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土保持對城區園林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控制水土流失,減輕城市市政管網的運營壓力
隨著城市化進程,項目建設區的周邊都將建設完善的城市道路和雨水、污水管網等市政工程。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若罔顧建設項目開發過程中的水土保持規范和理念,一味追求降低項目建設的成本,輕視建設過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將可能導致項目開發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污染路面、堵塞市政管網、淤塞河床,輕則對市民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利,重則影響城市行洪,造成城市內澇,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若能注重和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將項目后期的園林建設與水土保持理念完美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項目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的負面影響。
2減少城市渣土,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園林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難免產生棄土棄渣。如何處理棄土棄渣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在各類媒體中,都可以看到因運輸渣土造成的交通安全和各種社會問題,通過這些現象分析,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城市渣土的處理問題。筆者認為,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理念的核心是項目區內的土石方平衡,即項目內的開挖土方量與回填土方量相等,無需外借或外運土石方(渣土)。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難以做到挖填平衡,若把水土保持的理念和園林規劃設計結合起來,通過依原有地形改造等方式,提高或降低設計標高等,減少土石方擾動,可以減少項目區的開挖土石方外運或外借,將很大程度上減少項目建設中借土(棄渣)。同時從源頭上減少土石方的擾動,將大大減少城市節能減排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可以節約土方外運(外借)的成本,減少車輛燃油消耗和城市交通壓力;可以就地解決項目區內園林綠化的部分種植土(營養表土層)。據深圳市水務局統計,2013年深圳城市建設產生的城市渣土約3800萬m3,若能將水土保持理念結合運用園林規劃建設中,從源頭上減少棄土和外運土石方,做到外運土石方的再利用,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3運用水土保持理念,建設成節水型生態園林
按照深圳市政府2013年關于新開工建設項目全面推行綠色建筑標準的要求,建議建設單位盡量減少硬質地面,提高地表水滲透率,保證地表水下滲量。通過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及架空層綠化,增加綠化面積;采用屋頂和地面雨水收集裝置以提高雨水利用率,提倡項目區內雨水、中水重復利用,節約水資源。認真做好節水新技術成果應用的示范典型作用,加大中水技術利用等科技成果的推廣工作,把更多更新的節水技術成果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去,發揮科技節水的作用。城市園林由于大量種植了各種喬灌木、地被、花卉等植物,由于景觀性的需要,城市園林在養護方面更是注重澆灌,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加劇了城市用水的緊張,若在園林建設過程中,運用水土保持中的節水、保水理念,在園林設計中盡量減少硬質地面,提高地表水滲透率,保證地表水下滲量。采用屋頂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統,提倡項目區中水重復利用。在雨季時多收集雨水,用于旱季澆灌,不但可以解決城市中的部分園林用水,還可以解決臨時的消防用水。
4結束語
據統計,2001~2010年,全國城市綠化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投資額從163.2億元增加至1235.90億元,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2%左右,充分顯示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另據前瞻網統計,2010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49.45萬hm2,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22%,綠地率34.17%,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10.66m2。由此可見,城市園林在城市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若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結合水土保持理念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對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城市將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作者:尚薇單位:深圳市瀚潤達生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