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事業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如何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正確把握市場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以及乏力發展群眾文化建設事業之間的關系,已經逐漸成為國內城鎮化建設方面相關學者的重點研究課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從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事業對新型城鎮化發展方面起到的推動作用進行分析,提出了新時期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發展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切實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
新時期,要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促進我國文化繁榮發展,就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通過文化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味,增強城市的整體建設質量。現階段,我國絕大部分小城鎮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長,對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十分有必要發展群眾文化事業,進而以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促進城鎮化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群眾文化建設事業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事業能夠讓中小城鎮的社會大眾在物質生活方面獲得城市現代化的滿足,享受一定的公共服務,并且通過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可以以相應的文化產品分享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內心世界,進而滿足其日益生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城鎮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一)群眾文化建設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其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也就是各項相關工作的開展都應該將人作為中心,進而結合人的實際需求提升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質量,為社會大眾提供更為優質的物質精神生活。簡單的說,就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本目標就是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好的生活,這種更好不僅僅表現物質為生活的富足,如獲得穩定工作、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得到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等,更重要的是要滿足社會大眾在文化活動、消費、娛樂方面的需求,進而促使我國社會整體文明水平和道德水平得到相應的提升。而群眾文化建設事業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門,則能夠通過文化宣傳、教育和指導,滿足社會大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目標的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進而從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對城鎮化建設事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事業能夠改善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現狀長時間以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將各項工作的重點集中在經濟、教育、基建和交通等方面,對文化建設相對忽視,因此近幾年新型城鎮化精神文明建設效果都相對較差,對城鎮化進程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而事實上,受到我國基本國情的影響,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群眾文化事業由于能夠對社會大眾的精神思想產生影響,甚至提升城鎮群眾的整體文明水平,因此對城鎮化進程的推進發揮特殊的推動作用。首先,群眾文化建設能夠充分挖掘文化的基本內涵,進而彰顯本地區城鎮化建設的區域個性,最大限度的避免新型城鎮化建設再次出現傳統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千城一面的弊端,促使新型城鎮化化建設在現代社會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其次,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適當的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能夠促使人們在文化學習和宣傳過程中不斷溝通和交流,進而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等,共同為城鎮化建設營造和諧融洽的氛圍。最后,加強群眾文化建設還能夠進一步提升農民群體的文化素養,強化其基本素質和生產生活技能等。例如,在農閑時期可以將分散的農民合理組織起來參與各項文化培訓班,對其進行普法、健康知識講座等,在提升農民綜合素質的同時,以文化教育強大的感染力增強本地區農民群眾的凝聚力,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創造條件。
二、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加強群眾文化建設
文化作為一個民族得意傳承和發展的血脈,對各項社會建設產生著相應的影響,在新時期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進一步加強對群眾性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視,加強其與其他各項建設事業之間的聯系,進而促使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推進經濟繁榮、美化生活環境的同時,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進而逐步提升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實際質量和水平。
(一)提升社會大眾對群眾文化建設的認識,加強對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視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發展群眾文化建設事業,首先應該將轉變工作人員和社會大眾的思想觀念作為重點內容,最大限度的摒棄傳統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過于重視經濟發展和基礎社會司建設而忽視人民群眾思想的問題,而是應該保證各項工作的開展都能夠將促進社會大眾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將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其綜合素質作為核心工作內容,為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的提升提供相應的保障。在具體操作方面,政府應該加大城鎮化建設的文化建設投入,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立相應的文化中心,并為基層群眾文化宣傳教育培養文藝骨干人員,引導社會大眾積極參與或自行組建群眾性文化活動,進而促使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與文化事業協調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相應的貢獻。
(二)做好規劃設計工作,加強群眾文化建設與城鎮項目建設的有機融合在各項相關工作中,組織規劃都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對于城鎮化來說也是如此,政府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的建設規劃是城鎮化的建設發展方向。新時期,國家逐漸認知到文化建設再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在關注城鎮經濟建設的同時,也應該全面推進群眾文化建設,并在科學的規劃系統建設規劃的指導下,突顯城鎮化的個性特征,促使我國城鎮化假設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國家應該將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納入到新型城鎮化的統籌規劃中,對城鎮化建設提出科學的指導,促使群眾文化建設與城鎮化建設共同發展。
(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強文化載體建設從文化的本身性質看,群眾性文化建設具有相應的系統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因此需要政府公共財政加大投入力度,通過政府的正確引導,組織社會民間經濟力量加入到群眾文化建設事業中,努力打破文化建設資源緊張的尷尬局面,為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基礎設施支持,切實把群眾文化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進行建設,提升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在具體操作方面,政府可以聯合社會民間資金,按照本地區社會大眾的實際文化需求以及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需要,建設相應的文化廣場和圖書館等,為群眾學習相關文化知識提供廣闊的平臺。
(四)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激活群眾文化發展活力從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城鎮化建設的經驗看,文化產業在未來社會必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態勢相對良好的地區,文化產業已經逐漸成為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甚至對民生問題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在當前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政府應該加強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視,樹立積極的社會文化品牌,并挖掘本地區的優秀文化資源,進而以此加大社會招商力度,吸引民間資本對本地區文化旅游產業進行開發,最終通過相應的產業化包裝,拓展本地城鎮化建設的實際影響力,促使城鎮化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升本地城鎮化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三、結語
在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群眾性文化建設是一項相對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能夠對我國國民素質的提升產生相應的積極影響,所以,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視,充分發揮群眾性文化建設的實際功效,促進城鎮化建設事業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吉宏.大力發展群眾文化事業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步伐[J].現代經濟信息,2015,7:451-451,453.
[2]鄭慧冰.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的研究和探索[J].赤子,2014,6:61-61,321.
[3]張愛菊.城鎮化進程中關于農村文化建設的思考[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1:196-196.
[4]李變花.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的金融創新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3,z1:139-143.
[5]于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因素———基于省級面板數據[J].財經科學,2015,2:131-140.
[6]王飛,張小歧,張瑞英等.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5,21:51-52.
作者:黃倩 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