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運用環境心理提高市內環境設計質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住是人類生活四大要素之一,住宅小區是城市的基本構成。國家對人民居住問題給予了極大關注,人民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同時擺在我們建筑師面前更為艱巨的任務,是如何保證居民居住環境的設計質量,筆者認為環境有三個屬性:社會性、物質性、視覺性。新的規劃與設計應該對人們的活動行為產生正面積極作用,進而體現我們設計理念中的“以人為本”的原則,創建出更多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下面就環境構成,人的心理反應及我們建筑師要達到的設計目標等幾方面問題給予闡述。
2環境構成
我們所討論的環境,乃是以人為中心,環繞其周圍一切事物、狀態、情況的總和。任何事物、狀態、情況,又都有各自所處的環境,所以其內容及構成是極其復雜的,是個多層次、多系統的復雜結構,本文所論及的僅限以人為核心的住宅環境系統。現代城市住宅是一個遠離了生態環境系統的不完全的人工環境,住宅環境在有些方面,由于人力的加工,使它超越或者改善了自然生態所提供的環境條件(舒適居室條件的控制),在有些方面,由于人類自身的活動,它又降低或破壞了自然生態條件(各種污染地漫延,陽光的遮擋)。但是住宅環境不是孤立的,它必然要受到更廣闊層次上的環境控制,所以我們又不能不適當涉及到對住宅外環境的討論。從宏觀上來看,環境是由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個方面構成的,這三個方面不斷對人的身心給予影響(刺激),而居民則對此邊作出反應邊適應而生活著。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環境領域是由不同的構成因子來決定,但不同的構成因子,既可以分別單獨對人的身心給予刺激,但在多數情況下是復合性在發揮作用的。
3環境與心理
由于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自身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尊重。因而社會也注意到了人們對居住環境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才產生和發展了建筑環境心理學,將建筑功能與心理在更高的層次上統一起來,人們所處環境接受刺激,反之人們也對環境提出改造要求,使環境更適合人類自身的發展需要,使人們處于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現代環境之中。人們在這里居住生活會感到安全,有利于身心健康,一切都感到方便適用,各個感覺器官都會得到美的感受,這里是真正親切、溫暖,給人以力量的“感情”化的舒適環境,人們在這樣的舒適環境中生活,會最快的恢復身心疲勞,會提高肌體的潛能,會提高社會效率。高層次功能與心理的統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環境有機結合的統一體,要根據人的生活行為模式創造“感情”化的環境,使環境適應人的需要,使人感到舒適、滿意。
4改善環境的目標
環境對人的身心既然能夠產生刺激作用,而刺激本身既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而這一切的發生既可以是被動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主動人工形成的,環境對人的行為的誘導作用是環境心理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心理學運用于建筑學的主要機制。所以,比較積極的觀點應該是充分運用和調動環境對人的積極刺激,使環境與人有機地結合為一體,使環境給人以“情”,適合人的心理需要,誘導人的心理健康的發展,從而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的水平,這樣的任務加給建筑師無疑是很艱巨的,因而,從高層次上理解,所謂真正滿意的環境,使潛在的身心技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發展,并使已形成的優良素質得到世代相傳的優良環境。認真地搞好環境設計與建設,通過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環境中接受積極營養,對人們素質的培養,優良素質的形成與提高,會有不容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