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園環境教育的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環境教育應從娃娃抓起,與國外比較,我國幼兒園環境教育起步較晚,幼兒教師的環境素質及環境教育水平較為低下。本文借鑒國外先進的幼兒園環境教育經驗,就提升幼兒教師的環境素質和環境教育能力、加大幼兒園環境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等方面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
幼兒園環境教育;現狀;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加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更為嚴重的是,受短期利益的誘惑,破壞森林、過度放牧、獵殺野生動物、偷排污水等人為破壞環境的現象層出不窮,給我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這些不良現象的出現與公民的環境意識淡薄不無關系。近些年,我國的公眾環境意識的調查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如2012年北京市第九次公眾環境意識調查顯示:北京市民環境意識總體表現一般,且呈下滑趨勢;青年群體環境意識得分持續偏低,對環境保護的關注程度有待提升;2013年首次全國生態文明意識調查的結果也表明,我國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呈現“高認同、低認知、踐行度不夠”的特點。我國公民的環境意識令人堪憂,環境教育任重而道遠。根據OECD的環境教育研究報告,2-16歲是形成環境意識的關鍵時期。還有研究表明,促進人類積極保護環境,關心地球的首要因素,是他們在兒童時期就認識和熱愛大自然,即所謂的“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1]。幼兒期是環境意識萌芽和初步養成的關鍵期,環境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幼兒園環境教育不僅能提升幼兒自身的環境意識,使幼兒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同時還能通過各種形式的親子活動,使幼兒的環境意識、行為輻射至家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國內外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比較
1.國外幼兒園環境教育概況
從國外來看,環境質量好的國家公民的環境意識都很濃厚,而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從幼兒園開始的環境教育。這些國家的幼兒園環境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重視實踐體驗。如美國以及許多歐洲國家非常重視幼兒的自然體驗,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森林教育在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境內得到迅速發展,現如今德國有大約700家“森林幼兒園”。從這些國家現行的森林教育實踐來看,大量的戶外親身實踐活動有助于促進教師與孩子們環境意識的形成[2]。二是重視多方合作。在歐美,負責環境教育的不僅有環保部和教育部,還有政府其它部門及非政府組織等多方的參與。三是重視師資培訓。如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在《國家環境教育法(1990)》的指導下,制定了《環境教育和培訓計劃》。由于有環境保護署撥款的支持,該計劃成為美國學校環境教育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各州環境教育中心負責集體組織和實施環境教育的培訓工作[3]。四是國際合作加強。1994年起,國際環境教育基金會(FEE)主要針對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環境教育活動啟動了生態學校項目,至2007年有67個國家在實施生態學校項目,全球有2.2萬多所生態學校[4](我國于2009年加入)。
2.我國幼兒園環境教育現狀
我國幼兒園環境教育起步較晚,存在一定問題。國家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的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按照《綱要》的精神,環境教育在幼兒園在各領域的教學中都有一定滲透,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幼兒教師自身的環境教育水平有限。據調查,目前絕大部分幼兒教師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環境教育,他們接受環境教育的渠道主要來自社會媒體的宣傳,所以他們的環境知識是零星的、不系統的,同時也相對缺乏必要的幼兒園環境教育的理論及方法的指導。二是缺乏環境教育課程和相關課程資源的支撐。由于環境教育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其內容滲透于幼兒園教育的其它各個領域,因此在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就顯得零散、不系統,甚至容易被忽視。相應的,相關課程資源的開發也較為落后,例如直至2008年我國才有了第一套正式出版的幼兒環境教育教材——《環保從兒童開始》。
三、加強我國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對策
幼兒年齡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而幼兒園環境教育與其它年齡階段的環境教育有很大不同,需要通過專業的幼教工作者以恰當的教育方式才能實現,幼兒教師具有一定的環境素質和環境教育能力是有效實施幼兒園環境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強幼兒園環境教育首先要從幼兒教師的環境教育入手。
1.促進幼兒教師的環境素質和環境教育能力的提升
幼兒教師自身的環境素質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本班幼兒的環境素質。一方面,幼兒教師具備必備的環境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將影響到幼兒園活動設計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幼兒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幼兒教師具備一定水平的環境意識、環保行為,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而且這種的影響有可能是終身的。因此,加強幼兒教師自身的環境教育,促進教師自身環境素質的提升,會直接而深刻地影響到幼兒的環境素質。根據國際上發展較為成熟的幼兒園森林教育與生態學校的經驗和理念,幼兒園環境教育應以體驗探究為主,幼兒的學習應源自生活。幼兒教師應學會充分利用當地環境資源優、劣勢條件,并將之融入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活動,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的親身體驗,從而實現有效的幼兒園環境教育。負責幼兒教師培養和培訓的教育部門應與政府環保部門聯手,并爭取其它相關部門、企業的支持,加強幼兒教師環境教育方面的培訓,促進其環境素質和環境教育能力的提升。
2.加大幼兒園環境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
(1)環境教育培訓教材、閱讀材料的開發
應開發專門適用于幼兒教師的環境教育培訓教材,使幼兒教師的環境教育知識得以補充和完善,同時可提供各種內容的以幼兒體驗為主的環境教育活動案例,使幼兒教師的環境教育能力得以提高。幼兒的閱讀是幼兒園教育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還應開發適合幼兒的環境教育閱讀資料,如各種繪本、故事書等。
(2)家庭及社區環境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充分開發和利用家庭及社區的環境教育資源,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環境教育基地,如自然博物館、附近高校的環境教育基地等;另一方面盡可能多地開發和利用幼兒生活環境中的其它教育資源,如利用公園里的動、植物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教育;利用附近的污染的或未被污染的河流或湖泊進行水環境保護的教育;利用污染性天氣現象如霧霾、沙塵暴、酸雨等進行大氣環境保護的教育等等。
(3)將環境教育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
幼兒園是幼兒主要的生活和學習場所,因此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將環境教育的內容融入,通過幼兒與環境的互動,能充分地讓幼兒在環境中獲得體驗。如在幼兒園環境布置中,可充分利用各種廢舊物品,使幼兒明白,沒有真正的垃圾,所謂的“垃圾”經過回收利用,都是寶貴的資源;在幼兒園里可以種植各種植物,養殖小動物,讓幼兒園成為一個微型的“生態園”,給幼兒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在種植活動中還可以指導幼兒利用果皮等食物廢棄物等發酵作為肥料,回歸大自然,體驗生態環境的美及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方法等等。
總之,加強幼兒園環境教育是提升我國公民環境意識的重要舉措,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幼兒園環境教育不僅僅只是幼兒教師的責任,更需要教育部門、環保部門等各方面的合作,只有這樣,幼兒教師的環境教育能力才能得以提升,幼兒園環境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科學、有效。
參考文獻:
[1]邢晨,李大江.淺析開展幼兒環境教育遵循的幾項原則[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4):20.
[2]萬瑾,陳勇.發達國家森林教育的發展及其教育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3,(8):35.
[3]崔鳳,藏輝艷.美國環境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9,(2).
[4]楊珂.同一個綠色世界同一個綠色夢想——訪國際環境教育基金會主席埃里克森先生[J].世界環境2008,(2).
作者:喻秀蓮 單位: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