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營經濟營商環境發展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提要:沈陽民營經濟占據沈陽經濟的“半壁江山”,沈陽經濟若要扭轉與騰飛,就要正視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性。尤其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沿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以創新驅動為新發展動力,是重振沈陽東北老工業基地雄風的必然抉擇。本文以沈陽民營經濟營商環境建設為研究視角,通過對其發展現狀進行剖析,進而提出提升沈陽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新思路,助力沈陽民營經濟發展。
關鍵詞:沈陽;民營經濟;營商環境;供給側
一、沈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不論在GDP的貢獻、稅收貢獻,還是在就業崗位貢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以2016年沈陽市統計年鑒分析來看,非公有制企業規模占全市經濟總量的64.9%。沈陽民營經濟占據沈陽經濟的“半壁江山”。因此,沈陽民營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決定沈陽經濟整體發展的速度與質量。而作為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營商環境又對民營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幾年,沈陽市政府高度重視沈陽個體經濟實體的營商環境的建設,政府先后從縮短企業審批、納稅時間、降低成本、鼓勵創新創業等方面出臺了相應政策,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我們還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包括沈陽在內的東北地區營商環境認可度并不高,尤其是遼寧經濟發展水平目前處于全國較低水平的形勢下。如若不能有效改善現有沈陽民營經濟的營商環境,勢必將會進一步降低投資吸引力。隨之而來,必然會導致高層次人才外流,民營企業創新力不足等嚴重后果。
二、沈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我們通過實地調研發現,沈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建設中較為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沈陽民營企業的行業準入環境、融資環境、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1.市場體制改革滯后使得民營企業進入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較為困難。行業準入限制嚴重阻礙了民營企業經營范圍,挫傷其積極性,不利于民營企業按市場規律來發展,不利于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更降低了其在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如何拓寬其經營領域,突破現有行業限制,雖然有關職能部門在頂層設計中已作出重大決策,如國家發改委頒發的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提出放寬民間投資準入,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為基礎,允許民營企業進入未明確限制和禁止的領域,推動民營企業參與鐵路、公路、航空等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此后,沈陽市政府也在《沈陽市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要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為基礎,允許民營企業進入未明確限制和禁止的領域。但是,如何有效操作仍需政府發揮其引導職能作用,使民營企業落地實現行業限制的突破。
2.融資難問題依舊突出。民營企業多屬中小企業,公司借貸抵押資產不足,致使多數中小民營企業無法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取貸款。而在調查中發現,沈陽民營企業目前從各類P2P民間金融公司融資較為容易,但借貸成本普遍高于20%。在整體市場收益率不高的前提下,如此高的借貸成本又會使民營企業望而卻步。同時,沈陽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后,民營企業缺乏直接融資意識及有效融資途徑。雖然我國已建立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及遼寧省所建立的股權交易中心等多層次直接融資市場,但由于掛牌上市要求及沈陽眾多民營企業自身條件限制,仍然無法有效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3.民營企業創新環境有待完善。民營企業創新環境建設是關系到沈陽民營企業能否持續生存與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國當前正處于“新常態”時期。民營企業依賴過去那種廉價勞動力和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獲取利潤的期將一去不復返。而依靠引進和模仿進行生產,沒有優勢的中、小、微型民營企業,將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被逐漸淘汰。民營企業只有增強研發能力、加大自主知識產權投入實現創新發展,才是其持續生存與發展必然選擇。為此,沈陽民營企業特別是那些高新技術企業,亟待通過自主創新,形成自身知識產權優勢。
三、提升沈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相關對策
1.樹立信心。要充分認識到我們是有發展基礎的,雖然遼寧省上半年的GDP名義增長率是負數(-19.63%)。但是其總量超過了萬億元,在全國排名第14位。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非常艱難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不忘初心、做穩做實,以行動來說話。信心是成功的先決條件,我們不要失去信心,要抓住現有的一切可以抓住的各種機遇,厚積薄發。一是抓住沈陽“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機遇,在帶動制造業企業全面產業升級、創新的同時,營造良好產業營商環境。二是以沈陽“自貿區”營商環境建設為契機,在涉及政府職能轉變、貿易促進、投資便利化、金融領域開放等方面推進沈陽民營經濟整體的營商環境建設。三是抓住我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以沈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助力沈陽民營經濟發展。
2.針對較為突出問題做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建設的具體措施。一是在準入方面,要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引導有條件民營企業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養老等行業,拓寬民營企業經營范圍。當前,較為實際做法是,要借力我國正在推進的PPP公私合營模式改革,PPP運作模式不僅能有效激活民間投資,有利于解決沈陽地方基礎建設,緩解地方財政吃緊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可迅速引導民營企業進入放開準入的行業,加速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融合速度。二是結合沈陽民營企業實際情況,協助民營企業參與多種層次直接融資。對于規模大、業績好的民營企業,可鼓勵其進入主板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對于中小企業協助其充分利用新三板、創業板及遼寧省產權交易中心進行直接融資,降低融資成本。借鑒我國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利用沈陽作為省會城市民間金融的優勢,推廣、擴大沈陽融資扶持資金的規模與范圍,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拓寬知識產權質押質物處置渠道,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專利質押貸款,加大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大民營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由于當前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多以政府力量為主,市場力量仍較薄弱,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創新型人才及科技成果轉化專業人才培養等相對不足。因此,要大力發展以市場為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及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保障沈陽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成果。四是注重沈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反饋機制建立。建設以“親”“清”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商關系。同時,營商環境建設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建立應有的反饋機制,給民營企業針對營商環境的不足以順暢的表達渠道,讓政府及時了解其不足之處,從而進一步完善。為了避免人浮于事,應將責任落實到具體職能部門的具體人。
良好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建設并非只停留在利好政策層面上,還要做到更深層次服務中來。因此,沈陽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作者:滿海紅;張強 單位:沈陽化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