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色農業綜合優勢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利用數學模型對主要農產品進行比較優勢分析
(一)農作物種植規模比較優勢河南省2012年糧食種植面積9985.15千公頃,比2011年增長1.3%,最具有比較優勢的是小麥、花生和烤煙,種植規模比較優勢指數分別是2.52、2.49和0.97。另外,河南省花生種植面積1007.1千公頃,居全國第一位,是河南省第三大作物;烤煙種植面積125.4千公頃,居全國第三位.河南省相對比較優勢還有棉花和玉米,種植規模比較優勢指數分別是0.63和1.01.除新疆以外,河南是我國的第二大產棉省,多年來,棉花種植面積和總產值均保持在全國的20%左右;常年玉米播種面積在3100千公頃左右,總產1747.8萬噸;棉花和玉米分別占河南省糧食作物面積和總產的31%和31%。
(二)農作物產量比較優勢指數河南省最具有產量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是稻谷、小麥和棉花,產量比較優勢指數分別是1.05、1.12和1.18.特別是小麥和棉花,產量比較優勢均居全國第四位.原因是:一、河南省自然條件比較適宜,有利于提高這些農作物產量;二、河南省農作物品種更新較快,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快速提升農作物每公頃的產量.玉米的產量比較優勢指數僅為0.9,原因是河南專用玉米品種較少,規模化種植水平程度低,影響了專用玉米的發展。
(三)綜合比較優勢指數通過利用農作物綜合比較優勢指數計算公式,得出全國不同省份的主要農作物的綜合比較優勢指數(見表3)。河南省較為突出的是小麥和花生,其綜合比較優勢指數分別是1.68和1.27,具有比較強的綜合競爭力;玉米和棉花的綜合比較優勢指數是0.96和0.86,在區域優勢評價中處于劣勢,造成綜合優勢指數比較低的原因主要是每公頃產量相對較低,2012年河南省玉米和棉花的每公頃產量分別是5637.9千克和1000.8千克,分別居全國第12位和16位。上面表格中所列是河南省部分農作物,還有一些特色農產品,因資料不全,無法統計,本表統計只是根據中國農村統計和河南省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計算了全國不同省、市主要農作物的綜合比較優勢指數。
二、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上面的對比研究分析,為進一步做好河南省特色農業品牌,還需要打造河南省特色農業發展的新品牌,提高特色農業發展的實效,拓寬新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大技術投入,完善管理機制。
(一)政府注重特色農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發展動力河南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必然需要農業人才作為支撐.但是民眾受傳統文化影響而產生的“輕農”思想,每年我省的農業人才流失都較為嚴重.怎樣讓更多人從事農業,從事特色農業發展的領頭羊,讓更多的人才成為有文化、會技術、懂經營的新型農民,成為我省也是全國范圍內亟待解決的問題.特色農業,必須要有更多的新型農民的加入,才能不斷的向前發展。
(二)依靠高新科技提高特色農產品品質目前河南的特色農業仍以依賴地域氣候產生的農產品特色為主,而商品的品質主要取決于它的技術含量.特色農業要依靠高新科技,實現產品“新”、“特”。
(三)政府加大對特色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通過實地調研、考察,針對性的扶持某些特色農業產品較為突出的地區,加快完善農業基礎設施,針對特色農業發展所需的基礎條件、技術研發與推廣等,都需要資金注入,在資金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作者:邱本花 姚青華 單位:鄭州科技學院 基礎教學部