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綠色宜居的城市環境,關系著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和身體健康。綠色環保理念是社會主義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做好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保護和建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和諧發展,文章就以這個目標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城市發展;生態環境;園林綠化;可持續
1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增加,既美化了環境,也增加市民與大自然接觸的地方,增加人們的幸福指數。優美的城市環境和綠色植物,給人們的心情帶來愉悅,也帶來了健康。良好的生態環境會引來各種小動物,給城市增添一份生趣。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工作也會更加努力,為以后城市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綠色植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凈化空氣、改良和鞏固土壤、保護水源,如果只通過技術手段來改變,需要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有可能得不償失。
2城市中生態環境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硬道理,但可持續發展更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精神。過去的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城市發展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環境保護。特別是對于一些發展過度的城市,自然的修復能力已無法跟上節奏,導致環境破壞問題嚴重,一時間很難改善。居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來于政府的宣傳。首先,是城市管理者和執法者思想意識不高,無法阻止和教育居民的破壞行為;其次,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對破壞的人只能放任,沒有相關規定可以制裁和管理;再有就是媒體和政府的宣傳力度不夠,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種矛盾。所以在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我國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工作進展緩慢,也制約了我國其他方面的發展。
3城市環境所出現的問題
(1)空氣污染。“霧霾”是2015年網絡年度熱搜排行榜第一位的詞,當時霧霾的紀錄片和新聞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許多家庭談之色變,公眾媒體爭相報道,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出了警告,成為了世界問題。但霧霾只是空氣污染的一種形態,更多的有害物質,被任意地排放到了空氣中,對國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有些嚴重的城市在沒有風時,能見度很低,呼吸都很困難,大家不得不帶著口罩上街。
(2)水質污染。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城市人口的增加,工廠的拔地而起,大量未經過處理的生活廢水和工業污水流入河道,進入地下,造成了城市水源的污染,影響了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
(3)光和噪聲污染。沒有綠色植物,光與聲音的傳播就沒有了阻斷,而現代社會的夜生活極其豐富,各種噪音和燈光在安靜的夜晚就會顯得很突兀,沒有植物的隔擋和吸收,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和休息,造成許多不良后果。
(4)溫室效應。人們對溫室效應已經不在陌生,全球變暖的氣候變化,讓城市中生活的人們感受越來越強烈,每年夏天的最高溫度都有新的突破,這跟綠色植物的減少有著最直接的關系,綠色植物對熱量的吸附作用,讓太陽的輻射直接照射在大地上,而大地再完全反射給大氣,熱量在大氣與大地之間來回作用,沒有任何削減,讓城市中生活的人們如同在烤箱中炙烤。
4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策略
(1)宣傳環保理念,提高思想認識。城市綠化的基礎是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加大思想教育和宣傳工作,提高全國整體的綠色環保意識,增加責任感和自覺性。在相關規定中,建立綠色環保體系,鞏固城市綠色生態,在不破壞的基礎上先做到不減少,形成居民主動保護的主觀能動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政府職能部門開展綠色環保活動,鼓勵綠色出行,規范綠色行為標準。這項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更要落實到實處。為綠色產業開通便捷通道,鼓勵和大力推薦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為相關單位和產業提供專項資金和扶持,共同建立一個綠色家園。
(2)法律法規的實施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國家和各級政府要通過立法,明文規定城市綠化管理的權利和義務,還要頒布相關的懲罰條款,但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終的目標是讓企業和社會對環保有進一步的認識,能自覺的保護環境。而各單位和部門也要和群眾一起努力,制定相關的守則和公約,共同讓城市綠色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再加上執法機關和相關單位嚴格執法,讓舉報和投訴能夠得到妥善處理,對于惡意污染環境的單位和企業實行“先停產、再整改、后放行”原則,對有關部門和單位等建立環境保護負責制,以單位管單位,以單位管人,以人監督單位的交叉管理。嘉獎先進的個人和單位,組織綠色環保人士活動,加強對城市公共綠地和園林綠地的監督管理,各部門之間積極配合,互相監督,充分發揮國家的職能作用,嚴肅處理任何破壞綠色生態環境的行為。
(3)城市和園林綠化的規劃工作準確到位。城市綠化建設是一項宏達的工程,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如果沒有做好提前規劃部署,不僅會阻礙城市綠化的步伐,還會影響到整個城市建設的發展,甚至給國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規劃工作,是綠色環境打造的前提,結合城市自身的特點和結構,合理布局每一處綠地,根據需要種植花草樹木、景觀園林,讓建筑和綠色協調統一,交相呼應,把綠色環境打造成城市的后花園。協調統一需要有成熟的模式和原則,遵守生態學的基本方針,貫徹先進的建設理念,解放思想,不要把城市的綠化集中和局限在某個地方,要散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在綠化的選擇上也不能把其他城市的成功例子照搬照抄,要選擇適合自己城市的植被,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因為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征,綠化是整體性的工程,需要保持一致,才能成為城市景觀中的一個特色。綠化建設是為了保障整個生態系統的完整,不能以偏概全或者做面子工程,后期維護和保養工作到位才能讓綠化工作真正造福子孫,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路線。
5結語
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打造和改善,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是保證城市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中國夢,構建和諧社會達到最終目標的基本條件。我們要把握現在,努力整治環境問題,大力發展環保綠色產業,從思想上、文化上,加強環保意識,配以法律法規執行實施相關政策,為建設美好的家園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鵬飛,王子榮.城市園林綠地建設與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業,2011,(3).
[2]王大平.城市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展[J].渝西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9(3):46-47.
[3]季娟樨.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資訊,2013,(14).
作者:趙澤華 單位: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