茶,不僅能除去羶味,而且有助于消化吸收。目前我省飼養的山羊以”黃淮海山羊”為主。該羊飼養歷史悠久,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強,耐粗飼,善于爬山,合群性好,由于長期近親交配的原因,其基因純合度好,是一個難得的雜交母系品種.但該羊缺點是體型小,產肉率低。湘西馬頭羊體型較大,生長發育快,肉的品質好,板皮質量優,是理想的雜交父本。利用雜交優勢來提高養殖業商品生產的經濟效益,是世界各國目前普遍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養殖企業在養羊的商品生產中,可進行雜交生產。利用我省黃淮海山羊為母本,引進湘西馬頭公羊作父本進行雜交生產,其雜交1代具備父本母本的優勢,可得到山羊個體較大,爬坡能力強,耐粗飼,生長快,產肉較多,板皮優質商品山羊群體。以期提高產肉率和肉的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
4發展安徽省草食性羊的幾點建議
總體看,我省草山草坡面積大,飼草蘊藏量巨大,是重要的后備農業資源,具有發展草食畜禽的巨大潛力。充分發揮山區優勢,利用山區豐富的飼草資源來發展草食畜禽,一則可向市場提供大量的畜禽肉,蛋,奶及高附加值的畜禽肉類加工產品,豐富人們菜籃子,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二則可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山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三則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因此,發展山區和丘陵地區草食羊生產對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具有戰略意義。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建立項目庫。以縣級為一級單位,結合本縣山區實際,調研山區草山草坡及其飼料資源,建立綜合發展草食畜禽及加工業的項目庫,編寫相關計劃書上報有關部門爭取支持。
(2)多渠道籌集發展資金。山區,丘陵地區雖然有豐富的牧草資源,但由于受到自然條件限制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大多處于貧困狀況。應積極爭取扶貧資金支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并通過招商引資,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養殖為主的農業合作社,爭取國家對發展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財政補貼資金,或通過銀行貸款及其他渠道拓展資金來源。
(3)把好引種關。發展起步時,引種很重要,要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引進適應山區放牧飼養的品種,能更好地發揮山區飼草資源豐富的優勢。
(4)保護好生態環。發展生產要與草場適宜的載畜量相吻合,不能因過量放牧而使生態失去平衡,可釆用分區輪牧的方法保護好生態平衡。
(5)疾病防控。搞好養殖食草畜禽的關鍵環節,必須堅持”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技術依托省、地、市、縣畜牧獸醫站和科研技術部門,聘請有關專家指導養殖業,要確保形成上一個成一個,成一個富一方的局面。
(6)科學利用粗飼料。山區牧草主要是禾本科牧草,秋冬季這類牧草和干樹葉類飼料,其粗纖維含量達33%以上,營養價值低難以消化吸收。有條件的養殖企要將這種類型的飼料進行醣化、堿化、氨化處理,不僅增加適口性,草食家畜愛吃,而且粗飼料的營養價值和消化吸收率將會提高5%以上。
(7)重視培訓工作。結合本地的地形地貌,飼草資源的實際,進行飼養企業員工培訓,使其初步了解和掌握草食畜禽放牧、飼養管理、繁殖、疾病防控等基礎知識與技能,這是企業生產成敗的關鍵。利用互聯網,加大宣傳本地山青水秀的生態環境與投資環境的優勢;唱好山地戲,念好發展經,使有志于發展養殖業的有志之士,轉產發展山區草食畜禽業企業上來,加速產業發展。
作者:孫潤忠 單位:安徽省老科協農科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