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利經濟的展望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依法收費,向政策法規要效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水利經濟也是發展經濟。水利部門通過《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確保有效的保護水利水電行業自身的利益,扭轉競爭中所處的劣勢局面。只有這樣,水利經濟才能在比較完備的法制條件下健全發展。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搞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利工程良性運行能力的重要資金來源,也是水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雖然出臺了不少有利于水利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為依法收取水利規費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但此項工作步履維艱:一是存在不完善、不配套的問題;二是存在對法規政策貫徹不力、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三是存在收費難的問題。因此,落實好現有政策,是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也是水利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需要。
(1)小水電費。小水電價格,要按照《電力法》中明確提出的“制定電價,應當合理補償成本,合理確定收益,依法計入稅金,堅持公平負擔,促進電力建設”、“上網電價實行同網同質同價”的原則,改革現行小水電價格。這樣不僅僅促進水利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可利用價格這一杠桿推動全社會水利事業,在社會上產生巨大的、隱形經濟效益。
(2)水資源規費。水資源費主要有二個部分:一是地表水;二是地下水。堅決實行依法收費,就可以形成水利經濟收入的穩定來源。
(3)水土保持規費。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開發速度加快,土地資源破壞面積的增大,水土保持工作尤其突出。編制水土保持方案,依法收取水土保持規費和水土保持治理費是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證,也是發展水利經濟的重要途徑。
2、抓大放小,向規模經濟要效益。
(1)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積極發展供水、發電產業,形成合理的水利基礎產業格局。
(2)優化產業結構。改變水利產業組織結構分散化的格局,建立以主干工程和工程群為依托、以流域為單位的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集團,以加強水利企業的協作和經濟聯合,形成以大企業為核心的產業組織形式,充分發揮規模經濟和專業化協作效益。
(3)依托水資源,發展水利資源的深加工。積極招商引資,開發生態觀光休閑旅游產業。
(4)堅持股份制,走集團化發展路子。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積極考察論證,引進高科技項目,抓大的工業企業項目,形成支柱產業,逐步建立主導地位。
(5)深挖潛力,壯大自身經濟實力,積極鼓勵基層水管單位職工發展多種經營,增加經濟收入。
3、重視人才,向經營管理要效益。
在信息社會中,產品的價值主要取決于其科學技術含量。長期以來,水利系統造就了大批懂工程建設人才,但經營管理人才屈指可數。今后,要像過去一樣重視抓建設管理人才培訓、培養和任用。向經營管理要效益:一方面要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上下功夫,特別是要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水平,引導和帶領全體職工重視水利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要提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創造人才成長的新體制。同時要大膽引進和重用一批德才兼備的經營人才,有重點地培養造就人才,提高經營素質,使他們適應未來高技術的挑戰,成為世紀之交的經營主體力量。
提高科技含量,向科技進步要效益。
目前,發展水利經濟,要把過去的依靠經驗轉變到依靠科技生產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切實抓好落實科教興水的措施。水利系統具有水利資源方面優勢,但決不能僅僅依賴于資源優勢,必須樹立通過技術進步把資源優勢轉變為行業優勢,加快水利科技開發,向科技進步要效益,以先進科學發展水利經濟。
結束語
總體而言,深化改革,分清責任,明確產權,規范收費,充分發揮水利資源優勢,定向開發、重點突破,是做大做強水利經濟的根本所在。
作者:沈偉民單位:湖北省漢江河道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